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15:02:33|已浏览:40次
腾讯电商再“变天”,视频号能扛下所有? 今日数据精选:丰收节拼多多投入10亿补贴;上海研发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腾讯电商再“变天”,视频号能扛下所有?
视频号在腾讯电商的角色变化中,何去何从?
鲸商(ID:bizwhale)原创 作者 | 潇杰
视频号作为腾讯电商梦的载体,一直备受期待。
近日,微信发布内部公告,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团队进行调整,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团队将并入到微信开放平台(小程序、公众号等)团队,由微信开放平台负责人负责管理。
知情人士表示,此次调整,将有助于微信视频号直播电商业务更好地融入到微信生态内,让视频号直播电商获得更有利的发展。对此,微信方面暂未予以回应。
不过,此举显然是把视频号的战略位置提至更高,试图激发视频号更大的潜能。面对抖音、拼多多的狂飙突进;阿里、京东等传统电商的严防死守、稳中求进。在向来“佛系”、克制的微信掌门人张小龙,为何进一步要让视频号扛起电商大旗来赚钱养家了?
视频号电商真有机会吗?
视频号电商“出世”前,腾讯尝试过的拍拍网、小鹅拼拼、QQ小店等种种电商业态,都未走通。这些年微信电商体系主要是靠小程序实现,而这些小程序的供应商往往又都是第三方服务商而并非微信官方,且主要集中在头部商家。因此,微信这类具有平台、工具属性“私人空间”和电商这类具有多元货品、供应链特色“公域”之间,难找到平衡点。
直到视频号出现,腾讯内部开始对视频号委以重任。腾讯CEO马化腾在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在2023年初的年度员工大会上,反复提到了两个关键词:“常青”与“新芽”。其中新芽即视频号。
从财报来看,视频号近年来发展迅猛。数据显示,2023年视频号GMV相比于2022年实现近13倍增长,实际支付GMV为1300亿元-1500亿元之间,订单数量增长超过244%,商品供给数量增长约300%。这不仅让视频号登上C位,同时也提高了市场对它的期望。
去年底,有消息称,腾讯拟加大“直播带货”投入。为此,腾讯调整了微信支付及视频号两个团队的组织架构,以打通微信支付和视频号。
在调整前,视频号整个交易链路都在微信生态内完成。用户在视频号小店中购买商品的交易全链路和其他服务,都在微信自身体系中完成。比如近期视频号小店的订单内侧,部分用户能在微信下方的我,找到订单与卡包选项,该选项与收藏、朋友圈、等功能处于同一层级。
而此次并入的微信开放平台,是指微信给第三方合作伙伴提供的平台。在开放平台中,众多开发者可创建网站应用、小程序等,并使用微信的各种接口和能力。后续视频号整个购物流程及配套服务,可跳出微信体系,于第三方小程序中完成闭环。加上用户通过小程序购物的心智相对成熟。
所以,接下来的视频号直播电商生态建设,由广大第三方合作伙伴完成,能避免视频号电商和微信生态的杂糅矛盾。
本次调整以后,视频号直播电商层级上升,与小程序、公众号成为平级关系。这意味着,视频号的自主性提升,未来会更有想象空间。
事实上,2023年底,微信曾对视频号组织架构做过一轮调整。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手参与视频号直播带货的产品和规则等基建,比如参与各行业类目、达人、客户的拓展与运营,交易产品等方面。紧接着,微信方面再次加大对视频号直播电商的资源投入,并已为此调整了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团队的组织架构,主要是打通微信支付和视频号,两个团队协同做合力。
到了2024年,视频号在引入新达人、丰富商家货盘和营销“造节”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速。视频号近一年一直在完善基建规则,不会因团队调整而改变。此次调整更是希望进一步满足用户和商家需求,保障交易安全、提升交易效率及用户和商家的体验,后续将继续围绕夯实交易基建、完备交易环境等开展工作,探索新的交易模式。
腾讯电商如何在微信视频号圆梦
腾讯之所以发力视频号,是想在游戏、社交之外,再开辟一条路。
腾讯主要的收入来自三个部分,增值服务,广告收入和金科企服。今年一季度中,增值服务包括游戏(海外和国内)以及音乐订阅、视频号、直播、小游戏和视频订阅等,占总收入的49%。但游戏业务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新爆品难出,二是老爆款收入逐渐减少。
腾讯第二大主营业务网络广告收入265亿元,虽同比增长26%,但其中的直播业务下滑严重。这离不开严格监管导致秀场直播营收能力下滑。与此同时,腾讯财报中强调,要继续培养高质量的收入来源,这里主要指的就是微信视频号及搜一搜(广告)、小游戏(平台服务费)和视频号(商家技术服务费)等高毛利业务。
以上,是腾讯近期发力视频号的业绩压力。
此前,腾讯依托私域流量池微信,搭建过智慧零售体系。不过智慧零售的零售基因不足,其主要服务品牌商家,为品牌私域建设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对于广大中小商家难以兼顾。
并且,智慧零售实现交易的阵地集中在小程序,小程序无法代替场景化,无法满足用户更加细分、多元的产品诉求。视频号的诞生,似乎是为了完善腾讯的零售基建。
早在2021年,微信事业群总裁张小龙还在否认,“很多人说视频号是我们公司(腾讯)的战略重点”。进入2022年以后,腾讯对视频号的资源投入和商业化进程都在加速。
2023年,视频号相继发布品牌激励计划、直播带货的“冷启动扶持政策”“成长扶持政策”等激励方案。此外,腾讯还首次在财报里提出了泛内循环广告收入的概念,即微信小程序、视频号、公众号和企业微信为落地页的广告,能占到微信广告的一半以上。
今年以来,视频号实施“蝴蝶计划”鼓励新达人,后又邀请本地生活行业商家入驻相关视频号小店。
以上种种加码,结合视频号直播电商接入微信开放平台的动作。笔者认为,这相当于在微信生态中插入一个“淘宝”。微信开放平台类似于当年的淘宝商家事业部,微信小程序类似于旺铺,公众号与视频号这样的内容阵地类似于微淘,此前微信中的“品牌发现”类似于天猫货架的雏形,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传统)“货架”。
毕竟传统货架的分发效率、精准度、复购率相对可观,带有私域属性的微信生态内是否会搭建传统货架,还要画个问号。当然,生态内涉及到用户数据的产品和服务都要归属官方。
不过,视频号的优势在于触达率,因为大部分用户不可能卸载微信。而视频号的劣势或许在于目前的公域用户数据较少,这恰恰是商家们在意的。
此外,还有商家向鲸商吐槽,感觉视频号后台体验很差,客服不回信息,官方的人难找,莫名被判违规。也有一位卖中年男装的商家向鲸商表示,“目前视频号流量算便宜,而且发现最近视频号开始年轻化了,以前有一半是是45岁以上的中老年用户,现在这个比例降到了29%。”
他还讲道,“指望自然流量爆单很难,我们未来不想做算法的牛马,就要多积累私域客户,把平台高额推广费让利给消费者,更长远些。”
总之,视频号的探索需要平台、商家、消费者共同推进。内部困难重重的视频号直播电商团队,外部危机也不容忽视。抖音、快手、淘宝等平台,都在虎视眈眈、密切关注着视频号的一举一动。
抖快淘拼,暗中观察
与“前辈”抖音、快手相比,视频号的成绩略显单薄。
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抖音电商2023年的支付GMV将突破2万亿元。快手电商同样不可小觑,其2023年总GMV超过1.18万亿。
相比之下,视频号一年1000亿的成交额显然不够。当然,视频号曾表示,今年不急于追求GMV的大规模增长,第一大重任是重视用户的商品体验。但机会稍纵即逝,视频号生态内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其他电商的功课仍要补,客户群体的多样性也需要培养。
此外,视频号的定位、用户心智依旧模糊。像抖音主打娱乐内容、兴趣电商;快手主打老铁文化、信任经济;B站主打小众文化、二次元聚集地。用户对以上平台的属性了然于心,这些标签也吸引用户打开APP。
目前的视频号在内容生态上不如抖快,在货品丰富度上不比淘拼,且无明确定位、心智,市场才有“有了抖音快手,为什么还要刷视频号”的疑问。
倘若硬要说视频号的用户画像,那么多为银发群体事实就摆在台面上。腾讯总裁刘炽平在腾讯2023年三季度财报会上称,微信用户中还有很大一部分高收入群体不习惯线上购物。市场人士指出,现阶段,视频号真正的高粘性用户,仍然是中老年用户。
如何培养年轻群体刷视频号的习惯,是一大难题。并且,抖音有刘耕宏、小杨哥等头部网红;快手有辛巴家族、散打哥等头部达人,视频号暂时没有能出圈的引领者。
另一方面,对消费者来说,在消费降级大背景下,消费者不再盲目追求品牌和价格,更加注重品质和实用性。视频号的货源需要足够具有性价比。
对商家来说,大部分往往已在抖音、快手、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完成了布局,来到视频号是希望能吃到平台的早期红利。他们对于平台的政策、玩法,仍处于试探或观望中。
迎难而上的视频号正在小步快跑,能否借助微信的用户基础和熟人社交模式杀出一条血路,实现商业闭环,不再被商家们诟病“画大饼”,还需要让子弹飞一会。
发布于:浙江
今日数据精选:丰收节拼多多投入10亿补贴;上海研发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宏观经济及政策】
1、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发布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报告显示,75年来,从积贫积弱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1979年至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9%,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的增速水平。(新华社)
2、我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金额突破2000亿元
2024浦江创新论坛上,《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正式发布。
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金额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年度报告所统计的高校院所,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金额由2019年的1085.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54.4亿元。高校院所实施的转化项目数量也较快增长,以6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总合同项数由2019年的43.3万项增长到2023年的64.0万项。(中新网)
3、2024年8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
2024年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8%,环比下降0.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6%。1—8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2.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0%,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水平下降约0.74个百分点。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1.6%,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1.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0.9%。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其中食品、一般日用品和耐用消费品价格均持平,衣着价格下降0.1%。(新华网)
4、《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发布
9月9日,据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主论坛,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框架》提出了包容审慎、确保安全,风险导向、敏捷治理,技管结合、协同应对,开放合作、共治共享等人工智能安全治理的原则。针对模型算法安全、数据安全和系统安全等内生安全风险和网络域、现实域、认知域、伦理域等应用安全风险,《框架》提出相应技术应对和综合防治措施,以及人工智能安全开发应用指引,为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提供了基础性、框架性技术指南。(蓝鲸财经)
5、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发布,共15个品种
记者9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及国家药监局今年通过组织专家遴选、社会公示等,研究制定《第五批鼓励研发申报儿童药品清单》。第五批清单有15个品种,涉及25个规格、8种剂型,覆盖全身用抗感染药、呼吸系统用药、抗肿瘤药及免疫调节剂等治疗领域。(新华网)
【产业/公司数据】
1、丰收节拼多多投入10亿补贴扶持新质农货商家
9月7日,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起的“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天津正式启动。拼多多联合平台30万农货商家共同上线“多多丰收馆”,全面覆盖蔬菜水果、水产海鲜、肉禽蛋奶、粮油米面等50万款农货商品,消费者只需在拼多多站内搜索“多多丰收馆”“丰收节”,即可一键拼购各地时令农货,与全国超1000个农产带一起促消费,庆丰收。
丰收节期间,拼多多还将投入10亿补贴资金、20亿流量资源包扶持新质农货商家,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上行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农产区直连全国消费者餐桌,持续丰富广大消费者的“米袋子”“菜篮子”和“果盘子”。(中新网)
2、8月中国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02.7万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下称“乘联会”)9日发布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显示,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02.7万辆,同比增长43.2%,环比增长17.0%。
8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生产达105.1万辆,同比增长32.6%,环比增长12.7%;新能源乘用车出口9.9万辆,同比增长23.7%,环比增长7.6%。此外,当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53.9%,较去年同期37.3%的渗透率提升16.6个百分点。(中新网)
3、美团上线自研地图,推出导航服务
9月6日消息,美团自研的美团地图已经在美团App内上线,并且取代了此前应用于美团打车、美团单车等业务上的第三方地图。此外,美团地图还支持导航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美团地图使用导航,找到目的地。据报道,在美团地图中,还设有美食、交通、酒店、景点、休息玩乐等频道,用户可以通过这些频道,找到由美团商户提供的相关服务,也相当于为美团商户打造了第二窗口。(每经)
4、快手可灵AI启动中国首个AIGC导演共创计划
9月9日,快手宣布正式启动“可灵AI”电影共创计划,联合李少红、贾樟柯、叶锦添、薛晓路、俞白眉、董润年、张吃鱼、王子川、王卯卯等9位顶尖导演共同推出9部AIGC电影短片。据悉,9部短片将全部由可灵AI进行视频生成,电影导演完全依托视频生成大模型,群体深度参与电影级内容创作,这在中国尚属首次。(每经)
5、英特尔或将3纳米以下制程全面委托台积电
9月9日,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英特尔晶圆代工业务发展受阻,据悉已将3纳米以下制程全面委由台积电代工,并进行全球裁员15%计划。业界透露,英特尔裁员锁定以晶圆代工业务对象为主,但为维系台晶片厂生产业务,台湾分公司未受波及。
英特尔今年4月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文件显示,独立后的芯片制造部门“英特尔代工”(Intel Foundry)在2023年实现营收189亿美元,同比下降31%,经营亏损达70亿美元。最新一季财报显示,晶圆代工业务亏损扩大至28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65.5%。(华尔街见闻)
【城市动向】
1、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我国首款猴痘疫苗获批临床
9月9日,中国生物官方微信公号显示,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自主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签发的临床试验通知书,这是我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有望在我国对猴痘病毒导致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此次获批临床的猴痘减毒疫苗是基于复制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开发,该疫苗株的安全性、有效性已得到充分的临床数据论证。疫苗采用成熟的细胞工厂生产工艺,工艺稳定,质量可靠。经临床前研究证明安全性良好,可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产生针对猴痘病毒攻击的良好免疫保护。(中证网)
2、上海新增7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
经济观察网讯据网信上海微信公众号消息,截至9月9日,上海市新增7款已完成备案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累计已完成41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观察者网)
3、北京发布今年第三轮拟供项目清单
北京第三批7宗涉宅用地将于月底前供应。
9月6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网站发布了“2024年度第三轮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共涉及7宗地,土地面积约29公顷,建筑规模约56万平方米。
从地块区位来看,海淀2宗、通州2宗,丰台、顺义、昌平各1宗,清单内项目将于2024年9月30日前供应。(扬子晚报)
4、广州疾控发布登革热防范提醒
目前,全球多地出现登革热疫情,今年以来,已有国家死亡病例超5000。由于登革热病例不断增加,当地时间9月8日,菲律宾中部保和省进入灾难状态。在我国,广东、浙江等地已出现登革热病例。
9月6日,广州疾控发布提醒:
当前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节,5月以来广州市已陆续报告多例本地和输入登革热病例。广州疾控提醒您,截至9月5日,以下区域正在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存在传播风险,请注意防范!(每经)
5、深圳已建成超充站550座 超过了加油站数量
财联社9月9日电,据深圳商报消息,深圳已累计建成超充站550座,V2G(车网互动)站145座,充电设施达374000个。深圳还成为全国首个实现超充站、充电枪数量超过加油站、加油枪数量的“双超”城市,超充站数量是加油站数量的2倍,基本实现“一公里超充出行圈”。(财联社)
栏目主编:尤莼洁
来源:作者:崔艺林[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