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
首页 学校
帮我选课
历史 我的

【汽车人盘面】中概股反弹与汽车股普涨的背后 重塑汽车智能化路

2024-10-09 15:01:17  人气:8

【汽车人盘面】中概股反弹与汽车股普涨的背后 重塑汽车智能化路线 

【汽车人盘面】中概股反弹与汽车股普涨的背后

中概股的反弹能否持续,关键在于中国企业能否突破“制造商”与“品牌商”的界限,实现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品牌价值的提升。

文 /《汽车人》张恒

当地时间10月4日(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全面收涨。截至收盘,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0.81%,收于42352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上涨1.22%,收于18137点;标普500指数涨幅0.90%,收于5751点。

当天,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短暂回调后强势反弹,收盘时上涨3.05%,重新站上8000点,本周累计涨幅达到11.85%。

热门中概股普遍呈现上涨趋势。小鹏汽车涨3.31%,但成交量为近7个交易日来的最低,市值121亿美元。理想汽车涨1.61%,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略有增加,市值310亿美元。蔚来涨1.04%,成交量降至近6个交易日来的最低点,显示多头热情有所降温,市值141亿美元。路特斯科技涨0.20%,其市场流动性不佳,股价依然处于低位。

跨国车企方面,特斯拉股价上涨3.91%,市值接近8000亿美元。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将于本月10日发布。丰田汽车股价上涨2.91%,市值达到2424亿美元。其2026年电动汽车生产目标,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此外,本田汽车上涨2.68%,市值524亿美元;Stellantis上涨1.83%,市值391亿美元;通用汽车上涨1.56%,市值513亿美元;福特汽车上涨1.15%,市值420亿美元;而RIVIAN下跌3.15%,市值105亿美元。

《汽车人》认为,这轮股市波动更像是一场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博弈。表面上,它反映了美联储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但背后隐藏的是全球各大经济体与资本的复杂博弈。

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料的那样,在全球进入新的货币周期之际,西方国家可能会采取更多措施,限制资本流出。实际上,这也反映在中概股的表现上,其上涨势头已经明显放缓。

中概念股的波动性,一方面受制于国内经济和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深受全球资金流动变化的冲击。其反弹的背后,更多是一种“空头回补”与“短线投机”的结果。

当前,新势力的上涨与“金九银十”的关系不是很大,更多是源于投机资金寻求避险配置的策略。对于中国新能源车企来说,这种涨势能否持续,取决于它们能否真正穿越周期,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利润为王”的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正在迅速融合。特斯拉重新定位自己为一家机器人公司。中国的新能源企业仍被视为“制造商”,资本市场对它们的期待集中于产能和成本控制,而不是技术和商业模式的革新。这种角色定位上的差异,也在股价表现上得到了体现。【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布于:北京


重塑汽车智能化路线

当前,我国汽车产业正从电动化加速迈向智能化,而人工智能(AI)技术正是这场产业变革浪潮的引领者。在汽车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品牌营销及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人工智能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带给用户的体验也越来越好。

制造提质升级

5月8日,随着一辆磨砂纯灰色创新纯电动BMW i5驶出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大东工厂总装线,华晨宝马第6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

华晨宝马沈阳生产基地不仅是宝马集团全球最大生产基地,也是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生产基地。“大东工厂冲压车间拥有业界顶尖的六序伺服万吨级冲压机,采用了行业首创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监测冲压车间零部件生产质量。”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戴鹤轩说。

据了解,这套永不疲劳的人工智能质检系统由宝马自主研发,不仅能跟踪检验生产线上每个零件,而且数据分析速度极快。仅需0.01秒就能完成冲压过程单张影像数据资料的分析,检测准确率接近100%,让肉眼无法发现的微小缝隙无所遁形,确保零部件以最佳状态进入下一道工序。目前,沈阳生产基地已上线约100项人工智能应用。

人工智能不仅给汽车生产管理提质,也在给汽车设计研发增效。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陈政告诉记者,吉利运用人工智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设计流程中借助人工智能寻找创意灵感;二是运用人工智能给消费者提供不同产品体验。

“今天汽车造型设计研发已不再是单纯人力创作,而是要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不过,针对“AI会取代设计师”的说法,陈政认为,人工智能是基于人而产生的,人工智能必须要人工干预才能发挥价值。

智能驾驶进阶

继特斯拉之后,小鹏汽车端到端大模型也开始OTA上车了。

5月20日,小鹏汽车举办以“开启AI智驾时代”为主题的520 AI DAY(人工智能日)发布会,宣布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面向用户全量推送AI天玑系统,覆盖小鹏汽车所有在售车型。

“AI智驾汽车具备3个核心特征,分别是主动学习、快速成长、千人千面。”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解释,其核心在于通过数据投喂和训练无限度规则的AI大模型,提高对复杂场景的理解、感知和数据决策能力。

目前,小鹏汽车已拥有感知、定位、规划、决策的核心算法研发能力,同时具备车端、云端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可以实现基于实际数据的算法快速迭代,并通过OTA不断给用户提供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能力。

“此前我觉得实现无人驾驶还要等好多年,因为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看不到完整的逻辑,我甚至认为可能需要另寻他路。”但当看到端到端大模型上车测试数据后,何小鹏改变了这一看法,“在数年内也许就会看到更强的无人驾驶,甚至迎来全无人驾驶时代”。

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小鹏汽车发布了国内首个量产上车的端到端大模型——神经网络XNet+规控大模型XPlanner+大语言模型XBrain。

三网合一的深度视觉感知神经网络XNet能够让自动驾驶系统如同裸眼3D。对现实世界中可通行空间进行3D高真实度还原,清晰识别静态障碍物的每个细节,使得感知范围提升2倍,面积可达1.8个足球场大小,精准识别50多个目标物。而XPlanner就像人类的小脑,通过海量数据时刻训练,使得驾驶策略不断向拟人进化,拥有老司机般的脚法,前后顿挫减少50%、违停卡死减少40%、安全接管减少60%。

“今后小鹏的OTA将以月为单位进化,迭代速度将比手机还快。”何小鹏预测,到2025年,小鹏汽车要在中国实现类L4级辅助驾驶。为此,2024年小鹏汽车将在智能研发上投入35亿元,并新招募4000名专业人才,未来每年还将投入超过7亿元用于算力训练。

据了解,传统的自动驾驶系统仅有感知环节采用神经网络,规划、决策、执行等模块仍依靠人工编写规则,但要解决极端工况下长尾场景问题,需编写的控制程序数量庞大,依靠人工面临较大挑战。而人工智能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应用于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取代传统的模块化自动驾驶系统,将感知、决策和控制整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技术直接从输入图像数据到输出操作控制,更接近于人类真实驾驶模式。

近年来,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汽车智能化技术路线也被重塑。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大模型可重构自动驾驶技术架构、合成模拟场景数据、预测自动驾驶车队安全风险,加快自动驾驶技术开发和应用落地。

座舱体验提升

“你好SIMO,关闭后备箱,关闭车门,关闭车窗,打开空调到26摄氏度,打开座椅按摩,播放我收藏的歌单,导航回家……”一连串超长指令输出,极越01全部精准识别,只需毫秒级短暂“思考”便完成了一系列操作,仿佛是驾驶员的超级私人助理。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学习、计算及思考能力,并具备越来越“聪明”的自我成长能力,这集中体现在极越01车内的智能多模态交互。极越首席执行官夏一平告诉记者,与过去简单的“开窗”“关声音”指令型语言不同,极越01实现了“类人级”的语音交互体验。使用者可以与极越01“聊天”,即使一口气说十几个指令,座舱系统也能全部记住并执行,使用者甚至还能和它聊聊奥数题的解法。

“我们不仅想要打造一台拥有情感和智慧的车,更希望将更好的智能科技出行体验带给更多消费者,让大家体验来自‘汽车机器人’的魅力。”夏一平说,“以后‘汽车机器人’会学习各种各样的信息,了解你的喜好。”

作为驾驶员及乘客最易感知智能化体验的空间,座舱传感器数量众多且空间封闭,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绝佳的应用场景。然而,当前智能座舱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传统智能座舱设计往往以单点功能为主,不同功能之间相互独立,用户体验不够流畅。另一方面,当前很多座舱大模型仅仅是将PC端或手机端的大模型APP简单搬运到车内,而非针对座舱场景专项定制。

“由于手机和座舱在交互逻辑、显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这样的机械式搬运难以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体验。”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绝影智能汽车事业群总裁王晓刚认为,大模型上车后能将座舱各单点AI功能组合起来,并自动调用座舱软硬件资源,多模态大模型甚至能够实现人与车的多感官交互,显著提升交互顺畅性、自然性,满足用户的交互需求。

不过,无论是提升智能座舱交互体验,还是强化智能驾驶安全性,大模型对算力、数据及适应性操作系统都提出更高要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视觉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邓志东表示,高端人才、高端芯片、高质量数据,这“三高”是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有待解决的主要短板,还需要取得新突破,才能更好赋能汽车产业。

声明:频道所载文章、图片、数据等内容以及相关文章评论纯属个人观点和网友自行上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发现有违法信息或侵权行为,请留言或直接与本站管理员联系,我们将在收到您的课程后24小时内作出删除处理。