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卓越职场公布2023年香港最佳职场榜单,15家企业上榜 职场

2024-09-06 11:49:40  人气:40

卓越职场公布2023年香港最佳职场榜单,15家企业上榜 职场经验帖带给我们什么 

卓越职场公布2023年香港最佳职场榜单,15家企业上榜

(财见2023年7月4日讯)卓越职场(Great Place To Work)宣布对2023年香港最佳职场进行表彰。历经三年的现场活动中断后,卓越职场庆祝第8届香港最佳职场颁奖典礼,对在工作文化和环境方面表现出色的15家公司进行嘉奖。

今年,卓越职场对香港超过50家公司进行了调查。这项调查以保密方式评估员工对企业在领导力、职场文化及核心要素信任度等多方面的看法。获奖的公司符合严格的标准,并在文化审计(Culture Audit)评估中获得了非常高的分数。2023年实现了高达92.9%的平均分。

2023年香港最佳职场包括:

Adobe Systems Hong Kong Limited

美国运通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American Express International, Inc.)

Bristol-Myers Squibb Pharma (HK) Limited

思科系统(香港)有限公司 (Cisco Systems (Hong Kong) Limited)

ConnectedGroup Limited

DHL Express(香港)有限公司

DHL Global Forwarding(香港)有限公司

Logicalis Hong Kong Limited

NVIDIA

Pfizer Corporation Hong Kong Limited

Red Hat Limited

Robert Half International

Tata Communications (Hong Kong) Limted

Teva Pharmaceutical Hong Kong Limited

TMF Hong Kong Limited

卓越职场大中华区业务分析师Anna Yau表示,今年得分最高的陈述与商业实践的诚实性、对公司所有员工的公平对待、工作场所的安全性、尊重员工休假需求以及有助于良好工作环境的设施有关。

除了薪酬和共享利润外,机会领域还突出了以下主题:管理层是否让员工参与对影响他们的工作或工作环境的决策;工作场所的乐趣;工作场所的特殊和独特福利;管理岗位的人员分配和协调;以及晋升是否属于最应该获得晋升的人。


职场经验帖带给我们什么

本版图片均由视觉中国提供

职场经验帖纷繁丰富,从“办公室小技巧”到“职场话术”,从“个人微信包装”到“职场困境求生法则”……这届年轻人面对职场问题时,为什么爱看职场经验帖?

——————————

最近,社交网络上开始流行教你使用“看起来不太聪明”的微信头像,引起网友讨论。把头像换成表情呆呆傻傻的卡通角色、精神状态看来又累又丧的面孔,或许能让上司正想找你干活那一刻,被“一看就不能委以重任”的头像劝退,于是你“躲过一劫”……

李维曾在求职阶段屡屡受困于“无领导小组讨论”群面环节。为了扭转局面,他开始去社交网站搜索群面技巧,努力吸收经验和“知识点”,后来顺利通过几次同类面试。在他看来,这些求职经验帖就像助力年轻人通关的“技巧真题集”。

95后姑娘丘静会刷某社交App上那些教你在职场“练心眼子”的帖子,比如教你如何应付同事阴阳怪气的言行等,不过她觉得这些帖子是“生活爆米花”,解决问题还是要在现实中和真人沟通。

职场经验帖纷繁丰富,从求职训练到行业介绍,从“办公室小技巧”到“职场话术”,从“个人微信包装”到“职场困境求生法则”……年轻人为什么爱看职场经验帖?

年轻人陷入“经验焦虑”

半年前,广告专业大四学生李维第一次参加“无领导小组讨论”群面,结果不理想。李维开始搜索群面技巧,这才发现,一场小小的面试居然有这么多“说头”。

例如,最保险的角色是“计时工”,出错风险小,适时提醒时间,就能体现控场能力;最容易出彩的是“领导者”,最先提出解决方案的人最易获此角色,一般情况下能担任“领导者”的人逻辑缜密,表达能力强,且“传说中”面试通过率很高……

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角色和分工后,李维和室友一起跟着经验帖练习。“虽然信息良莠不齐,但通过帖子下的留言,基本上可以判断方法的有效性”。

参加工作后,他常看的帖子从 “面试方法”转为“职场技巧”,前几日他刚刚收藏了“如何跟领导提涨薪”。

丘静在大连某体制内单位工作。刚毕业时,自己处于信息弱势的一方,不论看什么都是学习。和李维一样,面试分享帖让丘静受益匪浅,能让她更清楚面试官想要在这一过程中了解什么,从而直观地展现这种能力。

在资深HR李丽看来,“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帖子里的技巧和经验不能对职场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但能帮助你更准确地表达,将个人优势发挥到最大化”。

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非常需要职场经验帖?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副教授陈武表示,现在生活节奏加快,信息丰富甚至过载,导致人们产生一种“经验焦虑”。“虽然信息很多,但其实还是缺乏有用有效的信息”。

陈武认为,面对职场,年轻人心态上会认为“试错成本”变高了。“过去很多人觉得在公司干得不好或者踩坑,不会特别在意,而现在往往会觉得犯错的代价较大,因此希望寻求更多经验和信息,避免出问题”。而网络上的职场经验分享,背后是受年轻人的普遍心理需求驱动的,例如相较于以往职场的“依从性”,现在职场年轻人更追求独立性、自主性、真实性,不希望被一味“画大饼”“打鸡血”。

避免“技巧化”面对职场环境

如今在社交平台上颇受欢迎的职场经验帖,既有分享面试、行业概况的“纯信息帖”,还有带有个人主观情绪色彩的“技巧帖”“避雷帖”“心眼子练习”。

何为“心眼子练习”?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左右为难的场景,面对棘手的问题,正确回答才能化险为夷。

例如,你因为业绩好获得奖金,有个同事阴阳怪气地说:“既然获奖了,怎么不得请大家吃顿饭啊!”你该怎么回答?

丘静觉得这类帖子很有趣,比如有人回答:“我拿奖已经抢了你的风头,请客我就不抢你的风头了。”“所以你每次都是为了避免请客才故意摸鱼不拿奖的吗?”丘静感叹,这让人感觉格局一下子打开了。

王小景总是会刷到一些“教你上班”的帖子,有些帖子以视频形式很生动地“演”出来。比如,一个员工离职了,老板要找其他员工“接盘”遗留的烂摊子。一个博主就展示了两种结果:“老实人”直接拒绝,并不聪明;“精明人”看似配合,但暗藏心机。但她自己的判断是,“精明人”的小聪明未必能轻易骗过上司。

王小景认为,对于这样的帖子最好“学习思考角度,但不绝对相信方法”。她一个同事就非常依赖某些职场帖给的“标准答案”,比如用言语去“戳同事”“内涵上司”等。结果把自己变成了办公室里最不受待见的“边缘人”。

北森生涯研究院首任院长、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林欣提到,每个企业的文化、上司的风格都不同,因此不能把一些体验简单总结为“职场技巧”。“也许有通用的部分,但职场很多东西是非常个性化的,不能一概而论”。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以多去了解具有知识性的职场信息,不过要避免依赖“通俗技巧”。“如果刚工作,就只想着怎么样‘技巧化’地面对职场环境,这对他真实融入职场、与人真诚交往,包括对职业的投入度都是会形成障碍、带来危害的”。

真实沟通比琢磨攻略更重要

“很多帖子都在建议摆烂,我做不到。”“如果是纯工作性的问题,一般会在职场内协调解决;如果工作之外人际关系等问题,我会和朋友探讨一下。”前银行职员罗卜虽然喜欢看职场经验帖,但仅限于寻找思路。罗卜还观察到,不少分享经验的博主,工作时间都不久;资深职场人反而不去“揭秘行业”。

刘梦在某互联网公司从事运营工作,她发现有的实习生喜欢模仿博主输出“心眼”。每次布置任务,实习生想拒绝时不直说,而是说:“我这两天还有一个PPT要做,这个素材我先放在这里,整理下工作安排后再和您沟通。另外,有个方案策划任务有点重,我是否可以和另一个同事一起做啊?”“这话表面听起来没问题,但是实际上她最后什么都没做,把任务都推给了别人,还显得自己很忙。”刘梦认为,在职场中真诚最为重要,话说得好听不如事做得实在更让人欣赏。“这种小聪明可以骗人一次两次,但是次数多了,大家都知道你真实的情况如何,这是行不通的。”

站在HR的角度,李丽建议年轻人要先从自身找方法,找到问题的关键。比如当你想拒绝做一件事,可以说明理由直接拒绝,或是分析问题委婉提出困难。她比较倾向后一种。“后一种方法是在梳理思路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需要的支持资源等,很有组织性和计划性。”李丽认为,“闷头干却不出成绩,不如有规划地完成工作”。

林欣提到,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必然需要花时间逐渐认识一个职业、一个岗位,以及所在企业的风格与文化。短暂的实习或工作经历,尚不能构建全面、成熟的认知体系。“如果对职业、职场还没有深入了解,就一味只考虑攻略的事,这就好比一个人决定去旅行,只听闻一个地名就直接作准备。你是想着不想太晒、不想步行太多,但是甚至还不了解当地的交通、地形、气候等,不知道你想达到什么目标,这样的攻略就是无效的”。

在陈武看来,面对职场问题,“道”的重要性高于“术”。相较于小技巧,基本价值观层面的内容更值得重视,不能本末倒置。一些职场困惑产生的缘由来自个人需求未得到满足。“当我们核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去怀疑、抱怨周围的一切。我们应该尝试分析背后的东西,改变自己固有的一些偏见或模式性思维方式”。

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是解决职场问题的一个关键。对此,林欣建议,大家尽量多把注意力放在和人的交流上,而非直接去网上搜一个“标准答案”。与现实中周围熟人的交流,能更好地面对、排解情绪,从而理性分析当前的局面。

职场经验帖是一种信息参考,但绝不是捷径。林欣说,如果过分信奉和依赖那些经验,也有可能“挡”了真正解决问题的路。“如果寻求一种好像更快捷、更方便的途径,不去面对现实中的挑战,探索人际交流方式,职场年轻人可能会因此错过成长路上的很多东西”。

(应受访者要求,除林欣、陈武外,其他受访者均为化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见习记者 李丹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9月15日 07 版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