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xjy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xjy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资讯 >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库克正式宣布,中国成全球最大的iPhone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库克正式宣布,中国成全球最大的iPhone

来源:网络收集仅供参考

2024-10-08 09:07:46|已浏览:15次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库克正式宣布,中国成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场? 华为翻倍秒售罄,苹果平价卖不动,时代变了 

比芯片断供还可怕!库克正式宣布,中国成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场?

苹果也不避讳,干脆把生产能力转移印度。不顺从的中国厂商,苹果直接斩尽杀绝。多亏华为在中国手机零部件厂商濒死的时刻,用自己的订单和资金挽救了他们。表面是商战,实际是国家之间的经济战争。

美国打败了中国优势企业,那苹果就可以随意给中国消费者和供应商提出歧视性的要求,中国连谈判的资格都没有。

苹果底气如此之大,因为他们知道中国是一个极端两极分化的国家,4%的人掌握97%的资本,而这百分之四的人大部分是心理强大的“香蕉人 ”,没有爱国心和羞耻心束缚。

而中国的腾讯和抖音也是美帝未来要消灭的敌人,所以苹果直接把枪口对准中国社交媒体软件,就是把中国踩在脚下,还一口浓痰吐在中国人脸上,“你们没资格讨教还价”,就差直接摊牌:“苹果根本就不是为了伺候你们这些普通贫贱的中国人”。 另一个意思,就是苹果随便拿出一点利润,就可以抄袭微信和抖音,让中国的有钱人在社交媒体上“去中国化”。

犹太资本掌握美国一大半资本和政权,好歹还对资本收取直接税 (遗产税、脱籍税 、赠予税)。而中国那些权贵,连直接税都替资本免了,什么他妈共同富裕,当汉奸背弃国家时,竟然可以把所有资本一份不拉的带给美国 ,最后成为美国直接税征收对象。苹果这次发动战争,成败与否,都可以进一步分化中国人,的确是高,不愧是美国贸易战和科技战的旗手,往中国人头上撒尿拉屎,还赚得盆满钵满。

苹果要对腾讯的微信收费,开口就是30%的比例。而苹果对欧洲是19%。又是对中国现有体制的嘲讽,欧洲印度都有反垄断机构,而中国明显在跨国公司是个“跛脚鸭 ”,被反华资本拿捏的很到位,首鼠两端 的“果粉”们也要求腾讯赶快屈服。

这里不得不赞扬美国人的爱国情怀,自从美国两党煽动中国是敌人,中国手机和电动车几乎没有美国人购买,市场份额接近为0,这并不是市场竞争的自然结果,而是美国人在中美旗鼓相当的经济领域,无条件服从国家利益的体现,强大民族都有这种特性。

?腾讯无论是否会同意,最终买单的一定是首鼠两端的中国“果粉”。

?坏结果:

谈不拢,苹果将腾讯的微信拒之门外,苹果用户只能选择支付宝交易。与家人、朋友沟通聊天只能选择QQ,将来QQ是否能有,会不会步微信后尘,有待进一步发展。

苹果手机没有了微信,手机用户还能免费与家人、朋友无限时沟通聊天吗?

当然果粉们都是有钱的人,可以选择打电话吧!或者搬到美国那里等“绿卡”,何必身在曹营心在汉。

?好结果:

苹果让步,少收钱,20%、10%,腾讯让步同意,那么这个收入,腾讯是不可能买单的,最终结果应该还是果粉们掏钱。

?所以,有钱的果粉们,可以不在乎,但是那些喜欢买苹果又要算账的人格缺陷者,要好好考虑一下了。

呼吁中国政府调查苹果公司的“苹果税”问题,苹果公司因为强凶霸道的苹果税以及禁止应用外支付而在国际上几乎陷入了“过街老鼠”的境地,在美国遭遇企业起诉后,苹果税下降虽然有限,但被法院勒令开放应用外第三方支付的限制,欧盟、韩国都已经制定法律限制了苹果税,可中国政府和司法系统却迟迟不出手,什么原因呢?顾虑什么?怕影响到中国的“苹果供应链”?但大量的苹果应用商店里的中国创作者、创业者的利益受损,对中国科技行业的创新影响更大。

这次苹果公司和微信、头条的争端,我们都看着,看看最终结果是微信头条没出息的屈从了,还是硬刚了。

不过无论如何,最终还是期待中国政府或者法律去遏制苹果公司那肆无忌惮的苹果税。

让外企可以随意加税,就是“市场正常行为吗”

苹果对中国app的税率是30%,一年能拿走400亿“苹果税”,而这仅仅是苹果在中国的一项收入。苹果手机、平板和其他电子设备的超高毛利还没算在内。

苹果一年对中国的纳税还不到100亿人民币。是谁在死心塌地的保卫苹果? 汉奸在哪里? 苹果的负面信息很快就能在中国“净网”,这“钞”能力。

很多外企,禁止中国员工使用非苹果手机,如果苹果驱逐了微信,带进来美国社交软件,那么美国就可以“安全”的在外企员工中发展间谍、暴乱分子、异己。

时机成熟,就可以像香港暴乱分子一样,用苹果手机组成不受中国政府控制的联络通道。

苹果真是深谋远虑。

前言

美国在一方面削弱“中国制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中国智造 ”胎死腹中。这一点可以从特朗普,拜登两届美国政府与中国的芯片之争中可见端倪。

芯片代表着未来,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上,还是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芯片及其背后衍生的半导体产业乃至光刻机 的研发上,都是对一个国家工业体系和能力的巨大考验。

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初期打压手段

自从中美双方在2018年发动了贸易战以来,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制裁层出不穷。除了针对华为的芯片制裁之外,还利用实体清单 将许多中国企业和实体机构纳入了清单之中,并且全部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理由对这些企业和机构发动制裁,就是要把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发展的道路锁死。

2022年,美国在“芯片法案”中加入了“中国护栏”条款。让众多企业在中美产业推出的产业政策 中选边站队,只要是选择接受美国投资的企业,美国都用撤资作为威胁,一律禁止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合作。连简单的电话沟通都被禁止。

在2022年美国颁布的法案中就强调了要美日韩和台湾地区共同组建了“芯片四方联盟”。企图通过半导体领域向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但是随即而来的是遭受到了中国方面的回击,向美国限制或禁止出口稀土材料 。这样一来,美国同中国的这一场高科技战争造就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包括高通等芯片厂商在内的美国芯片领域在与华为的芯片大战中损失了超过1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半导体市场因为失去了中国的初级材料和销售市场,损失更是高达近1.5万亿美元。当然,中国的损失也十分沉重。

在产业关系上,分布在上游,下游和中游的中国高科技和芯片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强的供给和需求 联系,这造成了中国企业轻易被美国各个击破实施制裁的局面。

在尖端领域美国掐住芯片的关键环节似乎锁死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上限。但就生存发展空间而言,美国将无比庞大的中低端市场,轻易的让给了中国芯片,在美国尚未察觉或者不屑一顾的区域,中芯国际 ,华为,长电科技用时间换空间的同时,也拼接出技术升级迭代的“跳板”。中芯国际已经在全国各地布局了10座晶圆厂,并积极攻关多重曝光 技术。

而上海微电子 28nm光刻机行将上市,覆盖中国90%的芯片需求,中科驭数 自主研发的第二代DPU芯片K2已经成功点亮。标志着中国芯片成功迈入28nm门槛。长电科技已经在4nm封装技术 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芯片确实通向未来,但是中国现在仍然需要时间。摩尔定律 困境,中国芯片清晰的发展路径,全球利益的冲突为中国芯片产业升级 留有足够的战略期。中国的科研人员一定能突破被卡脖子的领域,使中国能够后发赶超,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进行着。

美国达到目的

然而,一个坏消息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降临。就在8月18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 在社交媒体发表言论,热烈庆祝苹果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单看这一条消息,可能觉得石入大海,没有什么波澜,但是随其发出的2023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报告给了中国许多企业一个晴天霹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苹果系列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本土的销售量,中国自此成为了苹果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购买美国产品的人是一些“不爱国”的人,是给美资本家们送钱的人。以企业的角度看,苹果公司无疑是成功的,一个公司能把产品做到收获大部分人的喜爱,这是一个企业的伟大成就。

但是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以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条数据,会发现这是一个比芯片断供还可怕的局面。按照手机市场的需求量来说,可能没有哪个企业能像苹果公司这样一代产品还没有出现问题,下一代更好的产品就发布了。苹果公司通过这几十年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宣传,高效便捷的系统,经典美观的外形,如此种种优点已经深入人心。不少人还以拥有一台iPhone为荣,哪怕买手机不附赠充电线,需要自行购买耳机,也丝毫不影响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要知道,中国不仅仅只有苹果的专卖店。中国自己的品牌华为,小米,vivo等等在苹果面前是显得那么的无助,在这背后,就是美国政治大棒产生的效果。

芯片断供,华为有自己的芯片研发团队,并且在世界许多地方拥有自己的芯片生产地。能够满足部分手机厂家的生产需求。光刻机被卡脖子,中国能够另辟蹊径,进而研发更为先进的量子芯片 ,这些技术难题,假以中国时间 ,这些硬骨头中国的科研人员都是能够啃下来的。但是美国就是在跟中国打一个时间差,利用技术领先的手段,加上品牌效益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无止境打压,抢占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市场失去,还能够夺回来,但是想改变观念,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苹果公司花大力在中国的布局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提供大量的中产阶级,能够消费得起苹果公司制定的价格,一来是中国的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二来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能够提供足够的高新岗位,让买得起苹果手机的人变多。这些都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以至于苹果公司在海外的市场大多以亏损为主,但是中国这个香饽饽在,足矣培养出一个世界最强的公司了。

中国强调的是开放市场自由竞争,但这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上的,美国苹果公司跟中国企业打得却是不公正的竞争,是附带政治手段的。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国家是一定会出手进行干预的。

结尾

中美竞争的核心是科技,这种局面注定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2023年年初,中国就印发了关于中央科技委员会的改革方案,加强了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领导,这又是提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建立在重组科学技术部的思考上的。

中美两国的科技战,经济战可能能够短暂的满足美国战略布局的预期,但是无法阻断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全球化的利益链非常庞大而且复杂,任何力量都无法垄断整个行业的发展,这违背历史观和经济发展观。

揭开这三十年手机、芯片、光刻机、半导体的封锁大幕,很沉重,但也越来越光明。只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外交人员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些年我们受的委屈,也能知道这些年我们走了多远,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这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一个个难关啃下来的。

相信很多朋友对美国越来越疯狂的对华封锁和手机市场利润的大量被抢占表示过担心。但是回过头看看中美这几十年的交手,这一路荆棘的艰难,反而成为了我们科研人员最好的鼓舞和激励。至于中美交手的结局会如何,我们暂且不要盖棺定论 ,我们只需要走好今天,才会给未来更多的惊喜。回顾历史,中国有几次没有笑到最后呢?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我们要对我们自己有信心。




华为翻倍秒售罄,苹果平价卖不动,时代变了

前言

美国在一方面削弱“中国制造”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力,在另一方面就是要让“中国智造 ”胎死腹中。这一点可以从特朗普,拜登两届美国政府与中国的芯片之争中可见端倪。

芯片代表着未来,无论是在资本市场的投资上,还是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上,芯片及其背后衍生的半导体产业乃至光刻机 的研发上,都是对一个国家工业体系和能力的巨大考验。

美国对中国市场的初期打压手段

自从中美双方在2018年发动了贸易战以来,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制裁层出不穷。除了针对华为的芯片制裁之外,还利用实体清单 将许多中国企业和实体机构纳入了清单之中,并且全部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理由对这些企业和机构发动制裁,就是要把中国的整个芯片行业发展的道路锁死。

2022年,美国在“芯片法案”中加入了“中国护栏”条款。让众多企业在中美产业推出的产业政策 中选边站队,只要是选择接受美国投资的企业,美国都用撤资作为威胁,一律禁止和中国的半导体企业合作。连简单的电话沟通都被禁止。

在2022年美国颁布的法案中就强调了要美日韩和台湾地区共同组建了“芯片四方联盟”。企图通过半导体领域向中国进行技术封锁。但是随即而来的是遭受到了中国方面的回击,向美国限制或禁止出口稀土材料 。这样一来,美国同中国的这一场高科技战争造就了两败俱伤的局面。

包括高通等芯片厂商在内的美国芯片领域在与华为的芯片大战中损失了超过1500亿美元,而美国的半导体市场因为失去了中国的初级材料和销售市场,损失更是高达近1.5万亿美元。当然,中国的损失也十分沉重。

在产业关系上,分布在上游,下游和中游的中国高科技和芯片企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比较强的供给和需求 联系,这造成了中国企业轻易被美国各个击破实施制裁的局面。

在尖端领域美国掐住芯片的关键环节似乎锁死了中国科技的发展上限。但就生存发展空间而言,美国将无比庞大的中低端市场,轻易的让给了中国芯片,在美国尚未察觉或者不屑一顾的区域,中芯国际 ,华为,长电科技用时间换空间的同时,也拼接出技术升级迭代的“跳板”。中芯国际已经在全国各地布局了10座晶圆厂,并积极攻关多重曝光 技术。

而上海微电子 28nm光刻机行将上市,覆盖中国90%的芯片需求,中科驭数 自主研发的第二代DPU芯片K2已经成功点亮。标志着中国芯片成功迈入28nm门槛。长电科技已经在4nm封装技术 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突破。

芯片确实通向未来,但是中国现在仍然需要时间。摩尔定律 困境,中国芯片清晰的发展路径,全球利益的冲突为中国芯片产业升级 留有足够的战略期。中国的科研人员一定能突破被卡脖子的领域,使中国能够后发赶超,现在看来,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进行着。

美国达到目的

然而,一个坏消息在无声无息中悄然降临。就在8月18日,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 在社交媒体发表言论,热烈庆祝苹果进入中国市场30周年。单看这一条消息,可能觉得石入大海,没有什么波澜,但是随其发出的2023年第二季度的销售报告给了中国许多企业一个晴天霹雳。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苹果系列的电子产品在中国大陆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美国本土的销售量,中国自此成为了苹果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

在很多人看来,这些购买美国产品的人是一些“不爱国”的人,是给美资本家们送钱的人。以企业的角度看,苹果公司无疑是成功的,一个公司能把产品做到收获大部分人的喜爱,这是一个企业的伟大成就。

但是我们把目光放长远一点,以宏观的角度来看这条数据,会发现这是一个比芯片断供还可怕的局面。按照手机市场的需求量来说,可能没有哪个企业能像苹果公司这样一代产品还没有出现问题,下一代更好的产品就发布了。苹果公司通过这几十年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和宣传,高效便捷的系统,经典美观的外形,如此种种优点已经深入人心。不少人还以拥有一台iPhone为荣,哪怕买手机不附赠充电线,需要自行购买耳机,也丝毫不影响其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要知道,中国不仅仅只有苹果的专卖店。中国自己的品牌华为,小米,vivo等等在苹果面前是显得那么的无助,在这背后,就是美国政治大棒产生的效果。

芯片断供,华为有自己的芯片研发团队,并且在世界许多地方拥有自己的芯片生产地。能够满足部分手机厂家的生产需求。光刻机被卡脖子,中国能够另辟蹊径,进而研发更为先进的量子芯片 ,这些技术难题,假以中国时间 ,这些硬骨头中国的科研人员都是能够啃下来的。但是美国就是在跟中国打一个时间差,利用技术领先的手段,加上品牌效益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无止境打压,抢占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市场失去,还能够夺回来,但是想改变观念,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了。

苹果公司花大力在中国的布局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提供大量的中产阶级,能够消费得起苹果公司制定的价格,一来是中国的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二来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能够提供足够的高新岗位,让买得起苹果手机的人变多。这些都是其他国家不具备的条件。以至于苹果公司在海外的市场大多以亏损为主,但是中国这个香饽饽在,足矣培养出一个世界最强的公司了。

中国强调的是开放市场自由竞争,但这是建立在平等互惠的条件上的,美国苹果公司跟中国企业打得却是不公正的竞争,是附带政治手段的。中国一定不会坐视不理,国家是一定会出手进行干预的。

结尾

中美竞争的核心是科技,这种局面注定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2023年年初,中国就印发了关于中央科技委员会的改革方案,加强了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领导,这又是提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建立在重组科学技术部的思考上的。

中美两国的科技战,经济战可能能够短暂的满足美国战略布局的预期,但是无法阻断科技发展的自身规律。全球化的利益链非常庞大而且复杂,任何力量都无法垄断整个行业的发展,这违背历史观和经济发展观。

揭开这三十年手机、芯片、光刻机、半导体的封锁大幕,很沉重,但也越来越光明。只有那些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外交人员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这些年我们受的委屈,也能知道这些年我们走了多远,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这是一步一个脚印走下来的,一个个难关啃下来的。

相信很多朋友对美国越来越疯狂的对华封锁和手机市场利润的大量被抢占表示过担心。但是回过头看看中美这几十年的交手,这一路荆棘的艰难,反而成为了我们科研人员最好的鼓舞和激励。至于中美交手的结局会如何,我们暂且不要盖棺定论 ,我们只需要走好今天,才会给未来更多的惊喜。回顾历史,中国有几次没有笑到最后呢?我们要对国家有信心,我们要对我们自己有信心。

折叠屏将成新主流!

苹果华为的“世纪大战”继续上演。

9月20日早上10:08,被网友戏称为“电子茅台”的华为三折叠手机Mate XT开始发售。与此同时,苹果也首发取货。

二者已经在新品发布上较量了一轮,今天正式投放市场,再次吸引了各界目光。

65万的非凡大师 ,真的假的?

华为 Mate XT最低19999元、最高23999元售价,并没有阻挡消费者的热情,发售一分钟内,华为商城即显示“已售完”,京东、淘宝的华为官方旗舰店亦迅速售罄下架。根据华为官方信息,发售前,超过685万人预约。

相较于苹果预售,华为Mate XT预约并不需要预付资金,且需要等待官方通知具体到货日期。

据媒体报道,从供应链等侧面信息推测,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备货量约为100万台,即平均超过6个人抢一台手机。

知名分析师郭明錤 发布报告指出,最新供应链调查显示,华为三折叠屏智能手机MateXT的2024年出货量预测已从50万部上调至100万部。

从各渠道反馈看,华为三折叠屏手机 溢价明显。

图片来源:得物

比如得物平台,虽然没有当初标价6.89万那般疯狂,但发售之后,仍能给出3.8万的定价。

另有媒体爆料,根据一些网传图片,渠道首批成交价甚至高达38万到65万元。说实话,过于夸张,笔者对此持审慎态度。

毋庸置疑的是,发售之后,华为MateXT非凡大师热度空前,至于这般热度会转化为多少销量,还有待观察。

自用可以,卖不出去

苹果的热度,就小了许多。

iPhone 16系列,一共4种型号,iPhone 16、iPhone 16 Plus、iPhone 16 Pro、iPhone 16 Pro Max。

从各家媒体报道的门店提货情况看,苹果基本呈现出越贵越好卖的情况。iPhone 16 Pro Max秒售罄,全系无货;iPhone 16 Pro部分有货;iPhone 16和iPhone 16 Plus基本可以不预约就购买。

从转卖的角度看也是如此。

有转售iPhone 16的黄牛表示,行情一般,“每个手机就赚50、100的利润。”

甚至有黄牛还担心,放手里太久的话,就要“跌价倒贴出货”了。

图片来源:某电商平台

iPhone 16系列目前有白色钛金属、黑色钛金属 、原色钛金属和最新的“沙漠钛金属”,四种颜色,其中“沙漠钛金属”最受欢迎。

除了发售日表现,诸多侧面信息,都体现了iPhone 16销量不及预期。

比如,员工内部购买福利提前发放。往年,苹果员工需要等到新iPhone发售数周之后,才能以员工折扣价购买新款iPhone。今年则基本和发售日同步。

比如,在拼多多上,iPhone 16 Pro Max,直至下午2点仍未售罄。

郭明錤发布的最新预测报告称,iPhone 16系列首个周末预购销量约3700万部,较去年iPhone 15系列首周末销量同比减少约12.7%。

苹果溃退?

把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和苹果iPhone16系列,放在一起简单比较,其实有失公允。

两者在关注度上同级,但产品势能上差异明显。华为Mate XT非凡大师属于超高端机型,百万级的备货量,在当今的手机市场,算得上小众了。

而苹果仅从国内看,2023年销量也达到了4500多万部。

尽管如此,国货崛起作为一大趋势是没错的。

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发布的报告,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全球手机市场中,苹果公司时隔3年(2021年8月以来)首度被小米超越,跌至全球第三大手机品牌。

已有观点为苹果找补,认为苹果iPhone历来会在9月新机发布前经历季节性销售淡季;同时,AI上机的预期吊足了用户胃口。所以部分用户需求被抑制,新机发售后会集中释放。

这自然有其道理。

但这样的解释回避了近两年,苹果硬件创新不足的事实。苹果口碑下滑的重要原因,正在于“硬件不够,软件来凑”的上新思路。

同时,这一观点亦回避了小米今年销量的快速增长。

从上半年销量看,小米是成长速度最快的品牌之一。对此,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小米采取了更精简的产品战略,集中精力在每个价格区间创造一个旗舰型号,而不是在一个细分市场塞进多款设备。

过去几个季度,小米大部分主要市场都出现了经济复苏,这对低价位段的需求最为有利。小米在低价位段(即低于200美元)表现尤为强劲,尤其是在推出价格极具竞争力的5G设备Redmi 13和Note 13系列之后。

9月过后,苹果能否夺回月度销量第二的宝座,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折叠屏会否成主流?

5年前,华为发布了第一代折叠屏手机华为Mate X,售价高达16999元,许多人斥之为智商税。5年后,除苹果外,几乎所有头部手机厂商都已增加折叠屏产品线。

据CINNO Research 数据,今年2季度,中国折叠屏总销量为262万台,同比增长达到了125%。华为以35.2%的市占率霸榜,紧随其后的是vivo,以31.9%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两家瓜分了超过67%的市场份额。

2019年,华为、三星等品牌开启了折叠屏规模量产,这年也被称为折叠屏元年。

随着供应链的完善,折叠屏价格逐渐下探,越来越多的用户乐于尝鲜。

市场随之抛出了一个真问题:折叠屏是不是换机的下一个风口?

目前,小折叠屏手机的价格,已下探到4000元价格区间。这个价格,属于传统旗舰机型的价格区间,是主流价格带。

就目前来看,许多人已经有足够的动力更换折叠屏手机了,更直观地说,折叠屏成为潮流的可能性非常大。

说个让笔者触动的事,身边已经有人买折叠屏手机,给家里的小孩作玩具机了。原因也不复杂,在3000-5000这个价格区间,买哪个都是买,不如买个更“潮”一点的。

手机用户大体分三类,一年一换型,两三年一换型,以及三年以上,能不换就不换型。

市场的消费活力来源于前两者,一年一换重在尝鲜;两三年一换,在于硬件正常损耗和性能落伍。

折叠屏手机一直存在“厚”“重”“贵”的问题,但如果两三年一换型用户,普遍认可了折叠屏的使用价值,那么折叠屏手机占据主流市场将畅通无阻。

结语

面对折叠屏市场,苹果不甘心掉队。

根据美国商标和专利局(USPTO)最新公示的清单,苹果公司获得了一项新的专利,构想了未来折叠 iPhone 的设计方案,包括固态按钮在内在所有表面实现触敏控制。

9月20日,苹果华为,两家手机大厂再次隔空博弈。

这场“世纪大战”还将持续延烧。不过,也不完全只是两家品牌的较量,更是中国手机品牌和国际手机品牌的比拼。

折叠屏大概率会成为新趋势,这一次,中国手机品牌能从抢跑变成持续领先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