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0 15:02:27|已浏览:31次
明珠高中项目建设推进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 计划2025年9月开学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第五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综述,
明珠高中项目建设推进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 计划2025年9月开学
新快报讯 8月31日,以“建优质工程,铸明珠辉煌”为主题的明珠高中(筹)项目建设推进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举行。该校将建设一所科创特色明显的国际化民办普通高中,计划2025年9月开学。
明珠高中项目建设推进会活动现场。
明珠高中(筹)地块由黄埔区政府公开招标,由广州市明珠教育集团承接,将建设一所科创特色明显的国际化民办普通高中。此次推进会的举办,标志着项目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当地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广州市明珠教育集团董事长黄雪明。
推进会上,明珠教育集团董事长黄雪明向各级领导和共建单位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学校建设的情况以及学校发展规划。“明珠教育集团23年来致力于提供优质教育学位,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已构建了从学前到高中的完整教育体系。”黄雪明说。新项目明珠高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学校的办学愿景是成为全省领先、湾区一流,秉持“确保进步,争取优秀,坚守品质”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业成绩。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天保。
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张天保在推进会上表示,教育兴则国家兴,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希望明珠高中建成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希望明珠高中加强教师干部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据介绍,明珠高级中学项目位于中新知识城的中心区域,临近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知识城校区)、广州市黄埔区科学城医疗城。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8075㎡,总建筑面积79992㎡,办学规模为2150人,计划2025年9月开学(最终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为准)。学校采用小班化教学,同时将引进中外合作项目。展望未来,明珠高级中学将以科创特色为核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采写:新快报记者 邓善雯 通讯员 张婵
发布于:广东
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第五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综述
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新闻网2023年12月5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尹传刚 通讯员 王顺然)12月1日,由深圳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承办的主题为“创新向善:跨界的知识对话”的第五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在深圳市人才研修院举行。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及来自腾讯集团、华大集团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企业家代表近百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加此次论坛。
深圳大学党委副书记吴报水代表深圳大学致欢迎词。他指出,饶宗颐文化论坛一直秉承高端化、国际化的办会宗旨,坚持融会国际视野,坚持跨学科的理论方法,坚持历史纵深与前沿研究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与经世济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致辞中表示,历届论坛的主题都紧扣时代问题和现实要求,注重历史深度与理论高度相结合,强调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视角创新与方法创新。
深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在致辞中表示,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是深圳市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第五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的召开充分体现出深圳大学阐释中国道路、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的探索创新,也充分体现出深圳担负的新时代文化使命。深圳市社科联主席、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定海致辞时表示,本次论坛将成为各界之间知识对话的“联系纽带”,成为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光明前景的“生动名片”。饶学联汇创会会长饶清芬专门为第五届饶宗颐文化论坛的成功举办发来祝贺。开幕式由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田启波主持。
第五届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论坛以“创新向善”为主题。“创新”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和知识膨胀也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诸多新挑战。如何做到守正创新,使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服务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于全人类共同福祉,是当下面临的一个时代性课题。
一、创新的价值目标
“创新的价值目标”议题关注“创新”应该遵循的目的、价值及伦理规范,探讨何为创新的价值导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以《文化驱动创新——国家创新战略的文化支撑》为题发表演讲,他认为“创新向善”这一议题既放眼创新和伦理,又聚焦科学和价值观。科学精神的实质是“求真”,人文精神的实质是“求善”,艺术精神的实质是“求美”,而“真、善、美”又是相互包容、不可割裂的。一方面,文化要为创新提供核心价值,要为创新提供心理定式和伦理范式,要为创新提供与时俱进的观念支撑。另一方面,文化能提供创新自觉和创新自信,能培育创新阶层,能提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现空间和环境支持。
中国科学院数学和物理学部院士何祚庥在主旨发言中谈到,学科交叉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重大科学成果的发展常常发生在两条不同思维路线交叉点上,学科交叉还是产业变革的迫切需要,许多“跨界”新兴技术正成为引领产业变革的新潮流。他认为,在用好学科交叉的“催化剂”之前,首先要为各科学之间,搭起一座可相互沟通的“桥”。
腾讯集团党委书记、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人才官奚丹以腾讯的发展为例指出,腾讯相信“科技是一种能力,向善是一种选择”,以“用户为本,科技向善”为使命愿景,指引公司的发展方向。“科技向善”的践行是将“向善”“为善”与“扬善”三大宗旨相结合。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哲学动态》杂志主编单继刚表示,从“因果”概念入手,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论意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意义相结合,开发出一种基于因果的正义理论。他强调,追求因果正义,同时要注意“以慈悲调剂正义”可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围绕这一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彭磊、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深圳大学印度研究中心主任郁龙余、山东省委党校教授孙炬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
二、创新的理性秩序
“创新的理性秩序”议题关注“创新”发展的科学性、普惠性等面向,探讨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
国际中国哲学学会荣誉会长,美国夏威夷大学终身教授成中英表示,人文与科学相互诠释才能相互并用,要形成内部与外部之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诠释。
华大集团党委书记、华大基因首席运营官杜玉涛表示,秉承“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使命,华大基因怀抱“健康美丽,做生命时代的引领者”的愿景,以“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引领基因组学的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孟建认为,文化创新意味着全新文化合理结构的再造,建构“文化上的合理架构”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有机结合、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
澳门圣若瑟大学副校长张曙光谈到,如何既能促进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同时也能化解其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已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要从文明、文化的传统入手,找到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底色。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张谡表示,“数字人文”重构了人文知识的脉络和内容,能够从新的技术角度去构建当代知识系统和认知方式。
围绕这一议题,深圳大学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吴俊忠、深圳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任珺、美国纽约州立宾汉顿大学教授陈祖言、日本福冈国际大学教授海村惟一、日本久留米大学讲师海村佳惟、深圳市委党校副教授杨华、深圳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谷雪儿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
三、人文与科学的知识合作
“人文与科学的知识合作”议题则关注对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发掘,希望能以互补的、多维的方法引领“创新”。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大学原副校长李焯芬认为,中国传统注重做人的学问。近代开始由“经学”转向“科学”,也带来中国科学与科技近年突飞猛进的发展。他强调,科学的求真与人文的求善求美需要一种平衡,要在互动中找到平衡点。
澳门大学中国历史文化中心主任朱寿桐认为守正是创新的根本,人文学科的守正与创新主要有三个基本表现。首先是文史结合,其次是古今兼容,然后是学艺兼善,守正保持底色,创新增加学科的风采和魅力。
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院长、文科资深教授刘洪一作了题为《构建一种新知识观:反思与路向》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创新的本质是知识创新,是知识界域的突破、知识秩序的重构。在知识海量聚集、秩序骤变的世界变局下,知识领域的专科化、创新组织的分割运行和功利价值的强力驱动,都给知识秩序的优化重构带来困难。他进而指出,汲取人类共同智慧尤其是中国古代知识思想,从天地人合的整体观和知识构制的界理底层逻辑出发,重新审视知识的世界属性、存有谱系和原则原理,克服人类学中心主义知识观的偏斜,以新的世界知识观、广义知识论思想,构建适应世界变局的知识范畴、认知逻辑,确立知识向善、造福人类的价值目标,不仅是知识发展的时代命题,也是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中心研究副教授张晓芳谈到,经济学自诞生之初便与自然科学密不可分,进化论的思想促进了经济学研究范式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物理学家用物理学中的统计工具来研究经济金融的现象并开拓出了“复杂经济学”。
围绕这一议题,法国阿尔多瓦大学教授李晓红、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讲师夏小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研究员刘子琪等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
刘洪一对此次论坛作了闭幕总结。他认为此次论坛体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论坛主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反映了时代性的大命题。二是论坛突出跨界的知识对话,既强调学术界、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的跨界视角,又强调哲学、物理、生物学、数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不同学科的知识对话,具有鲜明的学术前沿性和实践前瞻性。三是通过此次的知识对话,与会学者打破界限,在交叉的知识维度上寻找共同点,深化了对创新向善的认知,发掘出更多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db: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