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1 15:04:05|已浏览:46次
逛水乡菜市场 感受古镇周庄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背篼菜市场 便民又惠民,
逛水乡菜市场 感受古镇周庄温暖的人间烟火气
【点睛】菜市场,是水乡古镇生活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这里的烟火气,如同古镇的流水一般,缓缓流淌,生生不息。
在每一个地方,菜市场都是一处独特的人文景观,不仅是买卖食材的地方,更是人们交流、互动的场所。邻里之间在这里相遇,分享着生活的点滴;摊主与顾客之间建立起一种特殊的信任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仅是商业交易,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这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温暖的人情味,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因此,每到一个地方,最喜欢的就是去逛当地的菜市场。
在周庄,清晨的阳光洒在青石板路上,从酒店十分钟散步到古镇的菜市场,据摊主介绍,早上五点多这里便热闹起来。熙熙攘攘的人群,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走进菜市场,干净整洁的大厅里,四四方方各种档口分门别类,划分成干货区、水产区、蔬果区、肉食区等,摊主们热情地招揽着顾客,脸上洋溢着质朴的笑容。他们熟练地整理着货物,将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
首先映入眼帘的干货区,忙过一阵终于闲下来的摊主阿姨正在包荠菜馄饨做早餐;蔬果区,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堆满摊位,红彤彤的番茄,像一个个小灯笼,饱满而鲜艳;绿油油的青菜,叶片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仿佛刚从田间采摘而来;紫莹莹的葡萄,一串串,犹如璀璨的宝石,黄灿灿的香蕉红彤彤的苹果,在这里不仅有当地出产的江南地道好味,如金花菜、莼菜、菱角、莲藕等,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新鲜食材。
水产区,鱼儿在充满氧气的水盆儿里欢快地游弋,拍打起水花;刚上市的大闸蟹,豪横的在盆中张牙舞爪,活力十足。摊主们手脚麻利地为顾客挑选着新鲜的水产品,一边还不忘介绍着各种海鲜的烹饪方法。“这螃蟹可肥了,回去清蒸,味道鲜得很!”“这鱼刚打上来的,熬汤最棒。”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自家产品的自豪。湖泽丰富的水乡,除了阳澄湖,其实周边的大闸蟹质量也是不错的,周庄的大闸蟹肥美而价廉,三两左右大小的母蟹25元一只,还包邮包活,甚是令人心动。
肉食区,挂着新鲜的猪肉、牛肉和羊肉。摊主们挥舞着刀具,熟练地切割着肉块。一声声清脆的剁肉声,仿佛是生活的节奏,沉稳而有力。新鲜的肉色泛着微微的光泽,纹理清晰可见。摊主们会根据顾客的要求,切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满足大家的各种需求。
在周庄古镇的菜市场里,人们不紧不慢地挑选着食材,与摊主们讨价还价,享受着这份平凡而温情的人间烟火。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古镇生活的本真,看到人们对美食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菜市场,是水乡古镇生活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这里的烟火气,如同古镇的流水一般,缓缓流淌,生生不息。
背篼菜市场 便民又惠民
本报记者 宋朝军
“新鲜的黄苹果!刚摘的白玉米!今早挖出来的山野菜!”清早6点多,叫卖声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关镇一个名叫“舟曲背篼菜市场”的小市场里飘出来。在这里,蔬果并没有摆在固定的柜台上,而是被放在一个个背篼里。每天早上5点多,村民们背着背篼,陆续入场,几个背篼摆在一起组成一个摊位,市场因此得名。
在舟曲,不少村民会利用农闲时节,用背篼装好自家栽种的蔬果,走街串巷、沿途售卖。村民们背着半米多高、与肩同宽的背篼,在马路上穿行,给城市综合管理带来了不小挑战。
两年多前,舟曲县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局长兰辉忠上任不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群众对此反映强烈,“建一个固定的菜市场”是他和同事们不约而同想到的方法。但对地形狭长的舟曲县城来说,要在城区里找到一个面积大、人流量大的地方并不容易,不能增加卖菜村民的成本,也不能让买菜的群众跑太多路。
兰辉忠和全局职工一起找,两个月里出动60人次,对符合条件的场地一一记录并进行对比。最终,他们选定城关镇东城社区一处停车场。这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停车场即将搬迁,还紧邻通往县城周边村庄的公路,交通便利。
于是,大家分头行动,一边和停车公司协调,争取在搬迁后尽快划转这块地;一边争取相关民生项目资金,尽快启动建设。一个半月时间里,硬化场地、搭建钢架棚等顺利完成,2022年5月,这座背篼菜市场正式投入运行。执法局随后又协助在市场上方加盖顶棚,设立了220个摊位,供村民随时无偿使用。
有了固定点位,配套也得跟上。在市场的固定岗亭里,执法局每天都会至少安排两人执勤,还添置了公平秤、平板车等设施。“我们不仅要照顾到群众当下的利益和情绪,还要做好长远工作。”兰辉忠说。
杨古华今年40多岁,住在周边的三眼峪村,在县城卖了22年的菜。她指指自己摊位:“现在每天我和家人运来七八个背篼,我负责留在市场卖,他们就能回去继续干农活了。”而在背篼菜市场设立前,她只能自己背着一个背篼在大街小巷转来转去。
为方便村民进出,背篼菜市场入口专门设置了一个公交站点,每天有多趟公交车通向周边村子,平时每12分钟就有一趟,高峰时,间隔不超过10分钟。执法局还准备了一辆皮卡车,遇到背篼数量较多的村民,就开到公交站台接应。
市场在摊位规划、入口设置等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市场根据商品类型,划分不同的售卖区域,执法局联合各部门共同进行疏导,引导村民经营、居民采购。3年来,兰辉忠根据客流情况,在市场的东南西三侧分别设置出入口,既方便了人员进出,还减少了高峰期单侧的人流量压力。在市场里,摊位被分成4—5列,每一列都有日常蔬菜、应季水果和鸡蛋豆腐等农副产品。无论从哪个入口进入,居民都能沿着任意一条路,买齐各类蔬果。
“背篼菜市场的成功实践给我们不少启示,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多站在群众角度想问题,改进服务更能有的放矢。”兰辉忠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16日 第 11 版)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