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5:03:00|已浏览:69次
“刘耕宏女孩”从直播间冲向义乌 去义乌,不只是买买买,
“刘耕宏女孩”从直播间冲向义乌
记者 | 韦香惠
编辑 | 牙韩翔
1
刘畊宏自抖音直播健身走红后,跟着他跳操的“刘畊宏女孩”们开始从直播间冲向了义乌小商品市场。
最近这两周,义乌购指数和关键词搜索量显示,“健身器材”作为一级关键词排名有了陡增趋势。界面新闻搜索发现,义乌购平台上“健身器材”一词已一跃进入排行榜第五名。
“之前鲜有这类关键词冲上热门榜单,更别提挤进前十了。”义乌购相关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刘畊宏现象”开始前,在前五十的榜单中,基本见不到“健身器材”这个词语。“该产品不属于日用必需品或消耗品,同时,作为大件产品,一般需要有明确采购意愿的采购商才会搜索。”该负责人说道。
义乌跃海欣体育用品老板俞玲玲最近一直在忙着瑜伽垫出货。“刘耕宏红了就把瑜伽垫带火了,我们已经向下面批发商、经销商出了几百箱货。”俞玲玲向界面新闻介绍,批发价40多元的瑜伽垫是现在厂里最热销的产品,市场售价大约是70-80元。此外,出货较多的产品还有踏步机。
每年的3-5月本身是义乌运动用品的销售旺季,今年“刘耕宏现象”以外,义乌运动用品还因为杭州亚运会的临近,旺季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义乌国际商贸城,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等体育用品,借力亚运掀起了销售热潮,不少产品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俞玲玲店里的瑜伽垫每天大量现货热销(受访者供图)
不过,目前义乌购上健身器材相关商家只有69家。相关负责人介绍,不同于过去运动产品多出口国外,现在这段时间以内销订单为主,家用小型运动产品如无绳跳绳、哑铃 、瑜伽垫 、俯卧撑支架等搜索采购量有明显上涨。
义乌商品市场上运动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走俏从北京冬奥会开始就已有趋势。义乌市场商户何彬此前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时就曾表示,“以往,我们主要以欧洲、北美、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小批量订单为主。今年,中国国内的订单多了起来。”未来他将围绕冰雪运动开发更多新产品,满足来自世界各地采购商的不同需求。
这几年健身本身是全民关注的热点之一,健身人群的扩大带火相关周边产品也是意料之中的消费现象。据灼识咨询,截止2021年,中国健身人群约3.03亿人,预计2026年将达到4.16亿人,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为6.5%。与此同时,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健身行业市场规模达3362亿元,同比增长8.03%,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3890亿元。
截至目前,刘畊宏还没有开始在直播中正式为某个品牌进行带货。但可以参考的是,在抖音拥有659万粉丝的“猫宁逆袭记”早已开始带货,产品多为运动健身鞋服、器械和食品饮料等;帕梅拉等网红健身达人也会和品牌合作联名,推出限量款产品。
义乌的运动用品厂家、品牌商们希望刘畊宏可以火得更久一点。“目前,我们与平台商户已经准备好,健身男女们、采购商们可以赶紧来下单采购健身器材。”义乌购相关负责人说。
发布于:上海
去义乌,不只是买买买
从前来义乌,不逛小商品市场算是白来。如今有人会告诉你,尝一口万国美食,才是不虚此行。
360个中东菜品,土耳其烤肉、印度咖喱、埃及果汁、尼泊尔奶茶等应有尽有,甚至连烧烤都能细分出阿富汗式、叙利亚式、伊朗式……堪称“舌尖上的一千零一夜”。
义乌,这个坐落在“一带一路”上的重要枢纽城市,因“世界小商品之都”而被大家熟知,如今人们给它起了新名字——“世界美食之都”。
贸易、美食、文化,在此交融共生。
01
义乌“好吃”
当12年前“铌萨迩”餐厅在义乌稠城街道开业时,许曼兰没有想过,自己和丈夫开的印度餐厅如今会涌入那么多中国游客。
“五一期间,餐厅天天爆满,还排起了号,80%的都是从浙江、北京、江苏等赶来尝鲜的中国游客,最多的一天熬了1200斤咖喱,还不够用。”许曼兰告诉我们,涌进店里的人数也惊呆了外国人,平时来就餐的印度人差点吃不上饭。
不用出国,就能品尝到正宗的国际美食。“阿拉伯餐厅有埃及、土耳其、黎巴嫩、约旦等国家的厨师”“整条街的中东餐厅、印度餐厅、韩国料理”“埃及果汁、尼泊尔奶、土耳其甜品、阿拉伯咖啡”……
义乌成了国际美食的汇集地。在社交媒体上,关于义乌美食的笔记超过13万篇,各路“吃货”们发出了仿佛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叹:义乌这么“好吃”,怎么不早说!
义乌的国际美食?受访者供图
其实,义乌美食早就火了,只不过是火在外国人的圈子里。
“这与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密不可分。”义乌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全球各地的人都喜欢来义乌进货卖全球,每年来义乌的外商人数有近60万人次。早年来到这里的外国人,在义乌国际商贸城附近开起了自家地道的餐厅。
“铌萨迩”就是较早开在义乌的国际餐厅。许曼兰的丈夫是尼泊尔人,因此在“铌萨迩”能同时吃到印度、尼泊尔两种地道正宗的菜系。
随着来义乌做生意的印度人、尼泊尔人不断增加,原本的餐厅变得局促。2019年许曼兰与丈夫盘下了沿街的店面进行翻新,整个餐厅扩大了一倍,从以前的7张桌子,变成15张。
“铌萨迩”餐厅?受访者供图
如今,印度已成为义乌出口第二大目的国,最高峰时,常驻义乌的印度客商有2000余人,在当地开设了近500家贸易公司。
作为中印两国的邻国,尼泊尔与义乌的生意往来同样密切,每年前来义乌的尼泊尔客商超过6000人次。2023年,义乌和尼泊尔进出口贸易额达4.15亿元。
与义乌市场一街之隔,主打阿拉伯菜的“贝迪”餐厅也扩了容,建起了三层楼,如今可同时容纳400人就餐。土耳其“苏坦”餐厅还在义乌开起了分店。
渐渐地,这些开在义乌的外国餐厅,仿佛成了义乌外贸的晴雨表。
哪些菜系的餐厅多,哪些地方在义乌的人就多。如今在义乌由外国人营业的外国餐厅有40多家,来自16个不同国家和地区,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就占了9成。
02
美味桥梁
时间已近12时,“铌萨迩”餐厅陆续来的几位都是中国人。
“现在是中国人的午饭点,而外国人则喜欢在下午1、2点吃。”许曼兰说,为了让中国人按点吃上印度餐,如今她与丈夫会比平时提早1个小时起来安排餐食。
说话间,许曼兰向我们递来特定为中国游客制作的菜单,有中英双语的菜名,还有食物的实拍图。
既要融合中国人的口味,又不丢失印度地道的风味,许曼兰为部分印度菜做了新的搭配。比如我们眼前的这份玛莎拉脆水球,除了传统的玛莎拉酱汁,还增加了薄荷、辣椒等四种口味的蘸料,可搭配调制适宜的口味。
玛莎拉脆水球。记者 谢甜泉 摄
这些想法并非一蹴而就。最开始,许曼兰发现,当地的义乌人热情好客,在与外国客商谈生意的时候,一定会邀请他们吃饭,为了照顾饮食习惯,就来地道的外国菜餐厅。
大概是因为吃不惯也不了解国外的食物,当地人常常只喝水,极少动筷子。许曼兰就想着,能否做一些改变,制作一些符合中国人口味的印度菜。于是,便有了如今的融合。
许曼兰与丈夫的餐厅是外国人在义乌创业的一个缩影。从前大家到义乌做小商品赚钱,现在在义乌大街上做餐饮,生意照样红火。在义乌处处都是创业的机会。
许曼兰在为外国客商点外卖。记者 谢甜泉 摄
从开一家自己人吃的餐厅,到义乌人一起吃的餐厅。经营中东餐厅“贝迪”的穆罕奈德已经把开餐厅当作自己的事业。
当我们在餐厅见到穆罕奈德时,他正拉着门店经理翻看大众点评上关于餐厅的评价。在穆罕奈德看来,来义乌的外国客商终归有限,他更希望有更多中国面孔走进自己的餐厅。
“目前餐厅的相关评价已超3000条,我会根据大家的反馈,了解中国食客的真实看法并调整餐厅服务。”穆罕奈德说,如今他已经在美团平台上线了单人餐、2-3人餐等多个类型的组合套餐。
“贝迪”在大众点评上的评价已超过3000条。
“国际乌”的美食氛围正吸引着更多外国人来义乌创业做餐饮。
来自叙利亚的Omar,带着家乡的甜品来到义乌,他还将甜品店取名为“祖父家”。“我看到中国餐厅叫‘外婆家’,名字好记,而且人印象最深刻的总是家里的味道。”捶打后会拉丝的冰淇淋、风靡叙利亚的沙威玛、包裹着新鲜水果的巧克力卷饼等甜品小吃,成为店里的热销产品。
如今,Omar不仅在义乌开起了甜品工厂,根据中国人的需求开发出了具有叙利亚风味的月饼等一系列新式美食产品,还将中东最流行的甜点巴克拉瓦(Baklava)调制出中国人喜欢的口味,卖进了上海的西餐厅。
包裹着新鲜水果的巧克力卷饼。记者 付玲莉 摄
国际美食逐步融入了义乌,被当地人接受、喜欢,甚至成为了国外客商与义乌商人生意往来的美食桥梁。
就连外国人在小商品市场进货时,也会拿着店家老板的手机,点上一份“国际”外卖。地域和美食的双向奔赴,成就了义乌美食的火热。
义乌“无中生有”的创业故事,也在美食上得到了延续。
03
家的味道
原汁原味的万国美食,不仅吸引了游客,也成为外国人来义乌做生意的理由。
“在异国他乡,熟悉的美食有家的味道,让人有安全感。”洛基说,他此前在广东经商,这几年因这里地道的印度餐厅而来到义乌。
在这里,外国客商们不仅能一解舌尖上的乡愁,也能彼此互通,交流市场信息。
有了人,继而有了美食,越来越多人又因美食聚拢。在义乌商品贸易中长出的万国美食圈,正演变成人文生态圈。
有业内专家表示,这样的生态圈在于义乌展现出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反映了外籍人口与义乌本地社会的良性互动和逐渐融合。
国际餐厅的照片墙。记者 付玲莉 摄
比如,义乌外籍人口聚集程度最高社区之一的词林社区,有着成熟的移民事务服务站,能无差别为外籍人口提供临时住宿登记办理、签证网上预约、涉外企业登记备案、“一站式”出入境等服务。
在义乌,还有一个独特的群体——“国际老娘舅”,他们由在义乌经商的外商组成,参与当地的涉外纠纷的化解,通过“以外调外”的方式解决民间的涉外商事纠纷、日常生活摩擦等问题,积极引导外商人群融入社区,参与到社区工作中来。
便利的服务环境,意味着外国人能更舒适地在义乌经商与生活。如果碰上难题,他们也能找到地方寻求帮助。
曾经在宾王市场附近摆摊榨橙汁的埃及小伙来凤,就在当地的帮助下,找到适宜的店铺,顺利留住义乌开起了果汁店。
对外商,义乌以敞开“欢迎你”的包容胸怀,不断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与涉外服务。
去年,义乌首创推出“外籍商友卡”,赋予外国人同享市民待遇。今年,义乌又上线了浙江首个外商移民事务线上服务平台——“义境”App,涉外服务实现向“指尖办”跨越。
开放的度量、务实的举措,使包括许曼兰、穆罕奈德、Omar等在内的外国客商坚信,在义乌创业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词林社区移民事务服务站。记者 龚书弘 摄
如今,义乌每天活跃着超2.5万、常驻超1.6万的外国人。在义乌方面看来,这些融入义乌的外国人,早已不是所谓的“外人”,而是“新义乌人”。
迎上这股“美食”热潮,义乌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进一步管理、宣传好当地的美食,让万国美食成为义乌又一张金名片。
为此,义乌发布了全省首个《国际餐饮管理服务规范》地方标准,对场所、人员、设施设备、物料、制度等管理方面进行标准规范,以进一步提升消费者满意度和体验感。
为了进一步帮助国际餐厅经营者树立餐饮规范的责任感,在义乌稠城市场监管所的组织下,当地还成立了一支由国际友人组成的食品安全监督员自愿者服务队,参与到日常的餐饮监督中来。
外国友人参与到国际餐饮食品安全监督员队伍。记者 龚书弘 摄
当前,义乌市国际餐饮服务中心即将在稠城街道全新启用,未来将为国际餐厅经营者一站式解决经营执照、纠纷等难题,帮助国际餐厅更好地扎根义乌。
越山河之远,聚四海之人,这是贸易与财富的吸引,也是营商环境与文化文明的魅力。这一次,义乌再次站在了国际美食的新赛道上,以更加全面、主动、自信地融入全球,酝酿着新一次“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