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10:02:52|已浏览:45次
酒店用品市场“有品类、无品牌”,如何破局? 青岛农贸市场改造:“烟火气”如何升腾“时尚味”,
酒店用品市场“有品类、无品牌”,如何破局?
作为我国酒店用品城的领军企业,信基沙溪一直强调轻资产输出,但是却迟迟找不到更多合适的委管对象。
在2018年签约一家酒店用品商城之后,其轻资产之路便陷入停滞。
对于2万亿的酒店用品行业来说,一直存在“有品类、无品牌”的局面。
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均呈现分散、区域化的态势,缺乏绝对的头部企业掌舵行业升级节奏。
与此同时,跨行业的家居商场强调“大家居”概念,将酒店用品纳入销售清单。
而下游的大型酒店集团开始自建供应体系,强调内部生态系统打造。专营酒店用品的商场和市场,一时间遭受内外夹击。
从这个维度上讲,信基沙溪目前遭遇的难题,也是所有酒店用品城都需解决的问题,更是酒店用品市场面临的升级和转型难题。
这事,关整个酒店用品的市场格局和未来走向。要知道,这背后可是上万亿的生意。
接近1.7万家的酒店用品制造商,和数百个酒店用品商城,撑起了2018年我国酒店用品市场的生产和流通环节。
信基沙溪凭借运营3个酒店用品城,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酒店用品商场集团。
直至今日,酒店用品生产端和流通端均未出现绝对头部的品牌,高度分散的市场格局背后暗藏着诸多机遇。
信基沙溪虽为流通环节的头部企业之一,但并未拥有足够的市占率,其酒店用品城城集中在广州和沈阳两地,全国仍有大片市场等待它去开发。
2003年,信基沙溪大的首家酒店用品商城——信基沙溪酒店用品博览城正式投入运营。
后在2007年和2014年在广州和沈阳开设了两家酒店用品商城。
随后,信基沙溪的业务版块又扩张至家居用品商城。
2015年,沈阳信基沙溪国际家居用品博览中心开始运营;
2018年,信基大石家私城正式运营。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商城均为信基沙溪自己持有。对于动辄上万平的酒店用品城,自建自营的重资产模式,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都不是小事情。要想加快扩张步伐,需扔进入更多资金。
此时摆在信基沙溪面临有两条路可以选择。
第一是继续坚持重资产模式,自建自营自管。
第二是进行轻资产模式,通过品牌授权和委托管理,迅速占领市场。
事实上,与酒店用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和交集的家居行业,在商业模型上走在了前面。
包括红星美凯龙在内的多家家居集团,早就探索出“自营+委托经营”且逐渐向委托经营侧重的发展路径,在更短时间内迅速占领一二三线市场。
信基沙溪亦选择了向轻资产模式转型,并多次强调该模式的重要性。
信基沙溪早在2018年发布的招股书中就提到,公司计划进一步通过特许或许可信基沙溪品牌并向独立第三方投资的物业提供商城管理服务来拓展商城网络。
并认为,“公司的增长部分取决于拓展委管商城网络的能力”“错失新委管商城的适当机会可能会影响我们增长。”
只是,相较于家居流通领域的头部企业,信基沙溪自营的酒店用品城数量有限,覆盖区域有限,在并不非常重视品牌的酒店用品市场中知名度有限。
这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自身轻资产运营的发展速度。
2018年,信基沙溪委托经营管理的第一家商城出现了,即位于湖南湘潭的岳塘国际酒店用品交易展示中心。
2021年9月,信基沙溪曾计划与郑州华丰集团合作,委管经营华丰·信基沙溪酒店用品城。但直至当下,该项目并未启动,且委管合作已经中止。
我们不能忽视过去三年特殊时期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信基沙溪的轻资产之路的确走的慢了些。
而对于存量市场,信基沙溪原本的酒店用品城也在经历着变动。
当下广州旧改如火如荼进行。信基沙溪旗下的广州沙溪国际酒店用品城,在6月份签署了清租协议。
目前,原馆完成清租已经搬到新址。在此过程中,对于租户数量、租户生意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截至当下,信基沙溪旗下的酒店用品城数量(仍为4个)以及整体营收,并未获得太大增长。
2016年-2018年,信基沙溪收入分别为2.09亿、2.10亿和2.81亿。
2019年至2022年,收入分别为3.03亿、2.88亿、2.97亿和2.98亿。
今年上半年,信基沙溪实现营收额为1.29亿。
对于信基沙溪而言,谁会是下一个委管商城,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结合这两年的市场投资环境,单一集团并不适宜进行过多的投资。不过,信基沙溪母公司——信基集团,正在多地建设酒店用品城,尽管整体节奏有所放缓。
但是,外部市场中,新的酒店用品城正在不断出现。
《酒管财经》梳理到,一方面是部分空白地区出现增量,另一方面是同一地区的老旧市场濒临淘汰,新的、升级的酒店用品城抢占市场。
比如:
山东临沂市的华东国际酒店用品城(老土杂市场),已经整体搬迁到当地的中国酒店用品城二期。后者占地310亩,总投资约17亿元,总建筑面积49.1万㎡。
去年7月,华南地区特大型酒店用品一站式综合采购基地——升旗国际酒店用品设备有限公司开业。该基地面积有两万平方米,汇集了全世界30多万种酒店用品及设备。
位于福建厦门的御鼎盛酒店用品市场,也将投入使用。占地2万多平,总建筑面积7万多平,涵盖厨具、餐具、办公用品等。
另外,专业从事城市产业发展、商贸流通及家居卖场运营为主的香江控股,旗下的商贸物流及家居卖场运营对象,已经细分到酒店用品、五金机电等专业市场。
同时,众多家居企业开始呈现“大家居”状态,将酒店用品揽入自身经营范围。
居然之家在很早之前就收购北京一家酒店用品城,现在更名为餐厨酒店用品MALL。
北京城外城家居则明确表示,要深化经营品类,将办公家具与酒店用品两大对公用品区域整合经营。
更加重要的是,酒店业下游的大型酒店集团,正在强势介入这一领域。
它们开始自建集采中心和线上供应链平台,使得酒店用品的线下批发市面临生存空间的挤压。
早在2015年,华住就开始搭建华住易购电商平台,推进采购线上化,涵盖设计院、施工单位、材料及运营物品采购、洗涤、餐饮和维修等,覆盖酒店筹开期到运营期所需的服务。
2019年,锦江也宣布成立锦江全球采购平台GPP,并启动数字化平台系统,面向锦江分布在全球范围内的酒店提供供应链服务;
2021年,携程旗下丽呈酒店推出供应链管理平台Merchant;
2022年,亚朵推出供应链采购 “六大服务承诺”和“两大保价承诺”政策,加大力度打造供应链服务。
在我国酒店业连锁化率逐年提升的大背景下,酒店集团的这一动作,势必是长久的经营战略,对整个行业的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在《酒管财经》看来,信基沙溪对外输出品牌时的遭遇,与酒店用品市场的整体环境有很大关系。
尽管酒店用品市场规模高达2万亿,但这个市场一直都处于“有品类、无品牌”“强产区、弱品牌”的状态。
尤其是对于专营酒店用品的企业而言,这种情况表现得更加明显。
在生产端,我国已经形成了多个酒店用品生产基地。比如广东汇聚了众多酒店设备和用品制造厂家,江浙汇聚酒店客房用品厂家,山东和河北是重要的瓷器生产基地等。
但是,如果再罗列细分领域的头部品牌,几乎是屈指可数。
这源于很多企业只是将酒店作为一个销售渠道。另外,部分生产企业只是承担着加工厂的角色,自有品牌影响力不足。
在流通端,酒店用品城的品牌概念更弱。
由于大型批发零售市场需要很大的土地审批,鲜有一家企业可以吃掉全国市场。
即便是信基沙溪,更多也是集中在广东和华南趋势。
区域性集团开发相关商城之后,尚无寻求第三方品牌运营的习惯。
品牌缺失的状态,并不利于酒店用品市场的转型升级。
在2021年9月,《酒管财经》就曾撰文提到,《市场呼唤酒店用品品牌化》,希望诸多酒店用品供应商不可将自己定义为“代工厂”,应逐渐将自己的边缘角色向舞台中间靠拢,借此来实现自身以及整个行业的变革。
当下,希望越来越多的酒店用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增强自身品牌意识,加大资源倾斜力度,有意识、有规划地培育自主品牌,建立品牌矩阵,通过轻重并举的模式扩大自身影响力。
统筹丨劳殿
编辑丨阿鑫
青岛农贸市场改造:“烟火气”如何升腾“时尚味”
目前,青岛在册农贸市场(含农产品批发市场)117处,总面积205.9万平方米。从建设年代来看,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农贸市场27处,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农贸市场11处,2000年至2010年期间建设的农贸市场24处,2010年后建设的农贸市场55处。
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一些传统农贸市场开始寻求变革,掀起了“爆改”热潮,朝着高颜值与智慧化方向发展。仅在2021年和2022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撬动市场投资1.2亿元,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3处,改造面积近10万平方米,市场整体水平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客流量也随之大增。
《青岛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21-2035年)》提出推广集农贸市场与时尚商业、文体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青岛市特色海鲜专业市场、滨海渔人码头海鲜市场,形成青岛旅游新型网红打卡地。
康定路农贸市场海鲜区人头攒动。
人们常说,了解一座城市最快的方法就是去逛逛当地的农贸市场。而在传统认知里,农贸市场的核心消费群体往往以中老年人为主,尤其是面对线下便民菜店、果蔬超市,线上电商平台、社区团购等日益激烈的竞争,传统农贸市场受到了真真切切的冲击。
不过近两年,在青岛众多农贸市场如织的人流中,年轻人的身影逐渐多起来,尤其是团岛农贸市场、浮山所农贸市场等竟成了年轻人热衷的“反emo”打卡热门地,一跃成为城市新晋“网红”。
貌似已从年轻人的日常中“淡去”的农贸市场缘何重回年轻人的视野?为何“网红”农贸市场不断涌现?
环境之变:更新改造让市场有“颜”有“智”
随着二楼副食品日用品交易厅改造项目完工,这座建于1992年的市内农批市场——青岛抚顺路批发市场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抚顺路批发市场二楼改造后焕然一新。
“这里变化太大了,简直是脱胎换骨。”在市场经营了20多年冷冻品的摊主王雪难掩喜悦,“以前这里环境拥挤,顾客购物体验不好,业户也觉得憋屈。现在店铺面积扩大、环境变美了,市场里还装上了空调,就跟超市一样,我们卖货不用遭罪,顾客逛着也舒服。”
宽敞明亮的通道,整洁有序的摊位,扑面而来的凉气……二楼交易大厅呈现出流畅的动线、自在的空间感,给人耳目一新的舒适购物体验,即便在工作日也是人头攒动。
“二楼重新开业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客流增长了三成以上,尤其是年轻顾客群体明显多了起来。”抚顺路批发市场总经理助理孙圣起告诉记者,近几年来,市场分批次实施了多次硬件设施“自我升级”,2018年建成可提供500个停车位的空中停车场,又陆续投资7000余万元,先后改造了一层蔬菜交易厅、干调厅、果品市场,负一层生肉厅、水产厅和大冷库等,市场消费环境和经营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客流量增长了30%—50%。
经营了30多年的农批市场何以开启升级改造之路?孙圣起坦言,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对于年轻群体来说,他们更加追求时尚、舒适和便捷的购物体验,农贸市场必须主动求变,才能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市市场监管局农贸市场处负责人表示,农贸市场承载了很多人的感情和记忆,几十年来经历了由露天到市内、由自发向规范、由初级向高端的变迁。目前,青岛在册农贸市场(含农产品批发市场)117处,总面积205.9万平方米。从建设年代来看,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农贸市场27处,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农贸市场11处,2000年至2010年期间建设的农贸市场24处,2010年后建设的农贸市场55处。
在电商普及和各种社区生鲜零售模式不断完善的当下,传统农贸市场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为了顺应年轻群体的喜好,同时留住老年顾客群体,近年来,在政府推动下,一些传统农贸市场开始寻求变革,掀起了“爆改”热潮,朝着高颜值与智慧化方向发展。仅在2021年和2022年,市区两级财政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撬动市场投资1.2亿元,新建和升级改造农贸市场23处,改造面积近10万平方米,解决了困扰市场多年的脏乱差“顽疾”,市场整体水平较之前有了大幅提升,客流量也随之大增。
近年来,青岛积极探索农贸市场新的发展可能性,升级改造则是实现现代化转型的模式之一。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不仅仅停留在改善环境上,还使用了高科技手段。崂山区欢乐大家庭就是在这波变革中首家完成升级改造的农贸市场,不仅优化了购物环境,还植入了数字化“大脑”,安装智慧农贸工程,增加了数据共享、商品溯源管理、非正常价格监控、索证索票、计量监管等功能。作为曾经的“老大难”市场,西海岸新区武夷山农贸市场去年投资4000余万元实现整体搬迁,引进了智能溯源电子秤,让消费者买菜买得明明白白。
模式之变:“新业态”成就网红农贸市场
在过去,农贸市场作为一个农产品流通的民生场所,功能相对单一。面对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涌现,一种崭新而时尚的消费场域,正在从农贸市场形成。
团岛农贸市场在去年夏天开始“火”了起来。外地游客或是本地食客在市场买了海鲜,再去市场小吃街加工海鲜、吃海鲜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时尚消费模式。由于海鲜加工业务太火爆,许多商家选择在暑期改变原先的主业,全部投入海鲜加工业务。
在团岛农贸市场逛上一圈,摊贩自发推出的系列网红标语和打卡地标牌格外引人注目,不时能遇到专门来打卡的年轻游客。团岛农贸市场有关负责人介绍,餐饮区域设计之初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和商户的用餐需求,伴随着越来越多游客到农贸市场打卡,餐饮区域在暑期成为整个市场最“火”的地方。
除了团岛农贸市场,这股“打卡菜市场”的风潮同样刮到了浮山所农贸市场、埠西市场等各大农贸市场,到农贸市场消费游玩的年轻人逐渐增多,市场里的一些特色店铺成为网红博主和大批年轻人的“旅游目的地”。
旅游旺季,浮山所农贸市场海鲜加工区人头攒动。
浮山所农贸市场也看准了海鲜加工模式的巨大商机,在去年改造时特意在紧邻着海鲜区的位置开辟出约2000平方米的餐饮区,商家平时各自经营烧烤、火锅等品类,也承接海鲜来料加工业务,在这里可实现买海鲜、吃海鲜“一站式”服务。“这种现场加工制作的模式不仅可以让游客吃到最地道的青岛海鲜,价格也很实惠,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浮山所农贸市场负责人齐鲁介绍。
在一些市场管理者看来,很多新改造后迭代升级的农贸市场,卫生状况、基础配套和管理理念等都得到大幅提升,增添了更多新业态,并加入了社交功能和文化属性,成为集生活、消费、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场所,打造“生鲜+体验+新零售”的全新业态组合,供给端的这一新变化是让年轻人“重返”农贸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吸引年轻人,我们增强了农贸市场的时尚元素和社交属性,就餐区专门配备了舞台和电子大屏,可唱歌可跳舞,周末和节假日还有乐队演出。”齐鲁介绍,他们把品牌运营理念融入传统农贸市场管理,将农贸市场、农历大集、夜市小吃、地下停车场等多种功能叠加,让浮山所农贸市场不局限于农贸市场,成为一个能够体现城市文化的场所。
原本以批发为主、兼营零售的抚顺路批发市场经营范围十分广泛,在今年的改造更新中也“费尽心思”,以“城市中央厨房”为新定位,打造市内餐饮、伙食团的批发、配货“一站式采购”平台服务商。为了吸引年轻人,还特意引进了15家新业态商户,满足和丰富市民多样化购物体验。
理念之变:新社交媒体带火传统农贸市场
680个摊位、190个网点、1200多个停车位,生鲜农产品、网红餐饮、服饰家具、日用五金、棋牌娱乐、健身等各种业态应有尽有……这里便是青岛最大的农贸市场埠西农贸市场,也是深度游爱好者的热门“打卡地”。
埠西农贸市场人来人往。
“我们也是在手机上刷到埠西农贸市场才过来玩的。这里太大了,只有想不到,没有买不到。”湖南女孩孙菁菁告诉记者,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她很喜欢去逛农贸市场,除了可以沉浸式感受当地人的生活,还能用比较便宜的价格吃到最有地方特色的食物,还可以顺便买些土特产作为“伴手礼”送给亲戚朋友。
在一些新媒体平台上,当记者输入“青岛农贸市场”等关键词后,便会涌现出“青岛农贸市场攻略”“青岛第一好逛农贸市场”等内容。有美食博主探营海鲜档口、人气美食店,也有普通市民、外地游客打卡特色农贸市场,视频、图文后的跟评非常热闹,烟火气扑面而来……
不可否认的是,更多年轻人走进农贸市场离不开现代社交媒体平台的助推。微信、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是年轻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市场管理方和摊主主动求变,开辟线上渠道,通过网上直播等形式扩大产品以及市场的知名度。
《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说过:“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从来不是历史名胜或者商业中心,而是菜市场。”年轻人热衷于“菜市场游”,离不开蕴藏其中的烟火气、人情味。农贸市场的硬件越来越现代化、业态越来越丰富,但属于农贸市场那迷人的“人间烟火气”始终未曾改变,这也成为农贸市场最核心的竞争力。
“在农贸市场,人的感官是被打开的,你会听到你来我往的还价声、看到鲜活美味的奇异蔬果、闻到独属于农贸市场的味道,还有小吃摊唤起你的味蕾,治愈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95后”姑娘谭晓君坦言她爱逛农贸市场的原因,除环境升级、功能多元之外,最吸引她打卡农贸市场的,是农贸市场所代表的平价与新鲜,以及浓浓的生活气息。
同时,农贸市场不仅是一个购物的场所,更应当成为具备社交功能的空间。在当代城市生活中,农贸市场能够扮演一个桥梁角色,通过营造温馨亲切的社区氛围,增强居民间的互动与联系。因此,需结合功能布局与周边居民的需求,构建起以农贸市场为核心的全新社区生态圈,实现从简单买卖到生活方式重塑的转变。
农贸市场的未来还会有无限可能。
《青岛市农贸市场专项规划(2021-2035年)》对此亦有布局。譬如,提出推广集农贸市场与时尚商业、文体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邻里中心模式,提供“一站式”服务,满足居民多元生活需求;传承滨海文化,推广青岛滨海旅游与农贸市场相结合的时尚消费模式,高标准建设农贸市场海鲜水产专区;充分结合现有渔业码头及游艇码头规划,融合海鲜市场、海鲜美食体验、滨海旅游休闲等功能,打造青岛市特色海鲜专业市场、滨海渔人码头海鲜市场,形成青岛旅游新型网红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