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2 10:02:34 人气:63
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学徒行记 | 走进万物云 学习如何用技术将服务做到极致,
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人工智能(AI)渗透进各行各业,已经可以替代人完成一部分工作,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工作会交给AI。为了应对这一趋势,教育铆足了劲儿——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焦点,编程培训也成为许多孩子课余生活的必选项,这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课题,更是每位家长的课题。
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看,现在该如何培养孩子,未来才不会被AI所取代?
作为一名“硬核科学家奶爸”,王元卓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无论是做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大数据、人工智能专家,还是做电影的科学顾问,又或者做科学传播工作,王元卓已经越来越游刃有余,但唯独在“做爸爸”这件事上,他的“工龄”似乎“还是不够长”。
最近,他将自己和妻子十几年来与两个女儿相处的教育经验写成一本书——《卓见:为孩子思考》,在前不久召开的新书发布会上,他和北京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校长刘可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吴欣歆、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恽梅等专家学者,一起探讨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AI无法取代的能力。
基于对AI的了解,王元卓判断,目前人工智能还不具备自主思考、规划未来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他认为,赋予孩子机器不具备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孩子拥有不可替代的未来。
在他看来,打造空间站、量子计算机,以及绘画、剪纸都是具有创造力的事情。根据实践经验,王元卓总结了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几个步骤:首先需要让孩子主动思考,寻找目标和方向;然后发现自己的兴趣点,聚焦目标;接下来是针对目标构思并设计实施方案;最后是动手实施。他说:“这个过程一般需要综合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创新思维,另一个是动手能力。”
他认为,任何创新思维都是相通的,重要的是,当孩子身上闪现出创新的“火花”时,作为家长,需要帮助他们及时“跟住它”。无论是鼓励女儿拾贝壳、创作贝壳画,还是一起画风筝、剪窗花,王元卓的经验是,家庭生活中的很多场景,都可能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提供机会。
刘可钦很赞同家长用“以小见大”的方式培养孩子。在王元卓陪孩子捡贝壳、做风筝的过程中,她看到的是家长在培养孩子“把想法变成成果”的能力,其中特别值得肯定的是家长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
“家长一定要‘盛装出席’孩子唯一的童年。”在刘可钦看来,高质量的陪伴并不意味着每天陪孩子写作业,而是和孩子一起经营好生活中的每一天。
在书中,王元卓提到积极心理学研究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他认为,当孩子在克服有限的困难去完成一件有一定难度的事情时,往往容易感觉到有趣,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处于“心流”状态。而这种状态会促使孩子去进一步探索,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富有创造力且自信的孩子,往往敢于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此外,在王元卓看来,“科学素养”也是孩子们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必需品。但这并不等同于督促孩子记住多少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启发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孩子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可以使孩子终身受益。
王元卓举了两个小例子。他在北京郊区租了一块地,连续7年带孩子去地里劳作,遇到耕种、除虫、采摘等场景,孩子们就要通过学习去掌握实际操作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仅锻炼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掌握了不少科学知识。
还有一次,小女儿读《红楼梦》,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管林黛玉叫“林姑娘”,而薛宝钗叫“宝姑娘”?王元卓和女儿一起进行了一番探讨和考证,最终找到了答案。
在吴欣歆看来,这些探索的过程要远比答案本身更重要,因为这样培养了孩子的“思辨”能力。她说,这并不是为了便于给孩子贴上有思辨力的标签,而是要帮助孩子积累思辨的经验,产生思辨的能力。
谈到当下该培养孩子的哪些能力,恽梅还抛出一个有意思的观点——要培养孩子的自驱力,就要给孩子犯错、放空的空间和时间,要在家庭教育中给孩子“留白”。她说,未来可能会出现玻璃球型、钢球型、皮球型和雪球型等4种类型的孩子。玻璃球是脆弱的,钢球是强硬的,皮球不会轻易躺平,但最可贵的是具备雪球的特点:能够化挫折为动力,越走越坚韧。
同时,刘可钦特别强调家的“港湾”作用。她说,即便孩子有缺点、做不好,家庭也需要展现出接纳和包容的姿态。
现场嘉宾很认同王元卓的一个想法,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是把孩子从一个“自然人”培养成为一个“社会人”,这就需要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独立的人格以及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孩子成为未来社会的“主人翁”。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10月28日 05 版
原标题:不想让孩子被AI取代?科学家奶爸这样做
学徒行记 | 走进万物云 学习如何用技术将服务做到极致
在当前环境下,物业行业受地产行业影响,承受的压力前所未有,再加上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各大物企均在纷纷寻求新的出路。
增值服务、科技服务、公服赛道等都是物企们的关注焦点,其中数字化转型在降本增效上尤为关键,因此近年来不少物企设立了科技公司。
但也有不少物企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遇到瓶颈,于是便有了这场走进全域空间科技服务商--万物云的观点企业课堂。
作为数字化标杆企业的万物云,其经验值得同行学习。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早在2013年,万物云便走上了数字化道路;2014年凭借自主研发的智能设备和系统打造智慧社区;2016年实现物业管理的线上数字化运营;2020年,以云边端一体化的能力为技术底座,形成了不同场景的智慧解决方案,即空间科技。展望未来,万物云正致力于构建不同空间场景下的共享服务网络,打造产业互联生态。
服务产品化
4月中的上午,深圳天气有些清凉,令人神清气爽。巧合的是,本次要参观的对象万物云,与2024观点物业大会举办地创智云中心之间仅一街之隔。从创智云中心出发,步行不到五分钟便能到达万物云所在地。
有不少嘉宾学员提前来到了万物云现场,有的互相交流,有的静静享受万物云提供的茶歇,还有的被大堂里放置的一尊“保哥”卡通雕塑所吸引。
随着嘉宾全部到齐,开始了本次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参观万物云展厅。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层次分明、有轻有重。向同行展现了万物云从万科物业一路走来对好服务品牌的珍视,并在行业内率先拥抱数字化,以科技驱动变革的前瞻布局。
展示过后,移步到会议室,正式开始本次的企业课堂。
万物云一直强调科技,那么到底做得如何?对科技又是怎样理解的?
本次企业课堂的第一位分享嘉宾——来自万科物业的林海龙登场,他的话题是“打造让客户愿意买单的好产品、好服务”,数字化是什么?从技术视角怎么看物业?如何转型?
林海龙表示,要将服务进行产品化。所谓服务产品化,是把服务生产过程变得像产品制造一样,把服务内容分解,实现标准化,然后按照传统产品市场的原则,把服务产品交付给客户。
他以电梯为例,提出一套产品标准化流程:比如电梯的巡检和保养的SOP(标准作业步骤)、应急维修的时限要求(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完成、72小时内完成)、电梯困人解救的时限要求(15分钟)、对电梯维保单位的从采购到履约评价和付款的端到端管理流程、对电梯健康度的年度评估和提升方案、对业主乘梯体验的监控提升手段等。
林海龙指出,电梯管理看似简单,但在庞大的体量下,要真正做好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去年在做相关的努力,所以电梯的故障率一直在下降。”
林海龙还提及,从技术角度来看,在大数据时代,要围绕满意度、效率、经营、服务立场去做规划,不断打造流程,然后产生数据,再通过数据发现流程问题进行优化,最终形成一种互相迭代的关系。
在他看来,数字化不只是IT项目,涉及到组织分工、角色、职责等,涉及到流程运行,还涉及到新建系统、旧系统迭代、系统集成和数据拉通,更包括数据治理以及各类技术架构的整合与迁移等。因此数字化不能抱着“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鲁莽心态,而是要先“纸上谈兵”。
“数字化变革最大的困难是大家不愿意变,所以一定要做好愿景和规划,不然说服不了大家去变革的。”
他认为,应该要做好未来全方位的规划,分阶段一步一步推进。从发现问题到提出解决方案、组织资源、解决问题、效果验证,再到下一步环节,技术团队管理者应该成为产品经理,以兜底结果的心态亲自下场干活。
“物业服务是居民幸福生活离不开的‘微不足道’的事物,我们用技术手段将它做到极致,就是核心竞争力。”
空间运营
第二位分享嘉宾是万物云科技团队的夏明超,他带来的话题是“万物互联创新空间”。
夏明超分享,看待数字化转型时,最重要的目标其实是运营为先。
“要从最后怎么样运营空间这件事情出发,考虑整个数字化转型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
但在运营过程当中,在不同的社区、园区、城区里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态场景,相关的需求也不一样,新软件的应用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对接过程,硬件方面可能跟系统不匹配,导致出现宕机等问题。
随着万物云业务的增长,万物云科技从住区走到园区走到城区,再逐步形成从咨询设计、软硬件交付、集成交付、数字运营一体化目标,目标是创新客户的服务模式,重塑空间的效率。
夏明超表示,万物云平台不断地追求真正的智能,实现硬件与平台的对接“开箱即用”、“即插即用”。在这个过程中打造目前有四个核心的产品,分别为空间服务运营平台、灵石·边缘计算平台、“凤梨一号”自主终端机以及智能物联集成交付。
在分享会的问答环节,世联行首席技术官黎振伟提出了一个问题:从最初的社区到城市,万物云是如何实现这一升级过程的?具体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实现如此的转型?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员们的好奇心,对此,同样来自科技团队的陈煦文给出了答案。
他表示,最初在横琴开始做城市服务时,万物云的想法是把一个城市、一个区或一条街道当成一个物业小区来看,万物云在其中充当管家角色。
后来在管理过程中发现了巨大的流程变革空间,于是通过整合的方式,进行平台数字化等,极大地提高城市效率,从此进入物业城市2.0,并提出全域智能运营概念。目前这种模式已经应用到了全国26个城市的98个项目中。
黎振伟还给万物云挖了一个“坑”:物业行业内所有的系统、硬件等,有哪些是好用的?又有哪些是需要避雷的?这个问题一出,现场充满了笑声。夏明超对此表示,每家公司服务的空间不一样,管理模式不一样,一定要适应自己的管理逻辑,合适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选择贵的或者便宜的。
万物云数字运营中心首席合伙人喻斌也来到现场分享了他的看法,他认为三年前与三年后是不一样的。三年前的业务需求、规模以及积累的经验、认知等是那样的,三年后或许规模更大、技术材料也更先进。在科技的应用上始终需要围绕业务需求、技术可行性、商业价值三个圈来进行顶层设计,需要建立可持续的机制,管理层需要战略定力!
现场也有学员提出一个“悖论”:物业行业收取的物管费相对比较低,而数字化转型需要投入大量成本,因此可能会产生一种矛盾--公司经营与提升客户服务质量之间的矛盾。
紧随其后,该名学员发出现场请教:对于中小型物企而言,到底是先做业态融合?还是先做业务数字化?又该怎么样去做数字化?
经过一番思考过后,陈煦文表示,这其实是一个投资上的问题,企业算不清楚账了。他认为建设与运营要科学结合,大量的投资在建设期间,在建设时就要考虑运营的问题,结合数字化运营的需要来指导建设期间的设计方案。针对存量项目,陈煦文坦言确实很有挑战性,可以根据场景来做数字化投入,每个场景算清楚账。
时间如流水般悄然而过,本次企业课堂在一片掌声中结束。正如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在今年年报《致股东》中表示,“行业处在分水岭,万物云期待跟更多的优秀的同行一起越过房地产开发的山丘,走出不依赖房地产的新行情。”
作为行业标杆,此次万物云参访活动受到众多同行踊跃报名,共70位来自头部及部分区域龙头、国企物管公司的中高层同行现场参访。大家普遍表示对万物云整体发展历程、重点业务布局以及目前数字化应用成果有了更直观感受,分享交流干货满满,这次聚焦科技赋能,期待下次有更多层面的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