欢迎来到xjy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xjy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资讯 >  “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

“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

来源:微商网

2024-04-08 13:03:41|已浏览:89次

“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敢卖300万元!泉州也有不少鞋贩子......

下面给大家讲解““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敢卖300万元!泉州也有不少鞋贩子......”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整理,本站只是一个信息分享资讯网站,仅供阅读参考用途,本站不销售任何产品和服务,如文章有联系方式请不要联系,骗子多,请注意防骗!另外,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敢卖300万元!泉州也有不少鞋贩子...... 

“莆田鞋”有了集体商标,你买不买?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你知道莆田鞋吗”,问到这个问题,接受采访的年轻人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有人说,鞋;有人说,便宜质量好;还有人说:“它不开胶,我知道了,买到假的了。”这是一条名为《莆田鞋,来真的》的短视频中的镜头。这条视频由福建省的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制作发布。今年3月,“莆田鞋”集体商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准成功注册。

5月20日,莆田鞋业出台了“莆田鞋”集体商标管理办法。在莆田鞋业闯荡了30多年的“老鞋人”李亚明比较看好“莆田鞋”集体商标的发展前景。从莆田某些品牌因库存量庞大造成资金链断裂,最终导致品牌夭折的问题切入,他说,现在“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注册是莆田所有鞋企创建自主品牌的绝好机会,由政府“搭戏台”,企业来“唱戏”,体现政企合作。他认为这像是一个未来鞋业的永辉超市,“如果这个做大了,未来你只要走进‘莆田鞋’的品牌店铺,就可以买到莆田各种品牌的鞋子,大大减少了厂商在销售端的压力”。

“莆田鞋”从代加工走来

鞋业是莆田市传统三大产业之一,现有4200多家生产企业,从业人员50多万人。2021年,全市鞋产量13.9亿双,占全国市场的十分之一,完成产值1106.5亿元。

莆田市制鞋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初。当时莆田成立了地方国营的鞋革厂,为国内提供价廉质优的鞋类产品。到改革开放初期,从海峡对岸台湾转移过来的海外鞋企品牌代加工订单涌入福建的福州、莆田、泉州等地,其中就有为人熟知的耐克、阿迪达斯等品牌。因占有技术、设备等先天优势,莆田鞋革厂成为当时代加工的主力。

曾在莆田鞋革厂当过高管的李亚明回忆起当年的辉煌,仍难掩脸上的自豪。李亚明说,上世纪90年代初,他进入莆田鞋革厂工作,厂里给那些海外知名品牌做代加工,年产量在500万到600万双,产值达3亿多元。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李亚明经手过的订单里,数沃尔玛公司订单量最大,每年在两三百万双左右。“客户对加工厂商是有一系列评估考核的,能达到像莆田鞋革厂这样生产能力的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不多。”李亚明说。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林民书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的承接、聚集与扩散———基于对福建制鞋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一文中提到,1986年,莆田鞋革工业总产值为10986万元,相应的全省总产值为15068万元。莆田的鞋革出口当年占福建全省鞋革出口总额的34.7%。因拥有良好产业基础,在国家“八五”期间,外资制鞋企业普遍选择在莆田投资。伴随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进入“九五”时期后,福建鞋革市场开始转型,以泉州晋江为首的制鞋企业从外向出口加工转向对国内市场开拓。此后,晋江鞋企中诸如安踏、特步等国内自主品牌相继诞生。

李亚明说,莆田的鞋企在做代加工上挣了不少钱,莆田当年在代加工方面的优势明显大于晋江同行业,然而在向国内市场开拓的时间节点上却落后于晋江。

“时机很重要。”李亚明认为,一旦错过了就失去机会。后来他的一些同事跳槽去了晋江的鞋企。当时国企的薪酬普遍低于同行业内的市场薪酬,李亚明也从鞋革厂辞职,创办了双迪鞋业有限公司。公司先以代加工为主,后来尝试做了自己的品牌——沃玛特。

从2010年开始创牌,到2013年时,李亚明不得不停掉沃玛特品牌业务,重新转向代加工。“还是资金链的问题。”他说,做内销、做品牌,库存问题不可避免。他以冬季靴子和夏季运动凉鞋为例解释说,市场上这两个品类一般少于春秋季的鞋子品类。因为冬夏季节短,企业如果生产品类太多会产生囤货,资金没法当季收回,下季度生产就会出问题。李亚明看到一些企业因资金问题而倒闭,只好忍痛割爱把品牌停了,他意识到,“只有先活下来,才有机会做品牌”。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创品牌无坦途可走

“创建一个自主品牌比培养100个孩子都要难。”莆田的沃特鞋业创始人蔡金辉说。

在蔡金辉的印象中,创业创牌的那几年,自己要么在厂里盯着生产,要么跟客户谈生意,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孩子的教育。可到头来,儿子从国外学成归来,在家里成为自己打理生意的得力助手,辛苦创起的品牌却遭到了重创。

1993年,蔡金辉联合亲朋投资360万元创办莆田市华丰鞋业有限公司,最初和许多莆田鞋企一样做代工生意。后来他发现,虽然订单不断,利润却越来越少,于是他有了创办自主品牌的想法。

2001年,公司正式启动“沃特”品牌。蔡金辉解释说,因为他们最初就是替国际知名品牌研发代工生产篮球鞋的,所以公司自主品牌就定位在篮球鞋。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那一年我们公司参加了中国体育用品博览会,带了15双专业篮球鞋样品参展,引起经销商的重视,他们纷纷要求加盟。”蔡金辉说,参展后有46个经销商主动要求来厂参观。经销商看到沃特的研发水平、生产设备及球鞋产品后,便下了大订单。“第一季大约承接了15万双的篮球鞋订单,投放市场后反应良好,功能及质量在市场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后每年数量翻番。”

2010年,作为莆田市龙头企业的沃特开始筹划上市,3年后以失败告终。“我们当时被银行抽贷,导致资金链严重紧张。”蔡金辉回忆说,沃特品牌经营被迫暂停,旗下华丰工厂也随之停产。

2013年,蔡金辉把在国外准备继续读研的儿子蔡宇航招回国。23岁的蔡宇航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进厂学习鞋子生产的全流程。从认识材料、了解开版、制作样品到最终成型,蔡宇航用了一个月左右时间去掌握这些知识。之后,他开始协助父亲跟外国客户沟通,并在各大电商平台建立店铺,将库存的货物销售出去。

蔡宇航说,经过“后奥运时代”,众多国内运动品牌出现大量库存积压。此外,电商时代的来临,也致使部分线下代理商遇到经营困难。“因为代理商的资金没办法及时收回,导致我们公司也无法及时给材料商支付款项。”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那段时间,蔡氏父子一边忙着向代理商追讨欠款,一边设法引进资金重新启动华丰工厂的外贸生产业务,试图找回海外老客户。“大部分客户都有了自己新的、固定合作的工厂,想重新和他们建立合作其实很难。”蔡宇航说,他们当时一家一家联系,最多的时候一个月找了30多家企业去谈合作,最后总算找回了一些客户,公司才逐步恢复元气,“目前我们内销加外销的年销量在150万双左右”。

“鞋二代”的品牌观

莆田市零伍玖肆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国民认为,“莆田鞋”这个名字是自带流量的。他说,如果你在谷歌上搜索莆田鞋的英文翻译,可以看到有几十万条词条。如何把这个品牌打响,把流量利用好,这是当下莆田鞋业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永生鞋业的新一代掌门人蔡必拓目前正在负责管理公司的运营销售业务。他把做自主品牌看作是一个“体系活”。他说,很多人对品牌的直观印象就是品牌的标志,这背后其实还包括产品的外包装、产品本身的设计、品牌的价值、品牌故事等内外兼修的内容。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蔡必拓高中时就去海外读书。大学期间,他每年暑假都到永生鞋业在美国的自主品牌海外仓学习相关业务。2018年毕业后,蔡必拓回国参与管理家族企业。“我们公司做的是比较细分领域的鞋子。”蔡必拓介绍,永生鞋业旗下有自主品牌的易佰达登山鞋,也有接代加工订单,制作厨师鞋、护士鞋、糖尿病人康复鞋等偏小众的鞋类。他说,出口海外的以登山户外鞋为主,通过短视频在海外抖音平台上做推广,目前粉丝数超过了19万。

谈及做海外运营,蔡必拓与他的合伙人认为主要是打“信息差”,打出中国特色。他们发现海外不少人对中国的产业链发展并不了解却又很感兴趣,他们便会在抖音平台上呈现这方面的内容。另外,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以及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国潮元素在海外市场也有一定的流量。

永生鞋业是第一批申请加盟“莆田鞋”集体商标的企业。蔡必拓认为,做实业虽然很苦很累,但国家发展必须要有实业支撑。他说,未来实业要与互联网融合,同时要孵化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

在蔡宇航看来,做品牌首先还是要把产品本身做强做好。他们近期准备恢复和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扩大原创设计团队。“沃特本身有品牌基础在。提到沃特篮球鞋,一些80后、90后或许还有印象。”蔡宇航说,“我们之前和虎扑合作举办的晃过天空中国街球赛事曾经很火热。今后准备通过公益联名、体验店、进社区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把品牌进一步做强。”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创牌同时加大打假力度

在莆田市体育中心,有两家已获得“莆田鞋”集体商标授权的线下旗舰店。走进店里可以看到,这些获得了集体商标授权的自主品牌的鞋子带有两个品牌标志:一个是自身的品牌,另一个则是“莆田鞋”集体商标。这种双重品牌元素在鞋盒包装上同样有所体现。鞋盒主体是自主品牌商的商标设计,鞋盒侧面可以看到“莆田鞋”集体商标。

莆田市工信局副局长陈俊杰说,莆田鞋业转型做自己的品牌,是因为当地鞋厂为大牌鞋企做代加工的利润逐年下降,而且单靠某家鞋厂独立创牌,与国内外鞋业品牌竞争并非易事。

有生产技术和能力,但缺乏具有竞争力的品牌,这是莆田鞋业进一步做大面临的瓶颈。陈俊杰说,我们希望通过“莆田鞋”集体商标,把当地有创建自主品牌意愿的鞋企团结起来,形成“1+N”模式在市场上闯出一条路。

目前,“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推广、渠道拓展等运营管理业务主要由莆田名品品牌管理公司负责。该公司法定代表人林勇认为,当“莆田鞋”集体商标拥有足够的知名度后,可以转化为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企业营销成本。

图片源于网络 图文无关

林勇和团队成员在走访多家当地鞋企后发现,由于在设计和营销方面缺乏专业人才,使用集体商标的企业渴望获得这方面的支持,“我们专门为鞋企搭建了品牌营销和产品开发设计的团队,希望能够弥补部分中小企业在这两方面的短板,辅助他们迈出创牌的第一步。”林勇说。

目前共有16家莆田鞋企获得了集体商标的授权。现阶段为吸引更多鞋企加入,“莆田鞋”集体商标的授权将在品质管控标准不变的前提下,将准入门槛放低。只要拥有自主品牌,产品符合“莆田鞋”团体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合法经营的莆田鞋企都可以授权使用“莆田鞋”集体商标。蔡宇航认为,集体商标有助于当地鞋企在品牌管理和申报条件方面更规范、更公平。

为保护主动转型创牌的厂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也加大对假鞋生产经营者的打击力度。据莆田市市场监管局商标科负责人杨敏介绍,罚款最低从3万多元起步,即使是运一双假鞋也会被罚3万多元。经营额不足5万元的,可以处25万元以下的罚款,经营额5万元以上的更是要按5倍处罚。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杨敏认为,造假鞋的深层原因还是自主创牌太难,“监管打击只是一种手段,莆田仍有很多人要靠着鞋业去生活。你要去打击,也要给一个出口去引导他们”。

(中国青年报 记者 田宏炜 陈强)

发布于:山东


炒鞋也疯狂!进价千元球鞋敢卖300万元!泉州也有不少鞋贩子......

■本期执行: 东南早报记者 傅恒 李菁

“70后炒股,80后炒房,90后炒币,00后炒鞋。”

“10年前你错过炒房,5年前你错过炒比特币,现在难道你还要错过炒鞋吗?”

“70后希望80后接盘股市,结果80后跑去炒房了。80后希望90后接盘房子,结果90后跑去炒币了。90后希望00后接盘比特币,结果00后跑去炒鞋了。”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些段子,炒鞋市场“火”了。

根据央广网报道,8月19日,在成交量列前100位的球鞋中,26个热门款的成交总额突破4.5亿元,超过同日新三板9431家公司的成交量。另据媒体报道,目前炒鞋圈已渐成体系,包括产品发售、囤货炒作、鉴定、转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开始形成,炒鞋的热潮也是居高不下。

“疯狂”的球鞋背后,藏着一个怎样的江湖呢?本期“封面纵深”,记者对炒鞋市场进行调查,同时,提醒市民切勿盲目跟风入市,小心被“割韭菜”。

进价千元球鞋敢卖300万元 APP上“炒鞋”还可查K线图

一双原价1000多元的球鞋,刚刚发售一两天就炒到几千甚至上万元,而一些特别款的鞋子,几万到十几万元都有人接盘……近来,“炒鞋”成为许多年轻人之间的热门话题,一个个暴富“神话”引得众多网友做起“分分钟几百万上下,登上人生巅峰”的白日梦,不少人投身炒鞋市场争着分一杯羹,殊不知自己已然成为“成功人士”们眼中的“韭菜”。

炒鞋故事:辞职投身球鞋买卖 曾经“秒赚”5000元

“我刚开始接触球鞋买卖的时候,市场还没有这么疯狂。”小波是“90后”,今年年初,他辞去了原本收入还不错的稳定工作,开了一家球鞋工作室。

小波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块大写字板,上面记录着他认为“有潜力”的几双鞋子近几个月来的具体价格。去年,球鞋坐上了“火箭”,开始冲向了疯狂。“这双鞋是我在品牌官网抽签抽中的,价格是849元,刚拿到手就涨到5000元,现在的价格是9000元,也就是说,这双鞋能赚8000元。”小波向记者展示了一双让他“引以为傲”的球鞋。

“这双是8月17日在专柜排队买到的,专柜价是1299元。一出店门就有鞋贩子花6800元找我买了,‘秒脱手’赚了5000多元。”他拿起手机,找出了一张鞋子的图片,连称自己运气不错。

(视觉中国)

得知他一双鞋一转手就能赚数千元后,亲戚朋友对他辞职开工作室的吐槽声少了很多。“他们大多无法理解,为什么穿在脚上的鞋子变成短期致富的工具了,拿今年的AJ(AIR JORDAN)鞋王举例,刚发售在二级市场的炒卖价就达到5000多元,经过3个多月的时间,现在价格达到了1.6万元。”小波说。

炒鞋“小白”急入场 一双鞋几天亏千元

小宋自称“半个球鞋控”,每年都会买两三双比较火的鞋,有些款式不太好买,他会让好几个国家的代购帮忙留意。今年,他通过朋友知晓了买卖球鞋的平台,准备在上面买双球鞋。“这双鞋,我第一次看的时候1200元,犹豫了一下没买,第二天涨了200元,接下来几天,每天几百几百地涨,我担心价格越来越高,咬咬牙买了。”

买过这双鞋之后,小宋在网上“学习”了几篇炒鞋的帖子,开始“小试牛刀”,选择了一双在网上呼声比较高的鞋子下手。

“买之前我看过它的价格走势,短短几天从1400元涨到2400元。没想到入手之后价格开始回落,几天就回到了1400元,我亏了1000元。”小宋说,自己当时就慌了,对这个陌生的市场,他根本摸不清套路,“好像买股票,但又有点不一样,光看一张价格曲线图,我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判断一双鞋是否有潜力。”

炒鞋者囤积的各种球鞋

在业内,小宋被称为“小白”。“后来朋友牵线,我认识了几个做了好多年球鞋买卖的人,他们说,大部分跟风投资的‘小白’最后会成为‘韭菜’。”小宋说。

记者调查:一双鞋标价300万元 发售价仅1199元

记者打开一款国内知名“炒鞋”APP,上面各种运动鞋五花八门,价格不一,普遍都比原价高出不少。一款AJ的联名球鞋,标价为300万元,发售价仅为1199元,不过没有成交量。紧随其后的也是一款AJ球鞋,标价为66666元,有三条交易记录,其中8月5日,该款球鞋有人以99999元的价格买入,而8月7日也有两人以6.8万元的价格买入,而这款球鞋的发售价,也仅仅为1299元。

一款最近较为热门的联名鞋,最新的成交价为2.8万元,该款球鞋有661条交易记录,交易价在1万到8万元不等,最高达到79999元。最火的一款AJ球鞋,交易记录达到12万条,价格从1500元到6000元不等,而发售价为1299元。而这些,只是APP内球鞋交易的冰山一角,虽然球鞋价格高,但不少人疯狂买进卖出,交易火爆。

在另一款“炒鞋”APP中,情况也类似,球鞋被疯狂炒卖,价格远高于发售价,然而不少人频频交易乐此不疲。

二手鞋子也能炒 瑕疵限量版也很贵

除了新球鞋,卖家也可以售卖二手球鞋,成交的价格有不少比发售价还高。记者看到,一双有瑕疵的“YEEZY”球鞋,卖家介绍称该鞋开口有略微破损,吊牌剪了,其他没问题,但交易价格竟达到1.2万多元,而发售价仅1899元。一款发售价为1299元的AJ联名球鞋,有瑕疵的二手鞋也卖到了1.2万元。

一名卖家告诉记者,球鞋现在很多,很多人抢着买,特别是一些限量版的,即便二手的也很有价值。“限量版大家抢不到货,最后就只能高价买。”该卖家说,而有些人是想买去炒,再找人接手,赚取中间的差价。

APP俨然“鞋交所” 讨论区混入假鞋贩

记者还发现,“炒鞋”APP像是专业的“鞋交所”,连股市的K线图都用上了。一双球鞋的交易中,有40单的K线,有日K线、周K线、月K线等等,球鞋的交易价格在K线图中一目了然。买家可以,买家也可以自己标价出售。一双球鞋的交易还分现货价格、预售价格、闪购价格等等。K线图起伏不断,显示这些球鞋价格波动较大。

APP上还有球鞋涨跌K线图

APP的讨论区内,充斥着各种关于球鞋涨跌的讨论。“今晚冲冲冲。”“从八千掉下来,散户太多着急了,等着上脚图多点还能涨。”“6700元至7500元的时候买入了4双,天啊,别跌了,再跌,这个学期连泡面都没得吃不说,女朋友又闹分手了。”“冲,开始起飞,该起飞的都会起飞的。”……各种留言可谓有人欢喜有人愁。

APP内,球鞋价格虚高,仍有人。

留言中,记者注意到有疑似假鞋商贩的留言:“一模一样的东西只需要零头就可以满足,懂的看过来。”记者联系到留言者,对方表示,卖的是鞋,质量与真鞋无异,一般人很难分辨,主要是价格便宜,“现在鞋炒得太贵了,很多人都选择的,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鞋友观点:炒鞋破坏球鞋文化 受害者是爱鞋之人

“鞋子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卖的。”小波说,虽然自己通过炒鞋赚到了钱,但并不愿意看到鞋市变成如今的模样。“作为一个鞋贩子,每天看到‘大佬’进来圈钱,最后的受害者是真正爱鞋的人。”

市民李先生是个篮球爱好者,也是个爱鞋之人,家里收藏了不少AJ的鞋子,但是如今的球鞋市场让他有点无奈。李先生说,以前要买一双AJ的鞋子很容易,专卖店网上都可以买到,如今鞋子一出来,炒鞋的商贩先抢走了,再抬高价格出售,正常价格的鞋子一鞋难求,这些对品牌也是有影响的,对球鞋文化更是很大的打击。

“我就单纯喜欢这个品牌球鞋,脚感好,穿出去也很潮。”李先生说,自己很早就知道有人炒鞋了,但并未参与,因为不认同把鞋拿来赚钱,他不会把喜欢的东西溢价,然后去为自己获取暴利。“现在价格被炒到大部分人买不起的价位,总有一天会崩盘的。”李先生说,希望监管部门能够注意到这个现象,适时介入,让市场回归正常,不再有人恶意地炒高价格。

狂热背后:饥饿营销孕育 球鞋二级市场

据相关统计,在2018年的球鞋二级市场中,Nike旗下品牌AJ独占高达44%的市场份额,Nike旗下其他品牌占据市场份额的26%,Adidas占据24%,而这三大头部品牌在二级市场分别溢价59%、58%和25%。

如此庞大的市场占有量赋予了Nike决定篮球鞋市场规则的权利。

据悉,起初Nike利用明星效应,通过邀请NBA篮球巨星做代言人,免费送鞋给喜欢打篮球的娱乐明星等方式获得大众的关注。同时推出限量款,结合抽签,限地区发售等“噱头”满足新生代差异化的消费需求。这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篮球鞋趋之若鹜。在篮球鞋售卖前的好几天就会有人在实体店旁“安营扎寨”。售卖当天,上千人排起的长队无疑是给品牌最好的口碑宣传。

耐克等品牌的饥饿营销助力了炒鞋的二级市场的诞生。

狂热的炒鞋市场与投机市场无异

炒鞋是个典型的卖方市场,普通消费者只能被“割韭菜”。

据悉,一些鞋店买鞋并不用通过排队和摇号,因为他们有货源,发售前半个月就开始拿货。这就导致品牌专卖店和旗舰店放出的限量款篮球鞋更加稀少,大大降低了普通消费者中签和买到的概率。此外,还有很多“黄牛”会申请多个账号同时进行抽签或者雇人抽签,凭借自身的技术、信息和资金优势提高中签率。这种情况下,普通消费者中签的概率与他们相比低得多,而且就算幸运地买到了鞋,也往往很快被加价收购走。

成体系的黄牛们是炒鞋真正的推手。他们一开始会把鞋先搁置一段时间,通过口碑宣传集体把鞋的价格抬高,甚至商量把鞋价抬到多少再出手,如果有人提前把鞋放出去流入市场还会受到其他黄牛的排斥,下次就“不带你玩了”。

炒鞋平台则是稳赚不赔,平台的盈利模式是抽取卖方成交价的约10%作为手续费,以及球鞋鉴定费。有业内人士表示,一双限量款球鞋从品牌发售到最终消费者上脚会在市场上平均流转7-8次,即被抬价7-8次。鞋的成交价高了,平台按比例收取的手续费也会升高。同时,卖家在定价时已经把手续费算入其中,这两个原因都导致了篮球鞋价格持续走高。

“炒鞋”泡沫巨大 当心被“割韭菜”

“钩子一反,倾家荡产”是鞋圈里时常会提到的一句话,与高利润相对应的便是“炒鞋”市场的高风险。如今,已经到了“全民皆贩”“全民皆炒”的时代,正所谓“大热必死”,专家提醒,当下“炒鞋”市场泡沫巨大,风险系数很高,要当心被“割韭菜”。

球鞋平台火爆 泉州也有不少鞋贩子

一位从事球鞋买卖多年的市民高先生告诉记者,去年开始,球鞋市场对价格波动就比较大了,泉州也有不少人参与其中。“现在流行一个词叫‘全民皆贩’,以前,鞋贩子就是鞋贩子,消费者就是消费者,消费者都是因为喜欢球鞋才买来穿或者收藏,现在大家都在买卖。”

小高告诉记者,想要买到一双鞋子有三种方式。一是到专柜排队,排到号后抽签,抽中就能买到;二是找国外买手代购或者从国外平台;三是通过国内的球鞋买卖网站。

“去年6月,国内有了第二个买卖鞋子的平台,推着大家走到了炒鞋的时代,大家在平台上可以自由买卖球鞋。举例来说,以前做买卖,一双鞋到手后再卖出去需要15天左右的时间,交易没有现在这么快,资金流动的速度自然也没有那么快。但国内的两个球鞋买卖平台推出闪购服务后,一切就变样了。闪购的意思是,当时买了,当时就可以再卖出去。这样一来,很多资金就进来了,都想赚钱。把一双鞋在一天内从5000元炒到8000元后卖掉,利润很可观,涨幅也没有上限。”小高说。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人使用的球鞋买卖平台有4个,国内2个,国外2个。国外平台鞋子的周期长,多要20天到30天,所以,现在炒鞋的人更喜欢用国内平台闪购。

通宵排队买鞋 有人投入上千万元

“小白”接盘 贪心就可能赔钱

“炒鞋已经成为各地皆炒的现象。”小波说,基本上,只要有“爆款”发售,国内大部分城市的专柜外就有人在排队。

“二三线城市的话,专柜外有300人左右在排队不是什么稀奇事。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话,会有上千人在排队。而且,大家都是通宵排队的。我感觉福建算是排队人数比较少的了。”小波说。

目前,小波的工作室里一共有300多双鞋子。他说,这在业内最多算中等水平,做得大的工作室投入都超过了千万元。

“当然,也不是每双鞋子都有炒卖价值、都能赚钱或者赚大钱的。比如有‘倒闭款’,就是赚不了钱的,一般也没什么人排队。还有普通款,你排队买到了,出了店门马上卖给鞋贩子,能赚300元左右。如果是销量能起得来的款,你马上转给鞋贩子,每双就能赚2000元到5000元不等。”小波说。

“有人觉得,福建受到假鞋的影响,炒鞋市场也没那么火。其实不是这样的,我还没遇到过假鞋,当然,做得多了难免会有。但是,大家现在都用闪购,就不存在假货的问题,鞋都是寄存在平台仓库里,即买即卖。”小高说。

“我并不是每天都有交易。我会找一些有潜力的鞋,在价格合适的时候买回来,等它正常消耗一段时间后,价格涨起来了再出手。判断鞋子有没有潜力,主要是靠个人眼光和对市场的了解。”小波说。

几位业内人士均认为,“小白”千万别跟风投资。“有会玩的,就会有跟风的。跟风的最后就做了接盘侠,成了韭菜。‘小白’进来后,不知道选什么样的鞋,不知道什么价格能买,什么价格能卖,很容易吃亏。”小波说。

“炒鞋赔钱的很多,都是太贪心了。有些人能赚几百元的时候不舍得卖,想等着继续涨,结果等来了跌,只能赔钱卖掉。而且,鞋买回来不是一下就能涨的,你得拿得住。很多鞋子买回来就开始跌,跌到你拿不住卖了,它又开始涨。”小高说。

“要说崩盘,这个市场也不可能彻底崩坏,毕竟鞋子是消耗品,人都得穿的,实际需求是存在的。以后,价格会慢慢回归平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小白’成为接盘侠,等到这些接盘侠接不动了,价格就会回到真实价格的水平上。我认为,让市场比较快地回到正常状态并不是没有办法,取消闪购闪卖就行了。平台每天都在宣传,鞋子是用来穿的,不是用来炒卖的,禁止炒卖,我也希望超卖能够回归正常。”小高说。

提醒:炒鞋纯属投机 当心被“割韭菜”

“炒鞋”还能炒多久?一些专业人士对此并不乐观。“‘炒鞋’纯粹是一种投机商品,没有未来,要当心被‘割韭菜’。”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北京晚报》采访时表示,当下“炒鞋”市场泡沫巨大,风险系数很高,在时尚风向和市场审美不断变化的当下,可能很快就会破裂。被球鞋“套牢”者,或将欲哭无泪。

炒鞋团队记录球鞋的涨跌情况

国内球鞋界有着“鞋王”之称的夏嘉欢日前也公开表态,说“炒鞋”稳赚不赔的人都是外行。在2015年之前,10个人里9个人赚钱,2017年之前也是一半。就在这两年,“炒鞋”变成一个很有风险的行业,因为一双鞋你很难买到原价,你以市场价去买,就只能是看它跌还是涨,就跟买股票一样,真的有点赌博性质。现在炒鞋10个人有7个人赔钱,只有大商家可以赚钱,小商家就叫“割韭菜”。

此前,新华社发文表示,“炒鞋”已经形成一条灰色产业链,有些“炒鞋”APP在其中扮演了不太光彩的角色。比如,有些平台玩起了只炒作鞋的归属权的“云炒鞋”乱象,还有些平台可能涉及金融违法行为。专家建议,应该通过严格监管和积极引导,让“鞋穿不炒”成为一种共识。

■编后

还记得那些破灭的“暴富神话”吗?

上世纪80年代,长春掀起了一股炒卖君子兰的热浪,君子兰的价格随后飙升,一盆原本几十元、几百元的君子兰,被哄抬到几万元一盆。1985年年初,君子兰卖出了破纪录的14万元天价,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14万元可买40两黄金。这股热浪逐渐降温,昔日的神花走下神坛。多少人为此倾家荡产、负债累累。

本世纪初,藏獒也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神化,有人开着几十辆奔驰迎接一只藏獒,也有人花费几十万元为藏獒配种,遗憾的是,梦总是要醒的,如今的藏獒已经回到狗窝,随之缩水的就是它的百万、千万身价。

每一轮炒作都是烈火烹油、鲜花似锦,最后的结局也总是曲终人散、遍地狼藉。炒作的背后是人们对财富的渴望,这种根深蒂固的欲望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下,依附于特定的对象而集中爆发。

所以,对于鞋子,这种用来穿的日用品,大可不必心急火燎想去分一杯羹,让鞋子再飞一会。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