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号称大米自给率近100%的日本,怎么连饭都吃不上了?天灾还是

2024-10-26 15:01:49  人气:23

号称大米自给率近100%的日本,怎么连饭都吃不上了?天灾还是人祸? “大米骚动”考验日本 

号称大米自给率近100%的日本,怎么连饭都吃不上了?天灾还是人祸?

一个以“米饭之国”自居的岛国,突然之间,超市里的米袋比熊猫还稀罕,家家户户为了一袋米排队抢购,这画面是不是够离奇?

没错,这就是2024年8月以后的日本,一个本该金秋送爽的季节,却意外地被一场“米荒”风波席卷。

“日本不是号称大米自给率接近100%吗?怎么连饭都吃不上了?”这不仅是日本民众的困惑,也是全球吃瓜群众心中的大问号。

今年夏天,日本的大米价格像坐上了火箭,噌噌往上涨。据统计,8月份全国大米平均零售价格同比上涨了12%,部分地区更是飙到了20%!超市货架上,大米区域空荡荡,取而代之的是醒目的限购提示:“一户一袋,多了不卖。”这场景,简直比双十一抢购还刺激。

面对“米荒”,人们直接在社交媒体上喊话政府:“咱那么多储备粮,是时候开仓放粮了吧?”结果,农林水产省(农业部的日本版)淡定回应:“放粮?那可不行,会扰乱市场的。”就差下一分钟说出那句“谷贱伤农”了。

这理由,听起来既专业又无奈,但民众心里那个急啊,简直比热锅上的蚂蚁还难熬。没有储备粮,但饭还是要吃的,于是只能排队到各个超市抢购大米,这也就有了开头提到了“限量”供应的事了。

你以为这只是简单的市场波动?错了!背后可是有一连串的“神助攻”。

先是8月初的地震警报,吓得民众纷纷囤货;紧接着,台风又来凑热闹,把稻田吹得七零八落,收割时间一推再推;再加上暑假和盂兰盆节的双重假期效应,进货量锐减;还有去年夏天的极端高温,直接给稻米产量来了个“腰斩”。这一连串的打击,简直是给日本的大米供应来了个“团灭”。

从今年5月开始,日本的米价就已经连续3个月上涨了,并且行业内对今年全年的米价都持普遍看涨的心态。

你可能会问,日本不是大米自给率接近100%吗?怎么就这么脆弱?

问题就出在这里。日本人的大米消费量和产量都在逐年下降,但奇怪的是,他们不仅不进口,反而还出口!这背后的逻辑让人哭笑不得:因为吃大米的少了,种的也少了,剩下的就拿去赚外汇了。简直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结果,当真正需要大米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粮仓”其实已经空空如也。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日本的农业协会(JA)了。这个组织,不仅掌控着大米的价格,还经营着银行,手里握着大把的钱在资本市场里翻云覆雨。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甚至能影响政府的决策,让农民在补贴和减产之间徘徊,最终导致了稻农数量的锐减和粮食安全的隐忧。

日本的“米荒”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粮食短缺的问题,更是对全球粮食安全的一次深刻警示。

它告诉我们,无论一个国家多么富裕、多么发达,都不能忽视粮食安全这个根本问题。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更是要时刻绷紧这根弦,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生产能力,确保我们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发布于:山东


“大米骚动”考验日本

大米是日本餐桌上常见的主食。在日本备受欢迎的寿司、饭团、牛肉饭、红豆饭等,均是以大米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然而,今年夏天,日本大米供应却出现短缺,日本媒体称之为“令和大米骚动”。

从今年7月起,长野县的超市便因为大米供应不足采取了“一家只能购买一袋”的限购政策。广岛县的部分超市由于货源不足,采取了小包装策略,从6月底开始停售10公斤装大米,转为售卖5公斤装和4公斤装的大米。由于大米短缺,当地生产的“越光米”价格也上涨至2400日元/5公斤,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0日元左右。

8月份宫崎县发生的地震进一步加剧了米荒。由于日本气象厅在地震后发布了南海海槽特大地震预警,本就供应不足的大米成为“抗灾储备物资”,日本上下出现了全民大米抢购潮,多家超市的米架被“清空”。目前,灾害警报虽已解除,但整体情况并未好转,大米仍然一袋难求。另据媒体报道,最近千叶县产的新米已经开始逐步上市,但只要一上架就会被抢购一空。

米荒究竟为何会出现?

日本官方给出的解释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2023年天气酷热,稻穗普遍生长得不好,导致大米产量、质量均受到较大影响。第二,新冠疫情后,民众外出就餐需求复苏,加上受日元贬值刺激,外国赴日游客数量激增,导致大米用量大幅增加。第三,地震灾害预警加剧了民众的恐慌情绪,使得各界对缺米的担忧迅速演变成“抢米潮”。

另一个被各界诟病的因素是,在应对此次米荒的过程中,作为主责单位的日本农林水产省却“躺平”了。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近期开会要求农林水产省“站在消费者的立场上,努力解决大米流通问题”,但农林水产省除了转嫁压力,要求批发商和收货商“加油”,似乎并未采取其他行动。

面对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的大米骚动,地方政府已经不堪重压。大阪府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八成零售店的大米已经断供。8月26日,大阪府知事吉村洋文要求政府投放储备大米,认为“没必要让储备大米沉睡在仓库里”。

早在多年前,日本政府就实施了“大米储备5年制度”,即每年收购20万吨新米,保管5年时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大米歉收危机。储备5年仍未使用的陈米会作为饲料出售。据统计,日本政府每年在这一项目上的开销为400亿日元至500亿日元,由财政负担。所以,日本政府的储备粮应该是比较充足的。

不过,农林水产省却认为,动用储备大米没有必要。农林水产大臣坂本哲志在8月2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9月份新米即将上市,而投放储备粮需要走招标程序,等流程走完,米荒问题可能已经缓解。农林水产省判断,千叶县和茨城县产的新米已经上市,新潟县和东北地区的大米也将很快收获,因此,新米供应将在不久之后迎来高峰。此外,因为民众囤货需求正在减弱,未来抢购现象会逐步减少,库存也将会随之恢复。

虽然农林水产省表现得很有信心,但民众却普遍不满。因为,日本缺米的苗头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如果农林水产省能够早些采取行动,也许就不会有大米骚动了。而且,农林水产省明明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就发布数据称,截至2024年6月份,主食用大米需求同比增加11万吨,达到702万吨,同期民间库存同比减少20%,仅为156万吨,供需缺口扩大,却没有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应该说,无论是夏季酷暑论、游客“吃光”论还是灾害囤货论,都只是诱发米荒的短期因素,真正导致日本大米短缺的根本原因还是政策导向。

为维持大米价格,日本曾长期实施旨在主动控制耕地规模和大米产量的“减反”政策,虽然该政策已于2018年叫停,但对大米生产的抑制效应积重难返。此外,日本政府一直向种植饲料用大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的农户支付补助金,以“促进”种植业向专用作物领域加快转型。在这种政策导向下,食用大米库存下降、价格昂贵也就不奇怪了。

关于大米骚动还将持续多久,目前各界看法不一。东京都区最新发布的8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显示,大米类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上涨了26.3%,预计未来改种主食用大米的农户数量会有所增长,米荒问题有望得以缓解。

然而,更加紧迫的问题是眼下。当前正值日本新米收割的关键当口,但台风“珊珊”突袭日本,不仅延误了农户的收割进程,还有可能给尚未收获的稻田造成毁灭性打击。如果新米无法按期上市,恐怕这场米荒引发的骚动还要持续较长时间。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