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掏空积蓄,90后住进毛坯房 养老,90后从小学到大

2024-08-19 16:37:46  人气:79

掏空积蓄,90后住进毛坯房 养老,90后从小学到大

下面给大家讲解“掏空积蓄,90后住进毛坯房 养老,90后从小学到大”的知识,本站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哦!

温馨提示:本文章素材来自网络收集整理和聚合(内容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本站只是一个免费信息分享网站,文章仅供阅读参考用途,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196594267@qq.com 核对后马上删除,谢谢!

 

掏空积蓄,90后住进毛坯房 养老,90后从小学到大 

掏空积蓄,90后住进毛坯房

作者 | 蔡家欣

编辑 | 王一然

ID | media-fox

有一群90后选择住进这样的毛坯房:

没有凳子,就坐地上,行李箱横倒在地,就是餐桌,厕所没有门,还有废纸箱可以挡,色彩实在太单调了,就到附近的湖里采两捧荷花回来养着。

虽然简陋,但这间水泥小窝承载了他们关于家的所有梦想:这是一对山东威海夫妻的新婚房子,他们将在这里拥有第一个宝宝;这是哈尔滨小伙在广州的落脚点;这也是25岁沪漂返乡女孩的精神自由世界,在这里,她实现了书房自由。

尽管落灰、窜风、漏雨,还可能面临被偷窥的风险,但无论怎么样,“我终于有属于自己的家啦。”

至少还有墙

一张白色的铁艺床,粉色床单,白底黄色小碎花被子枕头,衬着昏黄的灯光,颇有田园风味道。

床对面立着一个金色晾衣架,黑色连衣裙和粉色小皮包在上面晃荡——这是120平米三室一厅大房子仅有的色彩,除此之外,它几乎被灰色包围了,天花板、墙壁、和地板都是清一色的水泥坯子。

天色暗下来的时候,30岁的莉娜已经躺在这张床上。这几乎是她唯一的生活场域:有时她躺在床上打游戏、刷视频,毫无顾忌地大笑、横七扭八地打滚。

房间没有门,门框光秃秃的,上面还立着没抹平的水泥渣子。小床上喧闹的声音,很快都会被门洞外的那片漆黑吞没。

在那片黑暗里,藏着一个小型“施工现场”:沙堆、水泥袋、白泡沫、纸箱子四处散落,被褥也来不及整理,连同建筑垃圾堆在飘窗上,连推车和铲子也摆在客厅。

莉娜在厨房收拾。讲述者供图

2018年底,莉娜掏空10多年积蓄,背上8万块外债,在老家江苏泰州买下这套毛坯房。收房以后,她就决定立马搬进去。

床架子花了700块,床垫就算了,直接睡在木板上;厨房没桌子,吃泡面的时候,莉娜就把行李箱横倒在地当桌子。花费最多的是厕所,因为担心味道,一套卫浴要了她2500块。

能省则省,这是90后入住毛坯房的基本原则。一间房子已经掏空了他们、甚至是父母们的积蓄。莉娜快一年没买过新衣服了,下班后就回家,不参加任何社交活动。

另一个31岁的吉林男生用“拾破烂”的方式来满足居住需求,卧室的床和书桌、洗菜盆和热水器,甚至连别人家拆下来的木地板,他都背回去,重新裁量尺寸、割锯拼接在房间里。

住毛坯房确实能省钱,但也是体力活的开始:水泥坯子容易起灰掉渣,每隔两天,莉娜就要扫出好几簸箕的土,她花200块钱买了灰色地毯,结果总是鼓包,要频繁地跪在地上一点点贴实抹平。

6月炎夏,屋里没有空调风扇,她只能开窗睡觉。房子临河,打开窗户,20层高楼也挡不住成堆的蚊子往里窜。没有房门,蚊香的总往其它房间跑,最后她只得一口气点了将近30片蚊香。

这段经历被莉娜发在社交平台上,视频里,她总是披着一头齐肩长发,牛仔裤白T恤,瘦小的个子不是在扛木板,就是在拖长布袋子。有时候,她用油漆桶垫脚清理高处的灰,也会直接坐在水泥地上装拆家具。

住进毛坯房之前,25岁的阿酥已经做足心理准备:“荒郊野外露营住帐篷都可以,既然有个房,至少还有墙,肯定能睡。”房子是父母在老家买的,失业后,阿酥既想继续独居生活,又无力承受房租。

今年7月,她直接在网上买了一张床,带着一个行李箱就入住了毛坯房。她经历了难熬的第一晚:空气干燥闷热,墙上的灰扑扑地往下掉,和着身上黏腻的汗水,她几乎整晚没睡。不仅如此,阳台没有封窗,遇上雷雨天,风夹着雨也会往室内跑,整个阳台都湿掉了。

为了避免和莉娜、阿酥一样吃尽苦头,一些人在搬家前就做好攻略和准备,他们把预算控制在两万元左右,水电线路、卫生间防水隔音是必须做的,再添置点床、桌子等必要家具,在这里就能生活三五年。

一个威海姑娘做了简单的装修,她比别人多了一个步骤:厨房精装——这是她的婚房,她想有家的感觉,调侃自己新房是“叙利亚风”。

生活或许比想象中更难适应。最让阿酥意外的是,自己对大房子的不适感。她在上海租了三年房,基本都是10来平的小房间。

突然搬到100多平的房子里,阿酥感觉空空的,从卧室走到厨房甚至都觉得有点远,她干脆把电饭锅、电磁炉、健身器材全搬到卧室,“什么都在卧室完成。”

幸好还有三只猫的陪伴。小猫们之前每搬一次家就要经过一次房东同意,现在它们与阿酥终于成为了房子的主人,开始了新生活。

同样住在大房子的莉娜也会感到恐惧。她交房后一个月就搬进来,是小区里第一个住户。一到晚上,这个位于城郊的小区就被黑暗和寂静吞没。

每天下班回家和晚上睡觉前,莉娜都要拿起手电筒,掀开床单,照一照床底,再仔细走遍检查每个房间,“就怕藏着人。”

无论适应与否,最难的一步已经跨出去了。“虽然装不起,(有房子)特有安全感,不怕随时流落街头。”

莉娜一个人躺在房间里做面膜刷手机。讲述者供图

随心所欲在墙上钉钉子

三年前,一个人在售楼处看沙盘的时候,莉娜一眼就相中这套20楼的房子:安静,楼下就有超市,以后附近还有学校、公交站,“很有家的感觉”。她想象每天下班后,顺路到超市买点菜,然后回家做饭,“一个人自由自在。”

这种感觉她几乎从来没有过。小时候,家里有两间房,她和哥哥要共享一间,外出打工住的是集体宿舍;六、七年前在苏州开店时,为了省钱,也是跟父母合租一间房,“总在跟别人拼一个房间”。

莉娜迫切需要自由和独立,她18岁时就特别希望有自己的世界,萌生了买房的念头,能“一个人待着,不被任何人打扰”。

莉娜为此筹备了10多年。能想得到的她都去做,在苏州开花店,同时还在微信上卖大闸蟹,也开网店卖衣服,在抖音上卖零食。

存款迎来20万的那一刻,“时机就到了”。看房和交首付只隔了几天,积蓄一扫而尽的那一刻,莉娜的心空掉了,“变回穷光蛋了”。看着卡上只有1000来块的余额,她沉重起来,怎么赚钱还房贷呢?

但比这些更重要的是,房子攥在手里带来的安全感——这是她从来没有拥有过的:从小到大,家里的重心都是哥哥:哥哥要的好东西要让给他;哥哥寒暑假回家,卧室也要腾出来给他;哥哥结婚了,爸妈拿出几十万帮忙买房。

反观自己,从来不会主动要东西,家里条件不好,莉娜16岁就放弃读书,打工帮衬贴补。

这些年,莉娜“识相”地退却到家庭的边缘。哥哥结婚后,她总感觉“那已经不是自己的家了”。

父母在乡下翻盖了新楼房,“肯定给儿子,那不是天经地义的吗?”莉娜说,她谈了两年的男朋友,谈婚论嫁之际却出轨了,她更加笃定了:“所有人都不靠谱,除了我自己。”

一套毛坯房或许就能消除不安全感。27岁的湘西女孩小雪有个小3岁的弟弟,虽然父母没有差别对待过,但小雪也清楚家中财产的归属。

如果弟弟结婚了,父母会出钱买车,也会帮忙装修家里自建的房子,“(当)男生多好啊,至少活得比我轻松多了。”

小雪为此做好了准备,2018年就靠自己在老家湘西买了房。在她打工的深圳,几乎人人都在讨论金钱、房子、基金和保险,“很自然而然,在那个氛围里,就会激发你(买房)的想法。”

独立买房后,小雪也经历过短暂的惶恐。交完首付,卡里只有4000多块,她“一下就慌了”。那是在深圳没日没夜加班换来的。

搬进毛坯房第一天,小雪的母亲很不理解,劈头盖脸地骂道,“你是没家吗?为什么非要一个人住这样的地方?”小雪只能沉默。

深漂7年,小雪的手机永远24小时待命,看一场电影,做一顿饭,要中断几次处理问题,社交活动都被圈禁在工作和同事之间,生活变成两点一线。

沪漂阿酥也是,总是加班到12点,连续一两个月都没有休息日,“身体和心理都达到极限,扛不住了,必须停下来。”她们都在7月辞去工作,离开一线城市,搬进毛坯房。

在毛坯房里,她们终于逃脱了被加班支配的生活,也不用发愁房租,还能避免和父母同住的矛盾。

小雪每天在毛坯房里看电视剧和综艺。讲述者供图

比起缓解焦虑得到自由,29岁的航空安全员王睿获得了归属感。

他是哈尔滨人,很多次飞机落地时,他都会寻思,“偌大的广州,怎么没有一个房子属于我?”三年前,在家里帮衬下,他终于在广州买房。

如果不住进毛坯房,每个月,他既要支付9500的房贷,还要承担近3000元的房租。王睿决定住进毛坯房,起码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墙上钉钉子”,不用担心被房东扣钱。

莉娜也不需要再折腾了。交房前两年,她居无定所,买完房每个月要拨出一半工资还房贷,她不舍得租房子,父母的家在乡下,骑电瓶车要40分钟,不能每天通勤。

大部分时候,她就挤在嫂子工厂的宿舍里,有时跑去闺蜜家借住。搬到自己的房子后,她不用到处借住,还远离了家里的催婚魔咒,“现在真的挺好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你一个女孩买房做什么

但毛坯房解决不了所有问题,比如一些微妙的难堪。只要同事一提毛坯房,莉娜就尴尬,也不想接话,“毕竟是没钱装修”,她有些自卑,更反感别人的同情,时刻“害怕别人投来那种讨厌的眼神”。

即使一省再省,钱还是一个难题。房贷近30年,这是莉娜每个月的固定开支,最艰难的时候,她的卡里只有200多块钱,硬是捱过10多天,她甚至想过把另外两个空房间租出去。

每个月3000多块钱的房贷,让她感到压力和烦闷,也没心思打扮了。三只猫是阿酥的责任,猫粮、疫苗、看病每月基本要千把块,她不敢停下,继续在毛坯房里接设计的活。

但莉娜从没想过向家里求助,永远报喜不报忧。家里没人支持她买房。

买完房后,父亲不可置信,电话里连续问了几次,“你在说什么?”随后叹了口气,“你一个女孩子买房做什么?”还没交房以前,家人又念叨“到时候开发商跑了,看你怎么办”。

直到领房产证前一天,父亲说:“如果需要帮忙你就开口。”她故作轻松:“没关系,钱已经交完了。”

是啊,在小县城,一个30岁的未婚女孩,家庭条件还这么普通,买房子做什么?莉娜也在心里打鼓。交房之前,焦虑时,她会一个人跑到工地,站在远处的天桥上,听水泥车搅拌的声音,看起重机在高空中旋转掉头,看着房子一天天造起来,“心里还挺踏实的。”

对于在一线城市工作七年的小雪来说,大城市的焦虑已经刻进身体里了。

她在老家买房时才24岁,一个同事却抛来冷眼,“这有什么好高兴的?老家的房子又不值钱。”在周围人的比较里,总是充斥着对KPI的讨论,买什么理财产品,深圳哪里的房价又涨了。

房子的鄙视链层级最详尽,城市、交通、学区都罗列其中。腾讯房产调查数据显示,37.76%的90后已经生子,教育配套资源已经成为他们买房的第二关注要素。这让小雪开始自我怀疑:“我有什么了不起的?别人都在深圳买房了。”

住在毛坯房,她不再被那种“深圳速度”推着走,但有时又患得患失:“没工作收入,天天在家里玩,房贷怎么办?”小雪觉得自己在浪费光阴,离职前,她备足未来几个月房贷、保险、甚至是重新找工作的钱,但这之后,她还应该再趁着年轻努力一点。

毛坯房无法缓解房贷、车贷、收入、工作等压力,它或许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短暂的栖居疗伤之地。

小雪现在每天睡到自然醒,拉上窗帘,打开投影仪,看一整天综艺、电视剧,“把之前上班的时候想干的事全都干完了。”但一提起明天,她就不乐意了,“那都是后话,不想要明天了。”

住久了出租屋,阿酥终于能在毛坯房里安置对房子的所有想象。

毛坯房里,有一个房间特意铺上奶白色地毯,用白布盖上水泥墙面,一张懒人沙发,一台小风扇,几十本书堆在地上。她给这间房定的规矩是“禁止使用电子产品”。“生活嘛,如果不上班能养活自己和猫,住一辈子毛坯房也乐意。”

阿酥在毛坯房里,对面是她用砖块垒起来的吧台。

讲述者供图

莉娜也在这里远离了“大龄单身剩女”的标签。之前,长辈发动各种关系给她找对象,甚至还让她上相亲节目。

买房后,莉娜感觉,家人对结婚的态度从容起来了,“可能他们心里也觉得我有依靠了。”莉娜也觉得拥有房子应该会“得到别人尊重”,她说,就算以后结婚,两个人吵架,对方也不敢让她滚,“知道你没有东西才会让你滚蛋。”

与生活和解

最令人意外的是,毛坯房让莉娜收获了久违的亲情。九月的一个晚上,父亲看了她的视频后,突然转来一万块钱。隔着手机屏幕,她能察觉到父亲的愧疚,“他觉得这么多年都挺对不起我的。”

这些年,家里为哥哥着想一切,上学成家立业,而莉娜一个人四处打工攒钱,看房买房、住毛坯房等等辛苦时日里,她始终没哭过。

但父亲转账之后,多年积攒的委屈汹涌而至,她忍不住哭了。父母年事已高,还在外地的工厂拼命加班,她不忍也很惭愧,不敢打电话给父亲,挣扎了几个小时,莉娜决定收下这笔钱,“没什么好装的,我确实很困难。”

但孤独始终无法解决。搬进来五个月,小区还是没什么人气,偶尔能见到的也只是装修工。一到晚上,周围几栋楼都陷进黑暗,没有一扇窗是亮着的。

她一个人站在阳台,有点恍惚,觉得“这里的房子是不是没有人买?当时那些人(买家)是不是托?”莉娜有时候也会在社交平台上留言:好无聊,有没有人来聊天?有没有人打王者?

阿酥也感受到了这份寂寞:整个小区几乎没人住,整日只有装修的电钻声在飘荡。休息三个月后,阿酥决定到长沙上班。

她在那里租了一室一厨一卫,终于有了久违的生活气息:租的房子明亮干净,小区里也总能看得到晒太阳的小孩,或者拖着小车买菜的老人。

阿酥在长沙新租住的房子。讲述者供图

但莉娜没有后悔过,毛坯房只是自己掌控生活的一个过渡。“当时不买现在肯定更焦虑”。

她的毛坯房也越发齐整有生气了:100块钱买两张黑色折叠桌,既当灶台又是餐桌,大门被涂成中意的蓝色,客厅挂上墨绿色的绒面窗帘。

带一束鲜花回家,放在厕所的洗手台上,下班早就到附近的超市买菜,做个小炒肉,或者泡椒凤爪,迎着阳台吹来的风,就着菜喝啤。

阿酥更在乎的是眼前的、短暂的快乐。她有能力装修,但生活会因此变得拮据,看一场演出都有心理负担,“愧疚感特别强。”31岁的吉林男生想法也跟阿酥一样,更乐意把钱花在喜欢的事情上,一套架子鼓一万四,雪具七八千。

这几年攒下来的第一笔十万买了车位,第二笔十万全款买车,对于居住环境,“住哪里没那么重要,能睡觉就行。”

不论装修与否,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至少已经“上车”了。在毛坯房生活视频下时有羡慕声音:“至少你还有房,我啥都没有,不停奋斗努力工作,还是交不起首付”。

29岁的黄小悦也没有房子,但她更看重及时行乐,选择重金装修出租屋。

她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租了一个胡同小院,租金每月六千,又花了两万块把生活布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卧室被涂上橡粉和乳酪黄漆,地砖也贴成复古小碎花图样,厨房、浴室定制了灰白柜子。最期待的是大淋浴喷头,每天下班回家,都能美美地冲上一澡。

同样面临一线城市高昂的房价,大厂琐碎繁重的加班,黄小悦每年都会旅行,也会奖励自己一个名牌包,她不愿牺牲这些来换取一个“家徒四壁”空间的所有权。“所有积蓄拿来买房住毛坯房,对我来说不是一个选项。”

如今,莉娜还在为理想的生活继续奔波,毛坯房视频记录让她成了网红。

一家企业免费赠送了10万块装修材料:灰色的皮质沙发摆客厅里,被一堆纸箱子团团围住,莉娜躺在上面发笑:“拥有一个大沙发这样的场景,曾经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境中。”

但装修让她又要“无家可归”了。城里租房每个月至少600块钱,期限还得半年以上;嫂子从工厂辞职了,没有宿舍能借住了;闺蜜的爱人回家了,她也不方便赖着。

从电梯出来到家门口的楼道倒是宽敞,物业也铺上了瓷砖,邻居还没搬进来。莉娜打算在这里铺个被子,或者搭个帐篷“暂住”。

毕竟,身后有她的家在等着她。

(文中人物皆为化名)

发布于:北京


养老,90后从小学到大

2021年5月13日,广州一家高端养老院。/ 阿灿

谁都说不好未来养老会是什么样,但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早准备肯定比晚准备强。

直到2022年春节后,肖琪把80多岁的母亲接到北京生活,她才意识到,养老真没自己以为的那么简单。

把母亲从包头接到北京,肖琪考虑的是,一方面北京的医疗条件比较好,看病、检查方便;另一方面她也想多陪陪母亲。

这是她大学毕业后,头一次与母亲长时间相处。

养老也是在重新学习与父母亲相处。/ pexels

肖琪和丈夫专门腾出一间房,希望母亲在北京生活得舒服自在。

“母亲想帮忙收拾屋子,我让她坐着休息;她想帮做饭,我说让她好好享受;她说要洗碗,我指挥老公去洗……”

一个月后,肖琪发现母亲在北京生活得一点儿都不自在,再加上讲方言、听力下降,母亲在小区交不到新朋友,出门散步又怕走丢。

肖琪担心母亲住得不舒服,母亲害怕给小两口添麻烦。

肖琪和母亲拧巴且拘谨地生活了两个多月,直到医院体检结果显示母亲身体并无大碍后,母亲坚决要回老家。

在和母亲一起生活的这段时间里,肖琪意识到母亲每个月2000多元的养老金,在老家维持日常生活是足够的,但前提是不能生大病,没有家庭变故。

母亲之所以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在于她有3个孩子,可以随时贴补她的生活。

养老的生活品质,也与下一代人的收入水平息息相关。/《小敏家》

在某些时候,“养儿防老”的观念至少在父母这一代人中依然是老有所依的保障之一。

但是肖琪和丈夫没有孩子。她开始思考,自己在未来的养老生活中该如何应对风险。

很多天天喊着35岁实现财富自由、梦想提前退休的年轻人,和肖琪一样,都是在直面父母养老生活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当下谈论的养老问题,与自己的未来息息相关。

为了退休后继续体面地生活,他们除了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也会选择买房、存钱、商业保险、学习理财知识,甚至有人从20多岁就开始筹划开一家养老院。

“我老了以后,能去什么样的养老院?”

“前几天,我妈听说要涨养老金,便打电话问我有没有算过自己老了可以拿多少养老金。”

肖琪工作快21年了,从包头到上海,从上海到北京,换了五六家公司,由于各地社保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她好像无法计算自己退休后能拿到多少养老金。

关于养老模式,肖琪想过旅居生活,6年前她在北海买了一套房,想着退休后在小城市生活更安逸。

但因为疫情,她已经三年没去住过了。以前她也是想着让母亲去北海养老,但实际状况是,他们不放心母亲一个人过去,又都还在工作,房子也就一直空置。

肖琪的母亲在尝试和儿女一起生活,但发现并不自在后,决定住进老家一家公立养老院——收费适中,有医疗设施,也有老朋友。

养老院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老人的孤独。/《八零九零》

但是肖琪并不希望母亲去养老院,毕竟居住环境和饮食方式都不能和家里比。

她想在老家大哥家的小区帮母亲租套电梯房,再找位钟点工,但是每次谈到细节就无法继续。对于母亲的养老问题,肖琪提出的解决方案显得很无力。

去过母亲的养老院后,肖琪开始担心自己老了之后能去什么样的养老院。她告诉自己,还是要多存些钱。

“‘养儿防老’还是算了,未来我们不靠孩子”

34岁的李茜,与丈夫育有2个女儿,夫妻俩是公务员。

“相比养老的压力,我更担心自己生病。”李茜说,小女儿出生后,她和老公第一时间买了重疾险和意外险。“以我对父母的观察,我觉得他们随着年纪的增长,花钱最多的地方就是治病。”

一年下来,李茜一家四口人的商业保费共计3万元。

2020年,腾讯理财通联合清华大学、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及腾讯金融研究院共同发布的《国人养老准备报告》显示,59.5%的人担心退休后会出现“无力支付医疗费用”的情况,26.3%高收入群体对于“无力支付医疗费用”有较大的担忧。

有了孩子之后,李茜通过各种方式降低自己的风险,也希望未来孩子们不用为了赡养他们而感到压力大。

李茜和丈夫基本没有“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并不指望孩子们做什么来养老。

李茜说,相比物质需求,他们会更渴望情感需求。

靠什么来规避老无所依的风险?/ pexels

“老了之后,我更希望能经常见到女儿,想她们的时候能打个电话跟我聊聊,可以周末带着她的孩子来逗我乐乐。”李茜说。

至于会不会商业养老保险,李茜表示,等孩子再大一点,应该会和老公一起。

他们之前了解过商业年金险,一方面是价格贵,加上孩子们的教育成本高,就放弃了。

做了8年保险代理人的惠瑞,发现近年来商业养老保险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惠瑞表示,尤其是95后,他们保险首先会考虑的是养老储蓄,也会更看重复利的收益。

各人情况不同,放诸四海而皆准的养老准备方案或许并不存在,但攒多点钱肯定没错。

需要多少积蓄,才能过上理想的养老生活?/ pexels

5月25日,中欧基金同多家权威媒体联合发布《中国居民“新养老主义”洞察报告》,报告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希望在健康的前提下,能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接近八成受访者认为需要至少100万元的积蓄,才能过上理想的养老生活。

随着养老场景的变换、养老观念的改变,在豆瓣,关于养老、退休的小组讨论很多,有人在纠结回家陪父母还是留在大城市发展;有人考虑给父母报海南或者云南的康养;也有人提出旅居共享民宿,早早开始规划抱团养老的生活等。

尽管养老衍生出来的问题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许多,但是年轻人还是希望自己未来的养老生活能尽可能地浪漫一些。

“与其把养老交给别人,不如自己开一家养老院”

除了存钱,找到一家居住体验舒适的养老院同样重要,肖琪不同意母亲去养老院养老的主要原因是养老院的基础设施陈旧、管理制度苛刻、居住环境嘈杂等。

即便如此,许多养老院一床难求、护理员严重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几年前,小回因为生病第一次拨打120,被医护人员抬上救护车后,她联想到自己老了之后的场景。

在她看来,既然年轻一代已经走出“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为什么不再彻底一点,选择抱团养老?

养老院一床难求、护理员严重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 unsplash

25岁的小回想尝试经营一家单身者养老院,为此她在今年2月专门去海南的一家养老院,做了一个月义工,顺便学习民营养老院的运营模式。

小回做义工的养老院里有100多位老人,大部分老人失能失智。

小回的工作是帮养老院拍素材,采访员工,记录他们的工作日常。

有时候,小回也会帮忙给老人喂饭、陪老人聊天。

在养老院,小回观察到了老年人的生存现状,也认识了很多年轻的护理员。

来之前,她看到过护理员虐待老人的新闻,但是当她真正在养老院生活、工作时,她也被老人吐过口水,亲眼见过护理员被老人打得红了眼睛。

有天晚上,她带着老人的家属来到临终房,因为第一次直面死亡而崩溃大哭。

这些感同身受的体验,对她而言,是教育和思考无法替代的。

年轻人的参与,也让养老行业焕发出新活力。/ pexels

2019年,全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老年服务与管理人才现状和需求专题调研报告》显示,18—29岁养老护理人员仅占6.5%,投身养老产业的毕业生流失率非常大。

但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90后参与到养老产业中,他们正在以护理员、医护人员、管理者的身份,以全新的养老理念,试图打破传统养老方式中的矛盾关系,打造新的养老模式。

或者说,这些投身于养老事业的年轻人,也在这场实验性模式的探索中寻找更适合他们的养老方式。

在养老院生活了一个月后,小回开始重新思考养老院经营者的责任与压力。

自己如果运营一家养老院,要承担起老人生命的责任,要尽全力留住护理人员,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找到维持机构正常运营的方式。

小回说:“如果生命是场旅行,我见识到了这趟旅程临近终点的样子。”

她更坚定了要实现成为单身者养老院院长的梦想,接下来,她将继续选址,继续学习经验,努力攒钱,然后开一家单身者养老院,至少可以和朋友一起抱团养老。

未来的养老生活或许能变得丰富而浪漫。/ unsplash

我们在讨论老龄化时,总是存在过度问题化或特殊化的倾向,养老公共资金和人力资源的不足是全球性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更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更灵活的退休机制,也需要不断发展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与保障体系。

而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乃至加入养老产业,这代人未来的养老生活或许能变得更为丰富多样——老了也可以生活得丰富而浪漫。

发布于:广东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