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3 11:53:01|已浏览:26次
智充科技亮相CPSE上海充换电展 为运营商提供全链路智慧充电解决方案 把握这3大关键点和4大应用要点,让用户画像落地不再难,
智充科技亮相CPSE上海充换电展 为运营商提供全链路智慧充电解决方案
6月7日-9日,第二届上海国际充电桩及换电站展览会CPSE(以下简称“充换电展”)正式举办,智充科技携C6智能直流充电桩、C9Pro分体式超级充电桩、C9Mini 分体式超级充电桩三款充电产品及智充SaaS云平台重磅亮相,并于展位现场进行 “精细化充电运营思路”宣讲,为广大充电服务运营商提供新能源充电领域产品+运营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在6月7日同步举办的2023第九届中国国际电动汽车充换电产业大会(以下简称“金砖充换电论坛”)上,智充科技荣获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 南德”)颁发的cTüVus南德北美认证证书。
智充科技创始人丁锐出席本次大会的专场论坛,就城乡充电基础设施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进行主题演讲。丁锐表示,充电服务下乡大有可为,但也面临诸多挑战。智充科技凭借智能化的充电硬件、精细化的SaaS软件、智慧化云平台迎难而上,并为广大中小运营商提供因地制宜的运营宝典,助力运营商走好建站、运营的每一步。
携C6、C9Pro、C9Mini三款充电桩及自研云平台重磅亮相
充换电展现场,智充科技展示C6智能直流充电桩、C9Pro分体式超级充电桩、C9Mini 分体式超级充电桩三款领先充电产品及智充SaaS云平台,吸引了众多运营商的关注。
C6智能直流充电桩是智充科技的明星产品,采用简约的一体化设计,曾获德国红点设计大奖。支持双枪功率智能分配,可提升多车充电效率,适合满足车辆密集的商业、公共充电场所密集的充电需求。
C9Pro分体式超级充电桩采用双枪分机的分体式设计,拥有高达480kW的超大输出功率,大幅缩短充电时间。此外,C9Pro还可根据充电车辆的实际需求,在各分体间实现功率的智能分配,提高不同车型充电效率,更适合投放于注重体验和效率的商业地产、新能源汽车体验店及高速服务区。
C9Mini 分体式超级充电桩则采用更小巧紧凑的分体式设计,最多支持一拖六,分机占地面积小到不足0.1m2,约为一张A4纸的大小,便于狭窄空间的灵活部署。其输出总功率达360kW,同样支持功率智能分配,更适合投放于车位空间狭小、车辆排队频繁的居民区等高密度充电场所。
智充SaaS云平台是智充科技自研的数字化全功能充电运营管理平台,提供高效的用户运营系统,支持开放平台互联互通,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并远程响应,做好充电安全防护。此外,该平台还能智慧管理能源,提升充电经济性,降低能耗,并能针对不同运营商的业务布局进行智能适配。据悉,采用智充SaaS云平台V3.0的运营商,场站利用率及运营效率整体可提升40%以上。
荣获TüV南德北美认证
在同期举行的金砖充换电论坛上,智充科技荣获全球知名检验机构TüV南德北美认证证书,是国内极少数获得该认证的充电桩品牌之一,标志着智充科技在北美的充电设备技术走在行业前端,满足北美标准要求规范。
此次认证,由TüV南德按照北美的技术规范标准要求,针对智充科技的C6AM智能直流充电桩按UL2202标准进行多项测试,最终,智充科技凭借扎实的产品顺利通过TüV南德系列检测,收获产品cTüVus南德北美认证证书。
智充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侯亦飞表示:“本次取得的认证标志着智充科技在美国市场所取得的认可,也带来了更多拓展业务的机会。未来,我们会继续将高质量、高安全、高智能的产品带往全球各地,让充电服务无处不在。希望智充科技与TüV南德能保持紧密的合作,互励互勉,共同发展。”
把握城乡充电痛点,开拓运营新格局
在金砖充换电论坛上,丁锐出席由中国能源研究会智慧交通与绿色能源专委会主办的“城市社区充电和农村充电基础设施新机遇新挑战“专场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
充电基础设施下乡,带来新的需求,面临诸多痛点问题。在广袤的城乡大地,充电基础设施的分布较为分散,这些设施的闲置或短时间的大量使用,导致充电站设备掉线几率高,带来充电安全隐患。此外,城乡用户充电也更追求性价比。
丁锐指出,城市充电用户主要来源于商用车,包括城镇旅游巴士、网约车、物流车等,其次是应急类和体验类充电,他们需要小而美的会员机制。面对设施的分散分布,应采用极大+极小充电站型充电站部署模式,建立全智能化运营管理链条,免费维护设备。
智充科技拥有智能化的充电软硬件产品、智慧化云平台,以及丰富的运营经验,希望能为广大城乡运营商赋能,成为能源转型大背景下的“钉钉”,打造数字化的充电服务网络,助力运营商走好建站、运营的每一步。
丁锐强调,智充科技有“3个坚持”:坚持看好中小企业在充电服务行业的重要作用,持续提升运营者的ROI(投资回报率);坚持打造最强软硬云工具,实现COA(全自动化充电运营)功能;坚持场地资源共享、系统个性开发和金融伙伴帮扶等开放合作态度。
智充科技希望把运营方法论分享给更多合作伙伴,在充换电展上,智充科技在展位现场每天进行2场 “精细化充电运营思路”宣讲活动,资深运营专家结合多年实践分享运营思路,与参展运营商一对一沟通交流运营难题,因地制宜为他们出谋划策。
(来源:看头条网)
把握这3大关键点和4大应用要点,让用户画像落地不再难
上一篇文章《4个步骤,带你基于业务场景与目标,梳理用户标签体系》为大家分享了梳理用户标签体系的落地方法,但企业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还是会遇到许多问题。这篇文章将为大家分享用户画像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而分享构建用户画像的关键点和用好用户画像的要点。
用户画像的概念最早由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提出,他将用户画像(Personas)定义为:“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Personas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Marketing data,Usability data)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
通过用户调研去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一些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就形成了一个人物原型 (Personas)。
1
实际应用的用户画像
我们访谈了超过50个客户,发现大家在构建用户画像的过程中有一些共性的问题。
像业务部门基本都在抱怨:
● 营销部门想用标签却需要等研发排期,标签制作下来,却已经错过最佳营销窗口期;
● 没有标签管理系统,难以持续了解用户的演变路径;
● 标签又多又乱,定义混乱,不同标签的权限划分也无法区分,管理效率极低。
而技术和数据部门却在诉苦:
● 开发出来的标签,业务并不买账;
● 不知道他们说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不能实现或者实现不完整;
● 我们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写脚本,跑数据,人力被运营消耗;
● 做出了那么多标签也不知道质量如何,这些标签是否真的影响了活动效果。
用户画像和用户标签的需求发起者基本是业务侧的同学,但生产和管理的却是数据侧或者技术侧的同学。整个过程都是单向需求、单向响应,并没有生成联动机制。
2
Second Point
构建用户画像的3个关键点
用户画像最初的应用场景是希望团队在产品设计中,能够摈弃个人喜好,将注意力聚焦到目标用户真正的动机和行为上来设计产品。
关键点1:用户画像的所有数据要建立在真实的、准确的、全量的、实时的数据之上
影响用户画像的最终呈现的数据有很多,当下的环境我们更倾向于选择线上的实时的数据来做洞察,相较于线下倒入的数据,线上数据更直观,也更真实;其次,线上的数据能够覆盖更多、更全面的端口,来充分记录一个用户的多种行为。
关键点2:用户画像中标签林立,并不是维度越多、越广泛就一定是最好的
数据量不断扩充,用户画像也会越来越细,越来越多,供我们参考的信息也越多,但是数据的存在是为了形成洞察,洞察的结果是为了指导业务。因此我们建议多个用户画像存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制定核心画像和进行优先级排序,跟核心业务路径转化最相关的,作为我们最重视的画像来指导业务。
关键点3:用户画像是需要不断迭代和修正的,标签动态变化并非一蹴而就
用户画像终其根源是人的画像,人的属性,人是复杂的,是动态变化的,因而在当下的环境中,如果还有人对你鼓吹一堆死标签的价值何其有意义的时候,这个人不是蠢就是坏。在真实的业务环境中,一个用户的等级可以逐渐攀升,行为确是多种变化,所以我们做画像的规则也需要动态适应这种变化。
3
Third Point
如何才能用好用户画像?
划分生命周期阶段和关键转化动作
理想中的用户标签和画像应该是可以辅助精细化管理用户的生命周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状态特征,监控用户不同阶段的变化情况,更好的挖掘用户的需求和精准的对用户做触发动作。
但实际操作情况却是很多企业并没有完整的用户生命周期管理表,且对自己业务阶段的关键性转化动作没有明确规范。如果在没有厘清这个之前,所有的用户标签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找到与业务紧密相关的高价值用户群体
做用户画像最核心的一个诉求就是为了找到高价值用户群,并持续迭代。
不同行业的高价值用户定义不同,处于不同阶段的用户的价值也不可以横向对比。例如,对于电商类的客户高价值用户一定是购买,像高频购买,高价购买等;而对于娱乐类和社交类,其实更关注用户的活跃度和裂变属性。
高价值用户的计算需要结合用户的属性、用户的行为和用户真正的业务数据(订单、付费、充值等)来统一配置。只有业务数据会不知如何推动,只有行为数据也不能赋能转化。
在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讯息
做用户画像还有一个典型应用就是实现所谓的千人千面(个性化推荐)和个性化推送。
个性化推荐大多数应用于商品展示和feed流娱乐产品,对于数据量有一定的基础要求,对于算法团队要求也比较高。
而个性化推送,是大部分运营场景都可以独立实现的。但是当我们在实操的过程中,确实要考虑精准度和“舒适模式”。易大妹曾经在一个小时之内收到了同一个APP的6条短信,都是基于某一件产品的推送。这会引起用户的极大反感,甚至引发退订。
所以,个性化推送需要制定让用户舒适的“抗骚扰模式”,也就是你得知道用户的容忍度上限。因此,用户画像最好配合一整套完整的运营Workflow共同使用。
了解用户行为偏好和营销偏好
产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会影响用户的行为和路径。
用户常用的功能、常用的入口、商品的价格区间、关注的商品(资讯)属性都会影响用户的最终动作。而不同的用户对于不同的营销主题偏好也不一样,有的关注优惠券、有的关注爆款商品。
了解不同用户的营销偏好能够更有针对性地给用户提供参考讯息。利用用户标签制定营销策略,匹配不同的推送时间、推送通道和推送文案。
发布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