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5:09:06|已浏览:113次
中国在这个技术上的突破,让俄罗斯失去最大市场,现在追悔莫及 “超越美国,中国再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中国在这个技术上的突破,让俄罗斯失去最大市场,现在追悔莫及
来源:虎说天下
中国的飞机一直以来都被戏称为空中飞象,主要原因是中国的飞机气动外观优秀,战斗力强,电子设备性能天下无双,但就是发动机不行。
打个比方,中国飞机好似是一个世界顶级的拳击手,所有的成绩都是全世界最好的。唯独心脏不行,自己一身实力无法发挥出三成。
此前中国的飞机一直都在找俄罗斯做换心手术。中国那么多飞机,都得找俄罗斯做手术,这么大的一个市场,一直让他们赚得盆满钵满。
当然,我们也别觉得俄罗斯就是什么好人,人家也不是义务行医的,不仅找中国要高价,而且一旦对中国有了什么要求,还得时不时在发动机出口上卡中国一下,让中国答应俄罗斯的要求,你不答应他们就不帮你换心脏。
至于出口发动机,可以,俄罗斯只出口AL-31FN发动机,考虑到俄罗斯人卖什么东西都要卖猴版的特点,他们给中国的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我国根据AL-31FN 开发出来的发动机普遍都有高速性能和机动性无法达到预期的问题。
但是从涡扇-10B发动机开始,我国战斗机就看到了摆脱心脏病的希望。
涡扇10B作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其实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认可,不管是国内空军,还是国外空军,当然,主要指的是巴基斯坦,都对国产的发动机并没有什么信心,对性能也有很深的怀疑。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涡扇-10B依靠自身过硬的技术获得了使用者的认可。
涡扇-10B发动机的研发工程开始于1987年,也就是涡扇-10项目。其实我国一直都知道中国飞机心脏病的问题,甚至就连俄罗斯未来有可能趁机敲竹杠的事情都在我们的预料之中。只不过所有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的发动机研发团队用了足足三十年的时间才开发出了可以使用的涡扇10。甚至涡扇-10原型机的出现和俄罗斯向中国出口AL31FN发动机这两件事情是同一时间发生的。
当时我国的歼-10战斗机眼看就要诞生,涡扇-10是等不及了,只能暂时使用俄罗斯发动机了。
作为原型机的涡扇-10性能和可靠性上肯定不如俄罗斯的AL31FN,按理说这种情况下就要开始搞造不如买,但是我国方面定下了这样一个原则,那就是造是造,买是买,购买俄罗斯发动机不能影响中国发动机的研发工程。
俄罗斯发动机只能用来应急,先让歼-10飞起来再说,至于涡扇-10,慢慢搞,不着急。终于1997年,涡扇10的研制工作得到了一个阶段性成果。到了2000年,高空台试验开始进行。2001年,我国第一款装备了涡扇10的战斗机出现了:歼-11。
虽然首次实战结果很好,但是性能仍旧有很多问题。在经过一系列改进后涡扇10 A在2006年的时候正式进入量产。这是我国第一款完全自主研发,自行生产的飞机发动机。当然,早期的涡扇-10A仍旧有着诸如发动机叶片易断裂,安全性不达标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国那时候是国产发动机和俄罗斯发动机混用。
不过我们并没有因为质量问题就放弃国产发动机,反倒是成立了专门研究小组,2010年,涡扇10B发动机正式装备在歼11BS战斗机上,其性能稳定,得到了军方的认可。
目前这款发动机在我国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上,我国的隐身战斗机歼-20最早装备的也是涡扇10c 发动机。
中国发动机正式在军队普及开来这件事情意味着我国战斗机使用俄罗斯洋心脏的时代已经结束了。俄罗斯人从此少了一个能拿捏中国的武器,当然,也少了一个重要的财政收入。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俄罗斯人的短视了,如果早知道中国能发展这么快,现在中国的投资环境这么好,他们当初就应该好好和中国勾兑勾兑,而不是一直在中国身上占便宜,等自己不行了才想起来喊救命。
但这就是国际竞争,其他国家在你有难处的时候或许会帮你,但是这种帮都是有代价的,正所谓千有万有,不如自己就有。中国正是靠着这股精神打破了来自世界各国的产业封锁,最终成为全世界工业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
“超越美国,中国再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印智库:中国再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印度报业托拉斯12日报道称,根据印度智库“全球贸易研究计划”的数据,2023—2024财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报道称,在2023—2024财年,中印贸易额达到了1184亿美元,印度对华出口和进口均实现了增长,其中出口增幅达到了8.7%。
据报道,2023—2024财年,印美贸易额为1183亿美元,印度对美进出口均下降,进口降幅达到了20%。报道指出,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2013—2014财年至2017—2018财年和2020—2021财年,中国都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美国在2021—2022财年和2022—2023财年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
“全球贸易研究计划”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3—2024财年,印度的进口商品总额是6772亿美元,来自中国的进口额为1018亿美元,这意味着中国商品进口额占了印度进口总额的15%,印度自中国进口的产品98.5%是工业品。印度工业品的进口总额是3370亿美元,中国在其中的贡献是巨大的,占据了30%的份额。报告称,在15年前,这一比例还仅为21%,过去15年里,中国产品在印度进口工业品中的占比份额增速超过了整体增速。
印度《经济时报》近日报道称,2023—2024财年,印度进口的电子产品、通信设备和电器产品达到了898亿美元,而中国大陆单独占比就达到了43.9%。
印度经济学者梅洛塔在印度《金融快报》上刊文称,印度向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矿产品、金属等初级原材料,而中国向印度出口的则是电子产品、机械等带附加值的成品。对此,印度一直在推进减少贸易不平衡、增加市场准入、推动相互投资的工作。然而,由于担心中国产品会获得更多印度市场准入,印度拒绝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这恶化了印度的贸易赤字。
最近,中国在时隔18个月后任命徐飞洪为驻印度大使,引起了印度社会广泛关注。在接受中印记者联合采访时,针对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提到的中印贸易逆差的问题,徐飞洪表示,造成印度对华贸易逆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方理解印方关切,从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中国市场对包括印度在内的所有国家都是开放的,中国欢迎更多适销对路的印度商品进入中国市场,愿意为印方参与中国进博会、南博会、广交会等平台提供更多便利,愿意协助印度企业对接中国市场需求,挖掘更多经贸合作潜力。
徐飞洪还表示,双方商务人员往来对促进双边贸易是有益的,希望印方也能为中国工商界人士赴印考察提供更多便利。
环球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特约记者 白元
编辑:朱嘉琪
校对:林泽宇
审核:冬瓜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