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9 08:55:24|已浏览:35次
三农科普共护健康土壤,共享美好家园 乡村振兴日记(740)播下“三农”种 筑牢“振兴”基 开好“帮扶”局,
三农科普共护健康土壤,共享美好家园
转自:千龙网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世界环境日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聚焦于“土地恢复、荒漠化和抗旱能力”,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共护健康土壤,共享美好家园,一起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
健康土壤,健康生活
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其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活质量。
健康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营养丰富、健康的作物,这些作物最终成为我们餐桌上的食物,直接影响我们的营养摄入和健康状况。
健康的土壤才能保证我们拥有干净的水源。健康的土壤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保水性,能够有效地储存和过滤水分。这有助于防止洪水和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此外,土壤还能通过自然净化过程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饮用水的安全。
健康的土壤才能形成美好的生态环境。健康的土壤常常富含微生物、昆虫和其他生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对于维持大自然的平衡,生态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否则我们人类就会失去其他生物的陪伴,环境也会恶化,人类就会像走路失去平衡,摔倒在地。
另外,健康的土壤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和审美的场所。花园、公园和农田等绿地空间有助于缓解城市压力,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此外,土壤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土壤健康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幸福生活息息相关,与美丽中国建设密不可分。
北京市编织守护土壤健康一张网
30多年来,北京市长期坚持开展耕地土壤健康监测,围绕耕地土壤营养供应、作物长势、土壤重金属、农产品安全等构建完善的监测网络,涵盖全市主要涉农区县、典型农田地块、设施园区,动态跟踪掌握土壤健康水平,为全市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另外,近些年,北京市坚持每年对全市农田土壤开展健康体检,针对土壤肥力、基础地力、土壤清洁程度等20多项健康指标,开展调查化验测试分析,出具健康体检报告,开展作物种植科学施肥推荐,为北京粮食安全生产、果蔬作物增产提质等提供重要支撑。
通过对全市农田土壤健康把脉问诊,针对土壤健康问题,市农业农村局和市耕保中心组织开展了土壤提质与健康修复工程,借助培肥改良、质量提升、污染修复等重要举措,使得北京的农田更加肥沃、干净,土壤里的水资源也更加的洁净甘甜,北京粮食安全和优质鲜活农产品的保障能力得到了稳步增强。
共护土壤健康,共享美好家园
土壤是我们人类无声的盟友,我们不能无视它,而要更加关爱它。守护土壤健康人人有责!保护好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壤,不要因为我们的漠视,而受到污染。教育我们的下一代,关爱土壤,关心土壤健康,就是关心我们的未来。建设节约型社会、减少垃圾、分类管理垃圾是守护土壤健康的关键。让我们携手行动,从今天做起,守护土壤健康,守护我们的环境,守护美丽中国。(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
乡村振兴日记(740)播下“三农”种 筑牢“振兴”基 开好“帮扶”局
作者:高永阁
广州南沙驻徐闻角尾帮扶工作队队员、驻角尾村第一书记
派出单位: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街道办事处
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雨
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是美丽的宏伟画卷。徐闻县角尾乡地处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环海。角尾村地属镇域中心村,各项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朴实。作为帮扶工作队队员兼驻村第一书记,我亲历了徐闻县角尾乡角尾村近3年的“蝶变”,感触颇深。“干群齐心,其利断金”。目标明确—科学统筹—合理分工—“精耕细作”……角尾村播下了“三农”现代化的种子,老百姓信心满怀,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徐闻县角尾乡灯楼角。
播种
徐闻县角尾乡角尾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开展大学习、严培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建阵地建设,完善会议学习培训、参观调研交流、“平安夜访”等机制,逐步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树立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形象,广大农民群众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角尾村党总支建立了衡量农民幸福的正确标准,那就是“钱袋子鼓了没有”“生活环境好了没有”“各项保障落实了没有”。一是树立正确的绩效观,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二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兴学思践悟“焦裕禄”之风;三是坚持正确的方法论,以目标—价值—问题为导向。角尾村党总支坚持用好“六个场合”,即:组织会议场合、各类培训场合、重要节日“茶话会”场合、外出学习交流场合、开展工作实践场合、入户走访困难群众场合。这样,党员干部的形象好起来了,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强起来了。
爱鸟护鸟”行动之清鸟网。
角尾村党总支坚持“六要”群众工作法,以服务群众为根本要求。所有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小情”,都按照要求,以党组织“要引领”是核心、村民“要知道”是基础、“要参与”是前提、“要作主”是关键、“要监督”是保障、“要满意”是目的。对此,在做群众工作时,特别是面对群众切身利益时,一定坚持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农民幸福的唯一标准,真换位,勤思考,顺应民意。
角尾村党总支带领5个自然村党支部,坚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集思广益,按照“大家的事情大家一起来办”,共同参与,极大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利用各村的小广播、文化楼、小广场、庭院围墙等,通过文艺汇演、设立宣传栏、挂横幅、刷标语方式,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村规民约、家风家教等营造氛围,潜移默化凝聚正能量。
防台风应急抢险之清除交通隐患。
启示:乡村振兴,各级领导干部的形象、能力提升是“关键”。农民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干工作为民务实抓住民心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做工作一定要坚持:一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二是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三是激发“潜力”,调动“内力”;四是“三治”结合,化解矛盾;五是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筑基
广州市南沙区龙穴街道办事处派驻角尾村第一书记在“大后方”的鼎力支持下,帮扶三年累计走访调研1800余人次,遍访全乡12个行政村36条自然村。先后筹集336671元,分别为角尾村进行乡村振兴宣传、建设郑黄自然村村民休闲区、打造角尾村文化站村民书屋和留守儿童“悦读角”、捐赠一批“三防”应急器材和物资,返贫监测和困难学生走访慰问、支援乡路灯建设等。村民看在眼里,笑在脸上,喜在心中。
角尾村乡村振兴宣传。
巧宣传收取“正”回馈。乡村振兴宣传工作,是驻村第一书记在原单位指导下开展的一项“切入性”工作。工作仅仅花费8万元,旨在宣传乡村振兴政策、法律、目标前景等,让广大村民对乡村振兴有一个“可直观”“可想像”“可期待”的认识,增强全体村民对乡村振兴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参与度”。宣传形式简单有效,村民们说“我们知道了乡村振兴,也知道了党中央很关心我们农民的生活,还美化了村容村貌”。
小项目撬动“多”力量。以郑黄村村民休闲区为例。建设前,休闲区土地涉及私人土地,党总支书记亲自上门讲清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当土地所有者知道是建设村民休闲区(公益用途)后,决定无偿捐献土地并无条件支持建设。由于筹集资金有限,基本硬件基础建设完成后,乡贤村民自发捐助投影仪、音箱、石桌石椅、羽毛球网、乒乓球桌以及自发种植维护树木等。
“合力”建设角尾村村民休闲区。
扬传统振兴“新”文化。角尾村文化站村民书屋和“悦读角”的落成完善,村委会进一步建立了图书借阅制度,组建了以大学生、初高中生和村内知识青年为“领读志愿者”的队伍并制定了定期开展阅读交流、比赛的读书会制度,同时强有力地引导村民特别是孩子们“放下手机、快乐阅读”、树立“读书获取知识、启迪智慧、培养道德”意识,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文化支持。徐闻县委宣传部计划今年第一批“送书下乡”活动就到角尾,县内文化企业也纷纷捐赠图书。
打造悦读角和购置图书。
强硬件营造“软”环境。捐助“三防器材和物资”,推动了村级应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角尾村党总支在全乡12条行政村中第一个建起并完善了应急值班室、应急仓库的“软硬件”,营造“防灾减灾”氛围,宣传应急救援知识,建立并培训一支应急抢险队伍。
打造应急值班室和捐助“三防器材”。
启示:乡村振兴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按照规划科学实施,一定注意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反对冒进,树立“久久为功”理念,具体应做到六个结合:一是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相结合;二是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起步衔接相结合;三是乡村振兴打基础和管长远相结合;四是村级党建培训和引入回流人才相结合;五是示范打造与全面提升相结合;六是乡村振兴帮扶和内生动力激发相结合。
开局
农村工作,头绪多,繁冗复杂,角尾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既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五个方面的工作,又紧盯“前三年”特别是当下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是坚持抓好“返贫监测”。角尾村党总支和乡民政、工会、妇联、残联一起,坚持定期和不定期走访相结合,通过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社会保险、产业保险、公益岗位等方式共统筹,确保村内“老弱病残幼学”群体不会发生致贫、返贫现象。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二是持续加强人居环境整治。在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督导下,角尾村党总支多方筹集资金,动员全体村民自觉参与“绿美广东”行动,积极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四小园”建设。加强道路、路灯、排污管网、垃圾收纳设施等基础建设,营造宣传氛围等。角尾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紧紧抓住产业富民关键。以村致富带头人带动、返乡企业家创业为契机,抓好种植、养殖、捕捞和加工收购、民宿产业、餐饮服务等建设。养殖、捕捞和加工收购、民宿、餐饮等产业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了村民增收;黄牛、黑山羊养殖和玉米、红薯的种植也不同程度提高了村民收入。
科技特派员为养殖户“问诊把脉”。
四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逐步满足了群众“衣食住行”的需求。村文化楼、小广场、休闲区和篮球场的建设,满足了群众“文体娱乐”的需求。乡域范围内不断增加的餐饮、医药、民宿、五金、商场等店铺,满足了农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学校、乡卫生院等“硬件”和“软件”持续建设,改善了“教育”“就医”环境,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增添了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2023年12月,徐闻县角尾乡作为广东省“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的第一批“特色镇”,建设和打造工作持续更新中。湛江市委市政府把“特色镇”列为“市长工程”,徐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角尾乡政府设立了市县联组“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现场指挥并督导“特色镇”建设和打造工作。角尾村借助美丽圩镇“七个一”工作的推进,为实现“第一年一小变、第二年一大变、第三年大发展”工作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启示:“百千万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施,是检验乡村振兴工作的“新尺度”,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新示范”,也是乡村振兴工作的“高标准”。这就对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提出新要求:一是依据新定位,确立新目标;二是按照新规划,解决新矛盾;三是树立新信心,敢啃“硬骨头”;四是坚定新理念,抢占“制高点”;五是展现新面貌,创造“新佳绩”。
春日渐浓,“种子”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吸收着肥沃土壤的养分,悄然地生根发芽;夏日炎炎,挥汗如雨,奋斗的季节,郁郁葱葱。广东乡村大地上,集约化生产、机械化操作、智能化管理……希望的田野上、海上的“蓝色粮仓”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三农”现代化的车轮滚滚向前。
发布于: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