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1 12:17:33|已浏览:51次
【会员动态】唐立梅:科普是我贡献社会的方式 近6000名选手参赛!2024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落幕,
【会员动态】唐立梅:科普是我贡献社会的方式
唐立梅
浙江大学博士,2013年9月7日随“蛟龙号”完成第72次下潜任务,成为我国首位乘“蛟龙号”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
2013年成为“海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妇女》时代人物”,入选“新中国百位女性第一”展览。2014年荣获联合国妇女署与网易女人频道共同主办的“年度女性榜样奖”。2020年10月,被授予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1年,获“典赞·2020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2022年荣获“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2023年,荣获“巾帼科普专家”“最美科技工作者”。2024年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凤凰网女性影响力大赏年度教科人物,央视CCTV10两集纪录片《唐立梅:向海而行》主人公。
与2019年那次见面相比,五年后的唐立梅更成熟了。(:我们在南极迈出的每一步,都有可能是自己的最后一步)
上一次,她最主要的身份还是我国首位乘“蛟龙”潜入大洋的女科学家,现在,她还是科普中国十大科学传播人物、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最美科技工作者……她的事迹成为素材,出现在《人民日报》的推文和青年人的演讲稿里。几部讲述海洋的书出版后,唐立梅感觉自己又像一个具有深潜和南极科考经历的作家,我们开玩笑说她已迭代成了唐立梅2.0。
2.0版本的唐立梅更丰富,更深刻,也更温柔——这和她成为一个深爱女儿的母亲有关。跳出唯一的科学家身份后,能和唐立梅讨论的事情更多,更深切了。
唐立梅总有不一样的讲述方法。去年她去给高校和党校上课,演讲主题是《从生物进化看领导力的核心》,面对党员干部和长江商学院的各位老师,从自然科学讲到人文再讲到哲学,这是唐立梅一贯的风格。今年6月,第十届盐Club新知青年大会上,她上台讲述自己和队友乘坐“蛟龙号”,从西太平洋下到2774米的海底,又爬了600多米高的斜坡,采集水样,从海底打捞沉积物样品、玄武岩样品、海鞭珊瑚等生物样品的过程,“带上来的东西很多,实在记不住,可以叫我‘海底带货女王’。”她说。她也给女儿讲《甄嬛传》,“夹竹桃粉为什么有毒?我解释了毒性的化学公式,还有它最有毒的部位是哪里,答案是树干、树叶、花都有毒。”顺便给女儿讲了剧里这些女人为什么斗来斗去,“这都是封建社会的落后理念……”
唐立梅就是这样,能把复杂的、枯燥的,转化得通俗、有趣。她觉得知识不该分科,因为很多事物的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它们)都是一体的”。去年开始,她的心愿变成出版一套《双鱼记》——这是她近两年构思的穿越小说,这套书会集合她所有天文、地质、物理、生物知识,再带一点足以打动女性的言情趣味。“我们人类是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从鱼到人,数亿万年间是五次大灭绝与九次进化,这是难以想象的、奇妙的生命演化过程。我想用一本书,写完5.4亿年浩浩荡荡的生物进化史。主角们穿越了几世后依然在一起,所以也是一个纯爱故事。”
让唐立梅被广泛关注的是她的科普事业。她的科普工作始于2013年,一开始,她在浙大校友组织的外来务工子女小学里做公益讲座,也自费去云南的留守儿童夏令营里教课。做科普工作不计入工作业绩考核,但唐立梅热爱这件事情,她也是来自农村、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孩子。十多年间,她持续不断地奔走于各个不同的校园、电视台演播间和活动、讲座、论坛,分享她随着“蛟龙号”深潜西太平洋科考和参与第34次南极科考的经历,以及自身对海洋、宇宙的知识与理解。
十年后,邀请唐立梅讲述自己的活动越来越多了,她拥有让人感到恐怖的日程表与行动力,她开始压榨自己,做尽可能多的讲座,见尽可能多的学生,只是不再连续出差——2013年,她还是一个可以随时拎起行李冲向海底的女科学家,现在,8岁的女儿希望妈妈陪在自己身边,唐立梅接受了清早起飞、凌晨归家的日常。比起放弃,这更是一种主动的选择,见过她的人都知道她的笃定,爱是这些决定的第一驱动力,唐立梅爱科普,爱女儿,爱创作。
Q - 北京青年周刊
A - 唐立梅
Q首先能不能介绍下目前的工作重心。
A我现在也做科研,也出专著,也在写论文,其实我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没变,只是我的重点渐渐倾向在科普那边。
Q从科研到科普,变化的原因是什么,改变了什么?
A我们的纯科研内容特别小众,内容都是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发在行业Top期刊,全世界就只有几十、几百个人看,而且我们专业的研究领域非常窄,比如我在做的雅浦海沟,国内只有很少的团队在做,能收到反馈和讨论的机会寥寥,如果我们不自己翻译成中文,在国内一些机构、媒体上刊登成简讯,可能大家都不知道这些消息。前段时间有一次,论文发表后时隔半年,收到一封来自国外科研同行的沟通邮件,我高兴了半天,相比之下科普确实反馈链条快。我做科普,主要就是讲“蛟龙号”深潜故事与地质知识,我会在分享里融入一些对人生的思考,对宇宙与生命起源问题的探索;书的受众面更大,对青少年来说更有启发,这都是一线的科研知识转化来的科普作品。前些年儿童和青少年读物里面,文学类的偏多,这几年科普类的渐渐多了起来,我也希望可以把海洋领域的前沿科考知识转化成易于阅读的科普作品,让他们从小就站到巨人的肩膀上往前看。渐渐的,科普讲座、演讲和写书成为贡献社会的一种方式,也占用了我大量的时间。确实,用来写科学论文的时间就少了,好在有那么多优秀的科学家在继续前行,我一个人掉队也不算什么。科普的确更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有一年我到重庆的一所中学去讲课,当年就有20位学生报考了海洋类相关专业的大学。科研产生新知识,探索人类认知的边界,需要有人仰望星空,也需要有人讲述星空故事。有些科学家喜欢埋头写论文不喜欢表达,也有喜欢讲科学故事的,我们就是百花齐放,各自做自己喜欢的吧。
Q做科研时,定下一个主要探究的海沟之后,科研地点和内容还可以更换吗?
A可以换,就是随着你课题任务的变化来换,比如这个航次结束了,这边的研究用品也用完了,你就可以换一个相关的课题做。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是4年,一般结题时我们都能做完一个阶段的课题,然后就可以换下一个课题啦,只是地点不是你能挑选的,要看航次任务是在哪个海区,所以相比起来,搞陆地研究的同事们会更加灵活。
Q对青少年的科普做了十多年,为什么这么有热情,这些年轻人反馈给了你什么?
A我为什么喜欢去给青少年做讲座,去激发他们,因为他们是祖国的希望,他们还可塑,而大部分中年人都在为谋生奔波,大家很少能有闲暇再去探索这些事情。和孩子面对面接触,你真的能感受到你点燃了另一个人。儿童和青少年其实是很喜欢自然科学的,他们也很喜欢阅读我的书,我今年给全国的青少年赠送了大约2万册的图书,鼓励他们热爱科学。科普的意义就在于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普度众生,其实还是倡导大家拥有理性的思维方式,能够独立思考,不过中年人思考这些东西也挺好的,因为自然科学的问题是值得探索的,平时想想这些问题也是挺有意思的。
Q你的讲述内容是相当跨学科的,这是基于什么考虑?
A其实觉得我们细分的学科知识太专了,一直是同一个方向,时间久了学生会失去兴趣,同时我又感觉,所有事物的底层逻辑都一样,大到银河系,小到太阳花的绽放,包括我们身体里DNA的双螺旋结构,一切都是斐波那契数列,事物的底层逻辑是共通的。而且理念上也存在一致性。比如生物学里强调的生存法则,要你首先强大,然后做到利他,这在社会学里就是达则兼济天下。所以我想,重要的是我们都具有正确的宇宙观与世界观。而且从我做科研、科普的经历来看,很多大的科研成果都是多学科交叉完成的,很多突破,靠的是那种一瞬间的灵感,有可能并不单单来自自己的学科。
Q人的三观通常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一个人还没形成自己的宇宙观、世界观,他可以怎么去探索?
A那就多看看科普知识,多学点哲学嘛,但是最要紧的还是知行合一,实践出真知。
Q做科研、科普,最强烈的感受是什么?
A科研、科普事业与国力的强盛是分不开的。当时获得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的时候,央视让我写一句话,我写的是:人生不设限,勇于探索、无畏前行。其实终归还是祖国的强大和时代的进步,有能力研发了更先进的科考平台,我只是作为普通科研工作者有机会参与其中而已,也只是一粒微尘,反射了时代的光。这不是刻意的谦虚,是我还有身边很多科研工作者的真心感想。
Q你获得了非常多的荣誉,渐渐接触到各领域最优秀的人,从这些所谓“厉害的人”身上提炼到的共性是什么呢?
A共性是大家都易于接受变化,有一个开放的心态,可以面对一切挑战跟合作。另外就是要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人生需要努力尝试一下,抱怨是不行的,悲观者永远正确,乐观者永远前行。就像雷军说的,要勇于探索,勇于尝试。
Q从你现在全部的人生阅历来说,你觉得生活里最重要的是什么呢?
A我觉得还是能够拥有选择心之所向的能力。人生最难得的是能有选择的自由,一个人真正心之所向的东西,是那些你愿意去承担的东西,追逐它,你不会疲劳或者抱怨。像是现在,女儿希望我晚上辅导她作业,我一般出差就不过夜,我都是打飞的来回,早上四点半有时候就去机场了,晚上飞回来,有时候已经是凌晨。但这个过程我也愿意接受,因为我想让她第二天早上一睁眼就能看到我,我愿意付出,也愿意为此放弃那些冲突的机会。
Q好多人都不太知道如何面对随机性,你还是处理挺好的,传授下你的经验?
A确实,我很期待未知,我觉得那没有什么可怕的。我是那种坚信99%的坏事都不会发生到我身上的人,我觉得担心属于一种诅咒,我的经验是多想好事,人生就会心想事成,坏事都是小概率事件,就算坏事真的发生了,你做好预案就好。
Q现在生活的关键词是什么?最近在思考的问题是什么?
A关键就是三件事,读书、思考跟运动。运动其实是主线,每天早晚我是雷打不动地在运动,除非遇到特别紧急的出行,因为我觉得身体是最要紧的。最近在思考的还是一些宇宙的问题。(比如呢?)比如黑洞的原理到底是什么,黑洞里面到底有什么?还有,太阳系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一周是2.5亿年,地球大陆板块聚合裂解的周期也是2.5亿年,地球的板块构造运动到底和太阳系围绕银河系旋转有没有关系?问过一些物理学家,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王一老师,他说:一般物理理论里面,地球受力与太阳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无关(广义相对论中的等效原理,也可以追溯到伽利略),所以除非有更强证据证明不是巧合,否则可能不大容易。我就觉得应该还是有一些关系的,我对这个问题一直特别好奇。
Q除了科普书籍的写作,你也开始构思自己的故事了。你对写作的热情从何而来?
A我其实从小就喜欢写作,中考时语文是全县第一名。我想我的科普能够被这么多人接受,也是因为使用了更通俗易懂的语言。我希望下一个阶段,自己能在表达的文学性上做出突破。
Q你最喜欢的作家是谁,为什么?
A是刘慈欣。我觉得他拥有最伟大瑰丽的想象力。(刚刚出版的书,封面上印了刘慈欣的推荐语,你应该相当兴奋吧?)是的,这是很强的鼓励。
Q每当你站在台上我都能感受到你高强度的自信,生活中就会不断感叹你的行动力之强,这都是怎么来的?
A可能是因为这几年从孩子们那里接收了太多的爱。我觉得自信是被鼓励出来的,每次去中学,孩子们真的像是追星一样来找你签名,跟你合影,他们会欢呼、会鼓掌,排队和你说他们的梦想。孩子们鼓励了我,国家的荣誉鼓励了我,我才更有自信。现在我特别享受舞台,我渐渐也觉得自己在舞台上是发光的。
行动力强是天生的,我从小就是,确定了就不再犹豫。
Q今天有很多次,你提到每个人都不容易,你对其他行业的人们投入巨大的理解,这种阅历来自哪里?
A你明白你只是众生里的一员,你知道人类是很渺小的,这在我们这个学科里是最基础、最容易理解的一件事。地球演化了46亿年,我们的研究样品都是几百万年前、几亿年前的,你看《三体》时有时都会产生宇宙恐惧症,对吗?你会知道自我的渺小。我觉得这就是这个学科带给我的最宝贵的财富,成熟是一个见天地、见自我、见众生的过程,渐渐地你就能理解更多人。
文 编辑韩哈哈
人物摄影解飞
来源:“北京青年周刊”微信公众号
排版:沈 丹
编辑:林雪琪
审定:李红林
近6000名选手参赛!2024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落幕
新快报讯 7月19日,2024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广东科学中心落下帷幕。来自全省各地的参赛选手将各类科学话题娓娓道来,为公众打开了一扇通往科学世界的大门。活动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主办,广东科学中心、粤港澳大湾区科技馆联盟承办。
本届大赛以“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创新活力”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带领公众开启一场趣味科普之旅。大赛共评出成人组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中小学生组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最具网络人气奖、最佳形象奖、最佳口才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互动奖等各1名。
合影留念
大赛规模再创新高
本届大赛自今年5月启动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广州、深圳、珠海等20个地级以上市科技局和水利部珠江委、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卫生健康委、省林业局、省气象局、省科学院等超30个有关单位举办了98场预赛,超过5912名选手报名参赛,规模创历年新高。
活动现场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53支代表队、277名选手晋级决赛环节,参赛代表队和选手人数较去年皆有大幅提升。选手覆盖了各行业领域,既有来自科研院所的科研精英,也有来自科普场馆的讲解员,还有众多省直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医护人员、高校师生、中小学生等,全方位、多维度地提升了全社会公众参与度。
活动现场
学生群体踊跃参赛。近500位选手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公开选拔赛,他们勇于表达、敢于创新,灵活运用道具和现场实验来阐述科学原理,展现形式丰富多样,精彩纷呈;同时,今年大学生参赛群体大幅增长,全省24所高校200多名高校人员积极报名参赛。
主题丰富紧扣热点
选手的讲解主题丰富多元、涉及面广,涵盖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医药、应急安全、能源环保等众多领域。既有“ChatGPT为什么出圈了?”“地月最强传声筒”等当下科技前沿热点话题的研究探讨,也聚焦“桂味?‘贵’味!”“深中通道——大湾区的钢铁动脉”等极具广东本土特色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内容……选手们结合各类多媒体展现形式,搭配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创新炫酷的舞台表达,把深奥的科普知识具象化、把先进的科技成果生活化、把本土的科学故事趣味化。
活动现场
成人组大赛评委中国卫星气象领域科学传播专家、正高级工程师曹静表示,参赛选手选题丰富多元,在关注前沿科学技术的同时,极具趣味性又紧贴日常生活,选手们讲解思路清晰、内容连贯,牢牢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增强了科普传播的效果,助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中小学生组评委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黄善辉指出,同学们精心搭配创意形象,小小年纪敢于站上大赛舞台,为大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讲解生动活泼接地气,有效地拉近了科学与大众的距离。
活动现场
广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夏奇峰介绍,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是目前全省范围最大、覆盖面最广、水平最高、代表性最强的科普讲解比赛,也是全省科教文旅融合、构建科普“软实力”战略支撑的重要一环,在全国同级同类科普赛事中起着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自2019年起,已连续举办六届,线上线下累计关注参与人次超过3000万,发展成一个在社会上具有广泛影响力、公众热情参与的科普标杆品牌。
一等奖(成人组)
一等奖(中小学生组)
据悉,大赛旨在面向全社会选拔优秀科普人才,广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未来,大赛将进一步创新科普形式、拓宽宣传维度、丰富科普内容、建强科普人才队伍,讲好广东科普故事,持续提升科普能力和全民科学素养,推进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采写:新快报记者陈慕媛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