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xjy信息网!

免费信息发布

位置:xjy信息网 > 新闻资讯 > 其他资讯 >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来源:微商网

2024-09-19 08:41:43|已浏览:37次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来源:学习时报

原标题: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

笔者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马克思的“新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两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融合与重新建构的过程。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具有现实紧迫性。但同时也必须指出,这种“化”的过程将是极为复杂而艰难的。如果不完成这一艰难的工作,就很难谈得上现实化或当代化。

当两种思维方式发生关联的时候,碰撞和辩驳是必然的。那么,当马克思“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发展的时候,他的思维方式能够发挥什么样的功能和作用呢?

第一,理解世界的“新唯物主义”态度。

马克思是源远流长的西方文化哺育成长起来的思想家,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理念和体系中无疑体现和贯穿着近代启蒙主义、科学理性特别是“新唯物主义”精神。研究者对马克思、恩格斯经过德国古典哲学浸润特别是观念论熏陶后毅然走向唯物主义持有多种评论,但笔者认为,如果放在德国哲学及其社会发展自身演变的进程中透视马克思思想的这种“变革”,其意味和价值更会得到彰显。暂时撇开马克思的哲学思考和创建来看德国哲学的发展进程,我们会发现,当黑格尔把理性主义推向极致的时候,声势浩大的非理性主义思潮在德国立马就崛起了,包括在黑格尔去世之后谢林去柏林讲授的“天启哲学”、青年黑格尔派推崇的“自我意识”,特别是在之后叔本华的“唯意志论”和尼采的“超人哲学”等。也就是说,没有马克思的“新哲学”,作为思维方式的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之间是缺乏过渡、缓冲和超越的。事实也确实是如此,马克思后来被迫流亡英伦,非理性主义主宰了德国的社会思潮和哲学发展,并引发深刻的社会运动,最终延伸至20世纪导致巨大的国家灾难。而马克思、恩格斯当年突出强调理解世界的唯物主义原则、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等,目的就在于校正唯意志论、观念论等思维方式的弊端。

第二,“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

马克思的“新理性主义”“新唯物主义”又不是一种仅仅认同现实和现状的哲学,而是彻底的“批判性思维”。马克思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最全面、最系统地展开经济学学说史研究并留下完整著述的思想家,《资本论》及其手稿的长时段写作既是卓绝的元理论建构过程,也是他思考、清理和超越古典经济学过程的记录,二者具有极强的内在关联。关于“古典经济学”的阶段划分,在20世纪有几种影响比较大的界定,但无论是主张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凯恩斯说”,还是涵盖1790―1879年间经济学发展的“熊彼特说”,乃至具体指陈“以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始,到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出版止”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行的理解,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把斯密作为“古典经济学”的开端。与20世纪的解释不同,马克思关注的视野更为宽广,将古典经济学的起点追溯到斯密之前100年,认为“在英国是从威廉配第开始”的。在西方经济学研究史上,这是独树一帜的见解。那么,马克思是基于什么做出这一判定的?换言之,配第是在什么意义上成为“现代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的?主要原因在于配第创立了“政治算术”的概念,首次尝试用算术方法探究社会经济问题,“不是把一连串比较级和最高级词汇同空论拼凑在一起,而是立志要用termus of number,weight or measure(数字、重量和尺度)来说话,只利用从感观的经验中得出的论据,只研究as have visible foundation in nature(在自然界中具有可见根据的原因)”。在马克思看来,这是“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分离出来的最初形式”,也就是说,是统计学而不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造就了“政治经济学”,而配第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同时,马克思的批判更体现在深刻的自我反思中,这突出表现在他对《资本论》结构的反复斟酌和修正。作为《资本论》的研究者,有一个问题是始终绕不开的,即马克思为什么最终没有整理出《资本论》第二、三卷?梳理1867―1883年间马克思的著述,我们发现,从《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到他去世,面对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各种新的复杂状况,马克思在原来的基础上,重新思考了资本的性质、运动、逻辑及其后果,在身体状况很不好的情况下,做了极其繁杂的工作,写作量大大超过了《资本论》的初稿。换句话说,“没有按照以往的设计完成第二、三卷的定稿工作”这一状况成为理解马克思晚年资本理论的关键因素。尽管他并没有明确表达、概括出这些思考,但其中无疑蕴涵着新的创建,也铺筑了走向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运动及其理论分析的通道。可以说,自我批判最终促成了自我超越。

在社会变革、理论风云和思想激荡中寻找创造和突破,也正是马克思给予当代中国最深刻的启示。

第三,顺应历史发展“铁的必然性”和“正在实现的趋势”,从世界总体格局中看待国家和民族的发展。

在19世纪欧洲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德国曾处于落后状态。也正因为如此,德国工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统治下所处的悲惨境况还没有像英国那样充分暴露和展示出来。也就是说,从表面上看,当时德国社会中阶级对立的状况“远不是那样坏”。面对这种情形,不在少数的德国观察家和经济学家总是囿于狭隘的视界,站在本国的角度暗自庆幸,或“伪善地耸耸肩膀”,或“乐观地自我安慰”。对此,马克思援引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在《讽刺诗集》中的一句话不客气地送给这些人:“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资本打破了国家和民族的界域,将世界推进到全球化时代。这既是必然的,也是充满矛盾的过程,一体化程度加剧的同时始终伴随着分离和等级。全球化这把“双刃剑”甩出来,既为世界带来发展,同时也埋下了“苦果”,而且这“苦果”在危机爆发之际会成长、成熟,使世界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更加凸显。这种情况催生、聚集了质疑乃至抵制全球化的声音,并形成反全球化的浪潮。个别国家更设置多种壁垒,推行国家优先战略,试图通过“逆全球化”来摆脱危机。然而,马克思的分析表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铁的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自觉顺应、积极融入,在此基础上构建开放、包容的国家间的关系,不仅有利于世界总体发展,也必然惠及国家和民族的进步。

马克思当年以落后的德国为例,特别批评了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的思路,并深刻地指出,从其先驱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到创始人威廉罗雪尔,再到发展者布鲁诺希尔德布兰德和卡尔古斯塔夫阿道夫克尼斯等人,他们的学说反映了德国在经济上面临着的复杂任务,体现了思想上的矛盾心态和双重主张。

以笔者阅读马克思著述的体会,深切感到,尽管它们写作于19世纪,即便不论其重大的思想史价值,就对照当代世界变化的情势和社会发展的状况而言,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启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的思维方式,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要的任务。


基于思维导图提升教师回应质量

本文转自:中国教育报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裘村实验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户外玩捕鱼游戏。资料图片

扫二维码看更多精彩内容

随着《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颁布,大家对保教质量的评估标准有了全新认识,良好的师幼互动,成了衡量保教质量的核心标准。为提升师幼互动质量,我们以“持续性半日活动的观察与评价”为研修主题,借助思维导图,对城乡接合部一所新开办的公办园小(1)班教师和幼儿开展为期一周的持续性观察和评价,找到师幼互动中的问题与短板,并提供相应支持,以提升教师回应与支持能力。

梳理互动结构,优化回应方式

小(1)班5月的课程主题为“甜蜜蜜”,通过“甜蜜派对、送甜蜜、跟我学刷牙”等子主题推进。为让幼儿认识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教师生成了立足于主题背景的生活类团讨活动“我的牙医爸爸”。我们将团讨活动各环节的教师回应及幼儿表现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再依据《评估指南》中的师幼互动维度进一步评析,发现师幼互动以简单、重复的言语回应居多,开放性回应较少;以教师发起居多,幼儿主动发起较少;师幼互动次数较多,同伴互动次数较少。于是,在评价后,我们作出了如下支持与优化。

厘清师幼互动回应样态。借助思维导图评估工具,我们将现场还原,将团讨活动3个环节中的教师回应与幼儿回应作了对照,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教师回应多的环节并不代表师幼互动效果好。从现场幼儿表现与积极状态看,反而是教师言语互动较少、师幼互动频次较低、同伴互动较少的环节——集体“刷牙歌”韵律活动效果更好。那是不是意味着此环节更有价值呢?

我们立足活动目标、环节架构、小班幼儿新经验的增长3个维度开展对话,发现虽然本环节幼儿表现最积极、最自然,但它对幼儿的经验学习没有进一步拓展与延伸。结合小班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的特点,从课程审议中“趣情境”的情感价值出发,我们认为,此环节需要继续优化。

分三步支持师幼互动。第一步: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小班幼儿已具备“观察画面,根据画面说出相应内容”的能力。在前期经验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有看牙医相关经验,但他们对看牙医很排斥,会紧张、恐惧。因此,我们创编了生动有趣的绘本《我的牙医爸爸》,团讨活动通过“趣素材”,提供框架支持,“趣环节”,汲取多重经验,“趣情境”,传递情感价值,帮助幼儿缓解看牙医的紧张情绪。我们认为,在“牙医为什么有趣”“如何保护牙齿”等方面可以给幼儿更多表达机会。

第二步:对幼儿的好奇作出回应。幼儿对牙医既畏惧又好奇,畏惧的是看牙医时的痛苦体验,好奇的是看牙工具、保护牙齿的方法等。因此,在“有趣的牙医”环节,教师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借助牙医与歌唱家、清洁工、粉刷匠3种角色的转换,并将看牙医过程比拟成唱歌(检查牙齿)、扫地(清洁牙齿)、粉刷(涂氟),幼儿对活动充满兴趣,但当下教师的回应略显单薄。如何对幼儿的好奇作出回应,值得思考。

第三步:有目的地追问和回应。现场观察发现,部分幼儿没有积极举手,教师也未给予提示,且不能及时肯定幼儿的各种回答与反应。比如,当教师问“牙齿是什么样的”,幼儿答“白茫茫”,教师未给予及时追问,而是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借助思维导图,教师梳理自己回应的优势与劣势,对活动“我的牙医爸爸”作了更深入的剖析,并在多个类似案例中反复提炼提问方式、回应策略,师幼互动能力明显提升。

梳理互动对象,拓展回应广度

师幼互动无论是自发的还是有计划的,无论是个别的还是整体的,其方式都很重要。小班幼儿和教师在玩“野营”游戏,通过持续观察,借助思维导图评估方式,我们将游戏中的教师回应与幼儿表现进行梳理与对应。从“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遇到了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等问题可以看出,教师的回应方法与策略有所提升,但如何从回应个体到回应整体,教师能力相对欠缺,其回应基本集中在3—4个幼儿身上。于是,在评价后,我们作出如下支持与优化。

开展游戏对话,从个体转向整体。教师在重视回应方法、策略的同时,更应立足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因此,我们将对话渗透到游戏各环节,自然地引入幼儿的思考。游戏导入环节,以集体对话为主,个别化为辅,教师要做个好的倾听者,请幼儿说说上次游戏的感受、本次游戏的意愿,同时加入开放式讨论:本次想新加什么材料?还想怎么玩?在游戏过程中,对话以个别化为主,小组其次,集体为辅,教师可运用开放式问题促进游戏发展。游戏后,对话以集体为主,个别化为辅,梳理和小结游戏主题,对游戏中的闪光点可着重评价,可以请幼儿说说游戏中发生了什么、怎么解决的,同时加入拓展性问题:下次遇到这种问题怎么办?你还会怎么玩?

回应从面向点转换,鼓励幼儿进行想象性游戏。从持续性自主游戏观察中看到,幼儿会利用已有知识经验重建经历,但游戏内容仍相对单一。游戏材料集中在帐篷、锅碗勺、娃娃等结构性较高的材料上,材料不足时,幼儿“以物代物”的假想能力较弱。这就需要教师在回应中更有方向性,鼓励并支持幼儿多进行想象性游戏。比如,可以通过游戏伙伴的方式,弹性把控幼儿游戏状态:“你想要什么跟我说,我是你的小助手……”

回应从刻意转向自如,有目的地选择问题。我们还发现,教师喜欢听到声音就回应,幼儿有问题就积极回应,没问题就想办法回应,回应显得刻意。因此,我们提出,教师要对幼儿的提问、表达进行筛选,有目的地选择问题进行回应。因此,我们设计了回应的流程思维导图,给予教师回应的思路与方向。例如,一名幼儿在用轮胎做煤气灶,教师可以回应:“怎么了?煤气太小了吗?”(发出互动信号)“可以换一口小锅,或者用木块搭成煤气灶,用轮胎当炉架吗?”(提供支持)……

梳理互动环节,提升回应灵活性

在有效的师幼互动中,往往得以窥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路径。就算一日生活中时间占比较少的洗手环节,教师若用心捕捉,运用有效的方法积极回应幼儿,同样可以生成精彩的课程。我们借助思维导图评估工具,将小(1)班青年教师(3年教龄)在短短几分钟洗手环节中的回应与幼儿表现进行对应,发现教师的回应相对随意,并以集体性、重复的语言指令为主,对幼儿间的有趣互动存在沉默、无视现象,随机回应意识较弱。那么,如何抓住契机,将这些日常互动中自然、随机的教育契机转变为能激发幼儿思考与探究的深度学习呢?

选择性回应并思考其价值。在洗手环节的诸多关键性事件中,教师是否需要面面俱到、喋喋不休地回应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教师需要选择有价值的个别化问题进行回应与互动。

认真倾听,理解幼儿。教师静下来倾听、观察、思考幼儿行为与对话过程时,必须敏锐抓住幼儿行为及对话背后的关键问题,并思考其中是否蕴含着较好的教育契机。虽然洗手环节时间较短,但教师必须有“生活即教育”的意识。观察过程中,我们发现小(1)班两名幼儿在边洗手边聊关于蛀牙的问题,教师采用了催促、制止的回应方式,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在类似情况中,教师首先要听幼儿的对话内容(蛀牙),然后捕捉幼儿认知的矛盾点(吃饼干是否会形成蛀牙),此后翔实记录幼儿的对话、表情等,接下来可以链接生活、经验、主题,生成相关课程。

思维导图既是一种思维工具,也是一种评估方式,它能快速有效地将师幼互动过程可视化,让各环节更具关联性、逻辑性。教师通过可视化思维导图评估工具,可以更好地把握活动价值、目标与幼儿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筛选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进而拓展幼儿游戏、学习、生活的新经验。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教师进修学校)

发布于:北京[db:内容]

  •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