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5 12:10:51|已浏览:61次
“短视频 + ”新业态下的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内容_用户 快评丨爱奇艺会员消费乱象折射视频平台治理短板,
“短视频 + ”新业态下的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_内容_用户
一、引言
短视频,亦称短片视频,是在移动互联网快速普及背景下兴起的一种新兴媒体形态,它继承了传统影视行业的一些特点并加以创新。相较于传统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方式,短视频集声音与影像于一体,能够承载更多的信息量,具备更强的表现力和视觉吸引力。
短视频的精简制作模式使得观众能够在零碎的时间片段中进行观看,满足了现代人快节奏生活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短视频平台的不断发展,它们越来越注重增强用户的互动体验,如评论、分享和弹幕等功能的引入,极大地提升了短视频的传播效率和社会影响力。
短视频的生产过程相较于电影和电视剧更为简便,不仅降低了技术和人员配置的要求,还提高了作品产出的速度,拓宽了受众范围,并且激发了更多元化的创作主题。至今,短视频行业已经发展了大约十年之久。从2013年起,中国短视频产业开始加速成长,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注入。到了2017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众多大学毕业生投身于内容创作和新媒体运营之中,推动了短视频行业的专业化和产业化进程。
二、短视频行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 龙头企业主导市场,用户规模快速增长
当前,短视频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头部效应,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分别在南北方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快手自2013年推出以来,主要吸引的是三四线城市及乡村地区的用户群体,至2017年用户数量突破4亿,每日平均使用时长达到50分钟,成为短视频领域的领军者。抖音则在2016年进入市场,并于2017年春节期间凭借广泛的品牌推广迅速崛起,其目标用户群定位为大城市中的年轻人群体,以时尚潮流为核心吸引点,提供了符合年轻人喜好的社交娱乐平台,从而赢得了广泛的用户基础,并不断扩展生活化内容的覆盖范围。
(二) “短视频+”融合内容生产,促进跨界合作
近年来,短视频用户的兴趣逐渐细分且多样化,数字营销随之深入发展,实现了内容生产的垂直化以及消费的圈层化对接。“短视频+垂直领域”的内容生产模式逐渐成熟,例如结合社交、旅游、文化创意及电子商务等领域,形成了涵盖内容创作者、客户、广告商与用户在内的生态系统。在这种模式下,用户不仅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传播者和参与者,通过社交网络的圈层传播,建立起一种高效的内容创收机制,其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广告收入及用户付费。
(三) 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
作为兼具经济和社会价值的新型媒介形式,短视频需承担起公众传媒的责任。一方面,应强化用户的价值观认同,传播积极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念;另一方面,则要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内容的管理,提高内容质量,致力于打造真实、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以此来引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随着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的迅猛发展,对于具备专业视频制作技能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技能涵盖了从剧本编写、脚本设计到实际拍摄、后期剪辑及特效处理等多个方面,均属于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短视频和直播行业目前存在高达4000万的人才缺口。特别是在2021年上半年,尽管整体就业市场面临一定的挑战,但数字媒体技术领域的就业需求却有所上升。从各大正规招聘网站的数据来看,短视频制作相关岗位的需求尤为显著。
当前市场上最热门的招聘岗位主要包括视频内容策划、短视频创作达人、编剧、短视频导演、短视频运营专员、后期制作师以及拍摄人员等,这些岗位都紧密围绕着内容的创作和服务展开。据统计,超过一半()的职位要求应聘者至少拥有大专学历,而普通员工的平均月薪约为7454元。其中,短视频运营和短视频拍摄/后期制作这两个岗位的需求最为旺盛,分别占总需求的35%和24%。这反映出市场对于能够有效管理和优化短视频内容的专业人士有着强烈的需求。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就业岗位的需求比例
四、高职院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
(一)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短视频+”时代的产教融合新路径
为了更好地抓住“短视频+”时代的机遇,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应当积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作站”的递进式培养体系。这种模式旨在以学生的能力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实现工学结合的创新。
具体来说,这一培养模式包含三个阶段:
实训室阶段: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室接受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授课教师主要由校内专业课教师担任,面向大一学生提供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工作室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在技能型工作室中接受更为实际的项目训练,主要面向大二学生。授课教师由校内外专职和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其中兼职教师多为企业人员。企业导师负责项目的布置与评估,校内教师则协助实施项目并参与课程考核。通过这种方式,将企业的实际项目与教学相结合,促进校企资源的共享。
企业工作站阶段:这是校企深度融合的一个环节,设置在学校的合作企业内部。授课对象为大三学生,采用“双导师制”,即由校方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学生在此阶段接触到的是真实的企业项目,通常为期约16周,旨在帮助学生适应职场节奏,融入企业文化,并提升职业素养与技能。
此外,学校还将依托这三个平台,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实行分段式、模块化教学,对于有兴趣参与技能竞赛的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形成“4+2”的竞赛训练模式,即每组由4名大二学生和2名大一学生组成,以确保竞赛队伍的新老交替和持续发展。
在“实训室+工作室+企业工作站”递进式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三段式”教学体系,即“设计工作营—技能强化营—就业加速站”。设计工作营在校内实训室开展,技能强化营在共建的工作室进行,而就业加速站则设在企业工作站。整个教学过程中采取“产教同轨,双师授课”的模式,确保教学内容紧跟产业前沿,让学生所学能够直接应用于工作岗位。
在设计工作营阶段,校内教师负责课程项目的开发;技能强化营阶段,企业导师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互补优势,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就业加速站阶段,企业接收大三学生入驻园区,带薪参与项目运作,为学生提供就业前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这一系列的训练,学生毕业后可选择由企业推荐到相关企业就业、直接留在企业工作站就业或选择继续升学深造。
(二)构建符合“短视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策略
1、精准定位专业方向
在短视频盛行的今天,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承担着为短视频行业注入新活力的重要任务。为此,专业必须紧跟市场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并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首先,应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实现前瞻性布局和精准培养。例如,根据市场对短视频文案策划、脚本制作、融媒体内容开发、新媒体运营等岗位的需求,相应增加相关课程。其次,构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工作室和企业工作站的教学环节中,优先引入企业项目总监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将企业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合,确保课程内容的逐步深入和适宜性。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处于教学一线,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是保证数字媒体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随着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教师应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企业一线,学习最前沿的行业技术和工艺要求,并将这些知识和技能带回课堂。通过企业实践,教师可以将最新的行业知识和要求融入课程改革,打造符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使课堂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保持一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3、校企合作
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特色,其合作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成效。尽管校企合作已推行多年,但当前仍面临合作层次浅、效果不显著的问题,导致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技能错配的现象,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而未触及实质。为破解这一难题,需从多个维度入手,创新合作模式,推动校企深度融合。
第一,强化政府引导与政策支持。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的引领作用,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制定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政策。通过搭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平台,加强地方立法,为校企合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政府应鼓励并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育,使校企融合成为常态。特别地,针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与短视频行业的对接,政府可推动当地权威媒体机构(如日报社、电视台等)与学校建立紧密合作,以满足地方产业升级对短视频人才的迫切需求。
第二,成立人才培养研究智库。面对产业升级与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挑战,高职院校应设立专门的人才培养研究部门,汇聚行业专家、企业高管及资深教育工作者等多元智慧。该部门需紧密跟踪市场动态,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人才需求趋势,为专业教育提供精准指导。通过提前规划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岗位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并参与教学评价,确保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
第三,共建共享,打造产教融合新高地。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期稳定发展,关键在于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一方面,学校可引入企业资源,共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政府与行业的引导与支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另一方面,深化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战的就业前培训。通过产教融合的深度实践,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就业竞争力,还能为企业输送符合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对接。
4、创新混合式教学策略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持续关注和指导,职业教育领域经历了显著变革,招生类型日趋多样化,包括普通高考生、学考生、"3+2"转段生和高技能班等。面对学习习惯和专业基础各异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实现个性化教学,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尤为迫切。
结合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借鉴国内外混合式教学的成功经验,探索适合数字媒体技术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利用智慧职教云平台,以学生为中心,围绕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设计,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展互动式教学活动,构建全方位的立体化学习生态系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快评丨爱奇艺会员消费乱象折射视频平台治理短板
随着数字娱乐产业的快速发展,视频平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爱奇艺作为国内领先的在线视频服务商,凭借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庞大的用户基础,在2023年取得了骄人的业绩。然而,在亮眼的成绩背后,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却日益凸显,尤其是会员消费过程中的种种乱象,引发了广泛关注。
近日,据消费日报报道,爱奇艺平台上的第三方虚假广告、会员“隐蔽”扣费、“重复”扣费以及会员权益缩水等问题频发,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别是“光赐生活”公众号推出的虚假活动,导致大量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这不仅是对消费者信任的背叛,更是对视频平台管理能力的一大考验。
从法律角度来看,平台对于在其上发布的广告负有一定的审核责任。如果平台未能履行相应的审查义务,甚至明知广告内容虚假仍予以发布,则可能需要与广告主共同承担法律责任。爱奇艺作为广告发布者,理应在事前对合作方进行全面的资质审核,并确保广告内容的真实性,一旦出现问题,应迅速响应,积极协助消费者维权。
另一方面,会员消费乱象的背后,反映出视频平台在商业模式设计上的某些不足。不少消费者反映,在爱奇艺购买会员后,仍然面临广告困扰,且存在退费难、扣费不透明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用户体验,也暴露了平台在用户服务方面的欠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平台应明确告知用户各项服务条款,尤其是自动续费等敏感项目,确保用户能够轻松理解和选择。
此外,平台还应避免利用诱导性语言促使用户做出非自愿的选择。例如,在用户尝试取消自动续费时,不应设置过多障碍,而应该简化流程,尊重用户的自主选择权。
面对不断涌现的消费投诉,爱奇艺以及其他视频平台应当正视问题,积极整改。这不仅仅是遵守法律的要求,更是维护品牌信誉、赢得用户信任的必要之举。视频平台应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减少不必要的商业套路,回归内容创新和服务优化的本质,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消费者协会的呼吁提醒我们,视频平台的发展离不开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只有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才能在长跑中走得更远。希望爱奇艺及其他视频平台能够以此为契机,切实改进服务,提升管理水平,共同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