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医生多次提醒:爱吃馒头的人,患糖尿病概率比其他人高10倍不止

2024-10-15 15:02:59  人气:7

医生多次提醒:爱吃馒头的人,患糖尿病概率比其他人高10倍不止? 从“小白”到达人,一位医生的科普进阶之路 

医生多次提醒:爱吃馒头的人,患糖尿病概率比其他人高10倍不止?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

最近早晨去菜市场和早点摊,总有人小声议论:“你别吃那么多馒头,小心糖尿病啊!”

一听这话,热气腾腾的馒头仿佛也变得有点烫手了,这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呢,吃个馒头真的能让糖尿病找上门吗?

话说李奶奶一大早去了棋牌室,约着几个老朋友打牌,这几位老朋友是老牌搭子,早上见面必定得先聊上几句新闻,今天的话题却围绕在“馒头”和“糖尿病”上。

“哎,你们听说没,网上说,爱吃馒头的人,得糖尿病的概率比别人高了10倍,我昨天在家都不敢吃馒头了,这消息可吓人啊!”

另一个大爷一听,脸色都变了:“什么,馒头还能惹上糖尿病,我天天早上都吃俩馒头,这可怎么办?”

李奶奶也凑过来,心里有些不踏实,她可是个馒头的铁杆粉丝,从年轻到现在,早上不吃个热腾腾的馒头,她一天都觉得不对劲。

可这话一出,李奶奶也有些慌了:“真要是馒头吃多了得糖尿病,那我这多年吃馒头的习惯得改了啊!”

可这话听得不全,心里更是七上八下,为了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李奶奶放下手里的牌,直奔医院,打算找老朋友李医生问个明白。

李医生是李奶奶多年的老朋友,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内科医生,平时李奶奶身体有点小毛病,都是找他看看,这次,她决定再找李医生确认一下这个“馒头和糖尿病”的传闻。

李奶奶到了医院,一见李医生,二话不说就开门见山地问:“李医生,我今天听人说爱吃馒头的人得糖尿病的概率比别人高好几倍,这到底是真的假的?”

李医生一听,笑着放下手中的笔,示意李奶奶坐下:“李奶奶,您别急,馒头和糖尿病的事儿还真得说清楚,馒头本身并不是罪魁祸首,但如果吃得不对,确实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李奶奶皱了皱眉头:“那这话到底有没有道理啊,我这几十年都爱吃馒头,难道真有问题?”

李医生笑着说:“别慌,咱慢慢说,馒头本身其实是中国传统的主食,它的主要成分是面粉,而面粉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到了身体里就会变成葡萄糖,这么一来血糖就升高了,要是你馒头吃太多的话,身体就得分泌好多胰岛素来把血糖给稳住。”

“长时间下来,胰岛素分泌的压力增大,胰岛素抵抗的风险就提高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长期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可能会导致糖尿病。”

李奶奶点点头:“原来是因为馒头里的碳水化合物啊,可这不就等于说吃馒头也有风险了吗?”

李医生笑了笑:“也不能这么绝对,风险不是来自于馒头本身,而是你怎么吃、吃多少。”

“如果你每顿饭吃上好几个馒头,再加上平时爱吃其他高糖、高碳水的食物,那血糖自然容易升高,可如果你控制好量,吃得适度,并不会有太大问题。”

李奶奶总算松了口气,但还是有点疑惑:“那为什么网上说的得糖尿病的概率高了10倍呢,这听起来挺吓人的啊。”

李医生点了点头,解释道:“这个‘10倍’的说法确实有点夸张,但有一定依据,一些研究发现,长期摄入大量精制碳水化合物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确实会显著增加。”

“尤其是那些家里有糖尿病遗传史的,或者本身就肥胖、有高血脂等代谢问题的人,这些人啊,本来就比较容易得糖尿病,要是还一个劲儿地吃好多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那得糖尿病的风险肯定就更高啦。”

李奶奶听得一脸认真:“这么说来,馒头吃多了对这些有风险的人来说确实得小心啊,那我早上吃一个馒头问题不大吧?”

李医生笑着说:“一个馒头当然没问题,但您得记住,除了馒头,其他的饮食也要均衡搭配,比如多吃蔬菜、优质蛋白质和适量的健康脂肪,这样才不会让血糖波动太大。”

李奶奶点着头说:“这我懂呢,以后我可得注意着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下子吃好几个馒头啦。”

李医生补充道:“还有一点很重要,吃馒头的时候最好不要过度加工,我们平时吃的精白馒头,因为加工过程中的精制,已经去除了大部分的纤维素,而这些纤维素对控制血糖有帮助。”

“所以呢,您呀可以吃点全麦馒头或者粗粮馒头,这样的话,就能多摄入些膳食纤维,对稳定血糖是有帮助的呢。”

李奶奶一听,恍然大悟:“难怪我听说粗粮好啊,看来以后我得多试试全麦的馒头。”

李医生点了点头说道:“没错,粗粮里不光有很多纤维素,还能让您感觉更饱,这样就能防止吃太多东西了。”

“粗粮对身体的好处可多了去了,您啊,可以把全麦的和精白的主食搭着吃,慢慢去调整饮食的结构。”

关于糖尿病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参考资料:

[1]许永宁.2型糖尿病胰腺癌裸鼠模型的建立及活体成像观察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4-06-25.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从“小白”到达人,一位医生的科普进阶之路

开直播、拍视频、合作开发App……为帮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乳腺癌、积极防控乳腺癌,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二病区主任韦薇带领团队在线上线下积极传播乳腺癌相关知识,努力为市民打造“听得懂、学得会”的乳腺癌防治科普,深受大众的喜爱。2022年,韦薇获评“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优秀专家”。

▲韦薇查房时与患者沟通。记者 朱婷婷 摄

从科普“小白”一步步进阶

“我们每一位女性朋友都应该掌握正确的乳腺自查的方法……”点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视频号,韦薇出镜的第一个视频便是向大众科普乳腺自查的知识与方法。

▲韦薇(左)在科普直播开始前做准备。受访者供图

谈及做科普视频的初衷,韦薇告诉记者,她在门诊遇到过很多女性朋友,因为缺乏对乳腺癌的正确认识,所以容易陷入误区而处于过度焦虑紧张的状态。

“肿瘤防治,科普先行。我们在平日接诊时,以及在一些节点也会进行线下科普宣讲,但线下科普的传播力度相对有限。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短视频、直播等方式越来越受大众欢迎,所以我希望能尝试更多元的方式为大家带去健康知识。”韦薇说,她从科普“小白”做起,一步步学习如何设计脚本、撰写文案、拍摄剪辑短视频。此后当患者来就诊时,她会把科普视频推送给他们,方便回去后也能学习,也希望他们今后能将所学到的乳腺疾病防治知识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亲朋好友。

小小直播间,传递大大正能量

一个印有“乳腺那些事儿”的简约海报,一个有关直播主题的宣传板,科普课堂直播间就这样在乳腺外科办公室搭建而成了。随着大众对乳腺癌防治知识需求的增大,韦薇意识到,个人传播医学知识的力量是有限的,亟待进行健康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韦薇(右四)参加乳腺疾病公益科普筛查活动。受访者供图

作为病区主任,2021年1月,韦薇倡议创建了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的视频号——乳腺那些事儿,并通过选拔培养,组建了一支乳腺癌防治健康教育宣讲队伍,定期发布视频,并开启直播,围绕乳腺癌的预防、筛查、诊断和治疗,为大众讲解相关知识,还根据授课对象的人群特点及健康需求,量身定制健康科普内容。至今自主拍摄发布原创科普视频近百期,浏览量超过40万人次;进行科普直播40余场,上万人次在线观看,解答了许多观众的疑问。

“看过乳腺外科很多期的视频和直播讲座,为大众了解相关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用心”“不仅有实用的知识,还有乳腺外科医生最想告诉患者的真心话,温暖的话语让我们树立对乳腺癌的正确认识,也给了我们治疗疾病的信心与勇气”……在“乳腺那些事儿”视频号,不少网友留言写下了心声。

2023年,韦薇创建了个人抖音号,至今发布科普视频80余个。“每次直播后,很多患者会在微信群里真心地感谢我们。我在查房的时候,常常看到一些患者在看我们的直播和短视频,并推荐给其他病友。平日在门诊,我也会遇到因为看了我的科普视频而来的就诊者,这些都让我拥有了十足的职业成就感,也让我坚定了做好健康科普的动力和决心。”

让科普更有温度

为了有效促进科普智能化、多元化,提升科普效率,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团队主导、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打造了一款集复诊管理、康复随访、心理指导、科普等为一体的App,旨在向公众、乳腺癌患者及家属提供科学、专业的乳腺癌防治科普教育,同时指导乳腺癌患者个性化饮食,减少化疗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在院外期间如有不适,还可通过系统反馈给相关医务人员,使其能及时进行指导干预,为乳腺癌患者提供院外全程管理,让关爱与科普都更有温度。

▲科普闯关游戏增加了互动性与趣味性。页面截图

记者打开该App看到,在健康宣教模块,除了有许多科普视频、动画和文章,还有乳腺知识的答题游戏,增强了科普的趣味性。乳腺癌患者和关注乳腺健康的朋友们通过互动闯关模式,不仅能够获得丰富的健康知识,还能累积大量积分,在积分商城兑换实用的礼品,让学习变得更有动力。

韦薇表示,目前该App吸纳的人群主要还是他们医院的乳腺癌患者,希望今后通过不断完善,App能够扩大受众人群,让更多人了解乳腺保健和乳腺疾病的防治知识。“一个有温度的医生,本身就是一剂良药,既治病,又治心。”韦薇在其个人抖音号上写下了这样一句简介,而她本人也是在努力这么做的。

发布于:广西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