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港股两大板块爆发,券商股尾盘大涨!机构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延

2024-10-14 16:18:42  人气:10

港股两大板块爆发,券商股尾盘大涨!机构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延续 画插画、搭积木、搞修复,古建筑还可以这样“玩”?网友:我能加入吗? 

港股两大板块爆发,券商股尾盘大涨!机构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延续

10月7日,港股震荡攀升。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6%,恒生科技指数涨3.05%。

中芯国际涨近22%,10月以来累涨近60%;华虹半导体涨超16%。

券商股表现抢眼,招商证券飙升,中信证券涨超10%,东方证券涨超18%。

中信证券指出,9月24日政策组合拳推出以来,港股涨幅显著,多重指标均表明港股投资者情绪十分火热。外资也呈现出显著增配港股市场趋势,9月16日以来的短短半月间累计流入606亿港元。中信证券认为,尽管经历一轮快速上涨,港股当前估值水平无论比较全球市场还是历史情况仍处在具备较高性价比的位置,尤其成长及大金融板块当前的估值更是处于较低的历史分位。虽然逼空交易推动的上涨最快的阶段或已过去,但在政策逐步落地且投资者情绪依旧“兴奋”的背景下,港股难言已阶段性触顶,其估值修复行情有望延续至11月初。

消费股同步攀升

国庆长假即将结束,消费数据普遍良好推动港股消费类股份持续攀升。

10月7日,港股市场午后持续走强。港股消费指数成份股中,银河娱乐、金沙中国盘中涨近10%,金山软件一度涨近13%、蒙牛乳业涨超10%。

数据方面,飞猪发布的《2024国庆假期出游快报》显示,国庆黄金周旅游消费热情高涨,按可比口径计算,国内高星酒店、线路游、租车等旅游商品的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出境游在去年强劲反弹的基础上继续高增长,预订量同比劲增超50%,其中国际酒店预订规模已恢复至2019年的约120%。

“金九银十”背景下,传统消费旺季叠加中秋国庆双节,消费高频数据复苏力度可期。海通证券表示,发放消费券历史上已在我国发挥了撬动消费的杠杆作用。例如,上海在2022年发放的“爱购上海”电子消费券,投入10亿元市级财政资金,实现了3.67倍的杠杆率和97%的资金核销率。安徽和江苏等地也通过发放消费券,成功撬动了数百亿元的消费。本轮消费政策传导链路短、边际改善斜率高的优质龙头将更充分受益。具体来看,餐饮酒店和互联网电商两个板块有望受益于消费券政策的杠杆撬动效应。当前多地地方政府消费券推进中,对终端消费或有显著提振作用。

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10月7日在微博发文称,股票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真切地刺激了消费需求,这种财富效应所带来的消费意愿的提升会逐渐反应到经济中去,中国经济也会在信心的不断提振下逐步走出低谷并长期、持续向好。

汽车产业链表现抢眼

汽车消费同样抢眼。10月7日港股汽车股普遍扬升,广汽集团盘中涨近20%,北京汽车盘中涨12%,吉利汽车一度涨7%,比亚迪股份涨近5%,小鹏汽车一度涨9%,零跑汽车涨近6%。

基本面上,10月1日,理想、问界等造车新势力发布9月交付数据。其中,理想、零跑、极氪、小鹏交付量均创下新高,蔚来连续5个月交付过2万辆,小米连续4个月交付量破万辆。

民生证券表示,智能化能力将成为车企竞争的重要因素。随着特斯拉FSD使用率拐点显现,自主新势力城市辅助驾驶加速落地和小鹏开启全新商业模式,该行判断智能驾驶正逐步迎来技术、用户接受度和商业模式的三重拐点,看好智能化布局相对领先、产品周期、品牌周期向上的优质自主车企。推荐比亚迪、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理想汽车。

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的锂电和激光雷达接连上攻。

10月7日,港股的锂矿双雄表现活跃,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盘中大涨13%。锂矿双雄股价跳空大涨,有投资者认为或多或少受到全球锂业概念股上涨行情催化有关。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作为新能源的核心资产,自然备受机构的追捧,市场情绪乐观。

激光雷达龙头速腾聚创10月7日盘中一度大涨20%。东吴证券指出,截至2024年6月30日,速腾聚创已取得22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的80款车型的量产定点订单,帮助29款车型实现SOP。根据盖世汽车数据,24H1速腾聚创国内车载激光雷达市占率高达40%。未来伴随产品性价比继续提升,叠加车载激光雷达渗透率持续上行,速腾聚创出货量有望维持高增,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盈利能力有望实现快速提升。


画插画、搭积木、搞修复,古建筑还可以这样“玩”?网友:我能加入吗?

转自:共青团中央

从北京故宫到山西平遥古城,从承德避暑山庄到安徽古村落,随着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全面加强,遍布神州大地的一座座古建筑,经历岁月的风霜,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6月8日,我们迎来2024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我国众多文化和自然遗产中,凝结着高超营造智慧、体现着独特审美理念的古建筑,吸引了许多年轻人的关注。

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积极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动了解和传播古建、华服、传统音乐、传统舞蹈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生力量。

手账插画师秦志臻

画出古建的“网感”

“一到晋祠,时间就慢了下来。画古建就是与古人对话。”在山西太原晋祠博物馆,圣母殿前,1995年出生的古建插画师秦志臻一笔笔描画,重檐歇山顶、绿釉琉璃瓦一一呈现。跳跃的空间、放大的细节、大块的色彩……秦志臻笔下,一座座古建灵动鲜活,充满“网感”。

秦志臻从小就在晋祠旁长大。难老泉为什么有10个孔,宋代仕女像与元代仕女像有什么不同……童年时,姥爷口中的一个个故事成为秦志臻的古建启蒙。

2014年,秦志臻考入天津师范大学中国画专业。中国美术史对山西古建筑着墨尤多,像晋祠圣母殿、五台山南禅寺、应县木塔等,不胜枚举,秦志臻愈发领略到山西古建的美。

从事古建手账系列创作,秦志臻选择从熟悉的晋祠开始。“大家喜欢有地域特色的事物。山西最有特点的是古建筑,从唐到清,时代序列完整,品类众多,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2022年,一家出版社找到秦志臻,约稿70幅古建插画。他开始系统地画古建,从山西省北边的大同市开始,一路向南,已经画了30多幅。

做文创是秦志臻传播古建文化的又一种尝试。“朋友想把我的画做成明信片送人,开始只是试一试,没想到大家很喜欢。”第一组12张古建主题明信片推出后,秦志臻在网上分享这个好消息。每条留言,他都看得仔细,“有网友问能不能出款古建拼图,后来我们真就做了一款古建拼图。”

秦志臻常常觉得自己特别幸运,画古建兼顾了热爱、专业和生计。“除了个人努力,也借了时代的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喜爱,秦志臻对此深有感触,“这是一种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建立在了解的基础上。我要做的就是让大家了解古建,进而喜欢古建。”秦志臻的努力有了回响。不少网友留言:看了你的画,我决定去山西看看。

手工博主冯中景

积木复刻黄鹤楼

“我一直把自己当做手艺人,或者说木匠。”26岁的古建手工博主冯中景,笑起来有些憨厚。

由3万多个木质零件组成的阿房宫模型,完成于两年前,是冯中景团队的第一个作品。此后,团队又完成了大大小小20个模型的制作。

2022年,冯中景完成了他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件作品——黄鹤楼模型。“前期绘图一个半月,制作则花了两个多月,经常需要工作到凌晨。”冯中景还记得,作品最终完成的那个深夜,他望着包含1.7万多块木质零件的黄鹤楼模型,“‘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小时候,我跟着做生意的父亲到处跑。”从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到山西大同的悬空寺,从浙江杭州的灵隐寺到北京的故宫,全国知名的木质古建,冯中景几乎都去过。

在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就读期间,《营造法式》等古建书籍令冯中景痴迷。在老师的支持下,冯中景成立了手工艺工作室,同时学习了建筑测绘、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积累了动手实践的经验。毕业后,冯中景与朋友成立了工艺坊,从事古建模型制作。现在,冯中景每周还到母校为同学们讲解古建筑木质模型的制作过程。

“团队有人专门负责视频制作,我们记录下作品的创作过程,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团队的知名度如古建筑模型一样,层层搭建,日积月累,逐渐提升。

锉刀、锯子、砂纸,冯中景自然地摆弄着,仿佛这些工具与他的双手本就是一体。“打磨零件和拼接是最枯燥、最耗时的步骤,我们的模型与古建筑一样,都是榫卯结构,尺寸差一点都不行。”冯中景说,开始时他们的木料损耗率在10%左右,现在已经可以降到2%。

冯中景还有更长远的目标——将制作模型的视频向海外平台推广。“我希望用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他说。

营造师黄郑强

修复古建乐在其中

7年前的夏天,即将毕业的黄郑强一头扎进广东汕尾的深山。在一处古建工地上,黄郑强常常伴着星光和虫鸣入睡。

那时,黄郑强即将从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古建筑专业毕业,其他同学要么选择在办公室里绘图,要么直接转行,只有他“傻乎乎”地干起本行。

“年轻人也就是来体验一下,待不住的。”一开始老师傅们对黄郑强也没抱太大希望。在古建行业,老师傅不稀罕,但像黄郑强这样的95后真的罕见。

黄郑强文质彬彬,话也不多,但性格里带着股倔劲,还真就坚持了下来。他跟着师傅从放样、测算学起,每个环节都不落下,像砌砖、叠石这些技艺也都逐渐掌握。

在黄郑强的家乡浙江临海市汇溪镇,包括黄郑强的父亲在内,古建行业从业者有3000余人。他从小便跟着父母“走南闯北”,工程在哪就跟到哪。工地上的石头、瓦片就是儿时的玩具,他与古建的缘分一直延续下来。

毕业后,黄郑强跟着师傅东奔西走,先后参与修复了浙江杭州永福寺、上天竺法喜讲寺等10多处古建筑,经过几年磨砺,他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项目领班。

“以前我总认为木工才是最重要的,后来才知道木作、油漆作、裱糊作、搭材作、石作、彩画作、土作、瓦作‘古建八大作’缺一不可。”他说。

许多人喜欢称黄郑强“建筑师”,他却更喜欢“营造师”的说法,“中国古建筑就好比一部沉甸甸的书,它是有生命力和灵魂的,我们要赋予它们新的生机。”在他看来,修复古建不只是门精细的手艺活,也需要建筑学、材料学等知识,提高文化修养。黄郑强说,古建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文化精髓和人文脉络。

和大部分年轻人一样,黄郑强也爱记录分享,“年轻人要赋予古建行业新气象,我想借助网络平台,传递更多行业声音,也希望自己能为古建筑带去更多人气与关注。”

5月18日,黄郑强在镇里举办的古建技艺学堂当上了客座老师。“多些年轻人加入,才会激发古建筑更多的生命力。”黄郑强说。

古建缘何能吸引年轻人关注?

数千年来,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土地上营建居所、繁衍生息,创造了无数的建筑杰作。直到今天,许多古建筑仍然鲜活地屹立在城市与乡村、市井与通衢;还有一些古建筑在当代得到复建,成为鲜明的文化地标。

或高大恢弘,或精巧绝伦,或素朴高雅……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目光投注到这些历史文化遗产上,以多种艺术手段呈现古建筑,让历史建筑焕发出青春色彩。

“垂垂老矣”的古建筑为什么能够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毫无疑问,古建筑有震撼人心的美。建筑本质上是生活的空间载体,建筑之美就是生活之美,是多种艺术门类有机结合的整体。通过一座座古建筑,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结构的技术之美、彩画雕栏的色彩线条之美、匾额楹联的书法之美、石刻造像的造型之美……凡此种种,浑然一体的建筑美穿越时空,唤起古今心灵的共情。

建筑作为生活的载体,经历岁月的风霜,成为文明的见证和象征。武汉黄鹤楼屡废屡兴,但登楼临江咏叹“黄鹤一去不复返”的幽情千古同一;绍兴兰亭几经改建,但身临此地又似乎能够坐石临流与王羲之对话。许多古建筑之所以令人心驰神往,并不仅仅依靠建筑物本身,还在于其与山水、史实、诗文、画作、民俗、情怀等融为一体,成为悠久绵延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和结晶,因此也就具有了与文明脉搏相伴随的吸引力和生命力。在当下,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旋律,也呼唤着年轻人关注、热爱古建筑,为古建筑事业注入时代活力。

可以说,古建筑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其建筑单体,还在于建筑空间与历史积淀、人文创造凝结的整体。当游客登临名山大川,饱览复建的千古名楼,感受思接千载的文化传承,对文明长河的自豪之情便油然而生。对于古建筑价值的挖掘认知和活化利用,未来也可以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从描摹作为器物的建筑单体,扩展到弘扬人居艺境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美轮美奂、各具特色的古代建筑点缀在祖国的大好河山,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它激发了我们对于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向往与自豪,更能点燃我们创造当代文化的灵感与激情。期待有更多年轻人进一步挖掘古建筑的历史传统价值,展现具有时代特色、青春活力的新创造。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